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雪莲
现金流量表提供的是企业报告期内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及筹资活动带来的现金流入与流出及企业现金净流量情况。这一报表建立在收付实现制基础上,而企业会计核算信息建立在权责发生制基础上,因此编制报表时需要将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核算信息转换为收付实现制的现金流量。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一、现金流量表项目分解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包括“本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前期赊销商品、提供劳务本期收到的现金”项目,“本期预收现金,后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项目,“本期发生销货退回而支付的现金”项目和“特殊事项调整”项目。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目包括“本期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目,“前期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本期支付的现金”项目,“本期预付现金,后期购买商品、接受劳务”项目,“本期发生购货退回而收到的现金”项目和“特殊事项调整”项目。
二、现金流量表填列例解
某公司2012年有关报表项目资料和其他有关资料如下:(1)本年企业主营业务收入600万元,主营业务成本380万元;因销售原材料形成其他业务收入120万元,结转材料销售成本110万元;本年销项税发生额为122.4万元,进项税发生额为85万元。(2)应收票据年初数40万元,年末数60万元;应收账款年初数187万元,年末数294万元;预付账款年初数30万元,年末数60万元;存货年初数630万元,年末数480万元;应付票据年初数160万元,年末数180万元;应付账款年初数200万元,年末数310万元;预收账款年初数75万元,年末数60万元。(3)本年发生实际坏账40万元,收回以前的坏账16万元,当年计提坏账准备30万元;本年不带息票据贴现息为10万元;当年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2万元。(4)本年发生“生产成本”414.2万元,其中:制造费用分摊转入111.4万元,原材料耗费180万元;生产工人工资及福利费122.8万元。本年发生制造费用111.4万元,其中:生产设备的折旧100万元;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11.4万元。要求:根据上述材料,计算当年现金流量表中以下项目的数据:(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2)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解:(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本期营业收入+本期销项税额±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减少额(增加额)±预收账款增加额 (减少额)-本期发生销货退回而支付的现金-视同销售的销项税额-视同销售的主营业务收入-支付的应收票据贴现利息+收到带息票据利息-发生的现金折扣-当期计提的坏账准备-债务重组中收到非现金资产抵债-非货币性交易中涉及到应收账款的换出+收到的补价=(600+120) +122.4+(40-60)+(187-294)+(60-75)-10-30=660.4(万元)。
(2)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本期存货增加+本期进项税额±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减少额(增加额)±预付账款增加额(减少额)-本期生产成本借方发生额中非物料消耗(如职工薪酬、水电、折旧费等)+营业成本-本期发生购货退回而收到的现金+本期支付带息票据利息-本期以非现金资产抵债减少的应付账款 、应付票据的金额-本期享有的现金折扣-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应付账款减少与应收账款减少的对冲+当期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存货盘亏、毁损+用存货向外投资+用存货偿还债务+非货币性交易时换出的存货+在建工程、发放福利而领用本企业的存货+向外捐赠存货-本期发生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盘盈存货的成本-接受对方以存货作为投资-债务重组时对方单位以存货还债-非货币性交易时换入的存货-接受的存货捐赠=(480-630)+85+(160-180)+(200-310)+(60-30)-122.8-11.4-100+380+110+12=102.8(万元)。
三、结语
采用公式法编制现金流量表的原理是从现金流量表项目分解入手,依据年末现有的会计核算数据——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相关会计资料中账户的发生额及余额,运用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账户发生额及余额之间的平衡关系,实现会计核算信息与现金流量的转换。现金流量表编制原理是需要将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核算信息转换为收付实现制的现金流量,二者不谋而合。采用公式法便于教师教学讲解、分析现金流量表各项目,满足考试要求填列现金流量表中的几个项目。本文只对现金流量表中的两个项目进行解析说明,对于现金流量表中的其他项目也同样可以采用此法分析得出计算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