夏玉江 董宪军 李鹏 关永杰 孙海洋
黑龙江在经济发展长长期处于落后水平,这导致黑龙江农村建设和农民发展工作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和落后的实际问题,综合地看,黑龙江农村培训工作主要存在如下一些问题,一是,对黑龙江农村培训工作的宣传出现力度不足,难于整合政府、社会、农民的力量,形成对黑龙江农村培训工作的支持。二是,黑龙江农村培训工作质量不高,当前黑龙江农村培训工作存在针对性不强、时间安排不当、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手段落后等实际问题,但与满足农村培训工作的实际需要。三是,黑龙江农村培训工作项目监管不到位,监管体系、项目资金存在较大的漏洞,不能满足黑龙江农村培训工作的实际需要。而在黑龙江农村培训工作的实际层面上,培训项目少、管理不严格导致培训效果差的传统问题依然存在,使农民对农村培训工作的积极性不高,阻碍了农村培训工作的开展和深化。
在黑龙江广大的农村存在片面的政绩观导,这是导致农村培训工作问题的主要政府方面的原因,在苛刻的GDP政绩考核下,农村培训工作因为见效慢而被政府所忽视,政府没有对农村培训工作问题的紧迫感,缺乏对农村培训工作问题的责任感,影响了农村培训工作的开展。在黑龙江,农村培训工作没有得到专项财政保障,导致基层机关对农村培训工作没有积极性,限制了农村培训工作的深入发展。此外,在农村培训工作中存在内容、方式不适应农村具体需要的问题,黑龙江一些地区开展的农村培训工作甚至出现了对农村基本情况的忽略,不但失去农村培训工作的规范性和完整性,导致农民对农村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出现农村培训工作问题。
从农民的切实利益和发展的角度看,黑龙江部分区域存在农村培训工作机会成本过高的实际问题,由于农民存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接受新知识、新技术能力弱,培训质量和效果受到一定影响,导致一些农民不想参加农村培训,影响农村培训工作功能和价值的发挥。当前农村培训工作中还存在组织化程度低的问题,导致培训信息不通畅,有培训需求的农民对培训项目不了解,不知道政府有哪些适合自己、对自己有用的培训项目。在历史的农村培训工作中存在的各类问题让农民对农村培训工作心有余悸,特别是在金融、工商、税务、土地等多单位没有对农村培训工作问题没有协调和整合,甚至农村培训工作处处碰壁,这会大大挫伤了农民参与农村培训工作的积极性,对农村培训工作造成现实性的伤害。
要加强对新型农民培训的宣传投入,使新型农民培训的监管纳入到政府职能范围,列入到社会法制化轨道,这样有利于新型农民培训的监督,同时也有利于对新型农民培训的把握,还能够实现政府对新型农民培训投入的不断提升。黑龙江建立起政府为投入主体的新型组织,通过政府的行政体系特色提高了新型农民培训的效率,做到对新型农民培训质量的保证。
要从新型农民培训的上层级建设出发,建立起新型农民培训的管理机制和监督体系,使新型农民培训落实在政府和专门机关的监管体系之下,这有利于加强对新型农民培训工作的领导,也有利于把握新型农民培训工作的方向。黑龙江提出了引入第三方监督制度监管新型农民培训的思考,通过会计师事务所展开对新型农民培训工作资金的审计,同时引入新闻监督机制,做到了对新型农民培训的有效监管。
新型农民培训中要结合各地的特点和农民具体的需求不断推出新型农民培训模式,发挥新型农民培训工作的组织和带头作用,形成不同时间、不同地域、不同层面的新型农民培训模式。例如:黑龙江地方政府为了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的技能需求,展开餐饮、建筑、工程类的新型农民培训工作,通过对新型农民培训的模式创新,构筑出定单培训的样式,不但解决了农民的需要,同时也降低了农民走出农村的门槛与代价。
在新型农民培训工作中应该告别传统的行政区域和血缘关系平台,要加快专业性农村合作组织的建设,建立起高度组织化、高度专业化的新型农民培训结构,将农村和农民进行深层次地解构与组织,为新型农民培训的效率和质量提供保障。要在新型农民培训工作中引入大型农业企业和龙头企业,构建适于农村和市场的新型农村组织模式,使培训、生产有机地整合,形成农民与企业的新型关系,构筑利益、风险、价值的共同体,推进新型农民培训向更深层次发展。
在新型农民培训过程中要突出农村的主战场和农民的主力军作用,要注意发挥和培养农民的主观能动性,从农民的关注和农民的需要入手,将农民自我发展与新型农民培训相互联系,真正做到对农民和农村发展的保证。要在具体的新型农民培训中突出对不同层次和不同水平农民的针对性培训和教育,要优化新型农民培训的内容、方式,从课程设置、岗位设立和培训要点上出发,适应不同农民的不同需要,使所有农民得到新型农民培训的有效发展。要针对农村具体实际需要展开新型农民培训,提升新型农民培训的实用性,使农民学习、生产、生活做到有效同时,激发农民参与新型农民培训的热情。在新型农民培训中要注意到技术、市场的发展方向,要把握农民需要和培训工作的脉搏,构建新型农民培训机制,使农民的专业技能、经营能力得到不断提高,深层次地反映出新型农民培训的综合价值。
黑龙江是农业大省,农村土地资源量大,农业人口众多是黑龙江的基本特色,展开新型农民的教育、培训工作是黑龙江建设新农村的基本途径,是加速黑龙江经济、社会、政治发展重要保障。当前黑龙江在农民培训中存在各类问题与隐患,导致新型农民培训难于更好地落实,对黑龙江农民深层次发展和农业全面进步的制约性日趋明显。应该从黑龙江农民培训问题深层次探究出发,探究新型农民培训与黑龙江农村工作深层次地结合点,形成新型农民培训的策略与方法,为深化新型农民培训的创新,建立高效率、高质量新型农民培训机制,为加速黑龙江农业与农村发展提供资源性、基础性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