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说创作中的虚与实

2015-06-17 04:09:30宋晓军
辽河 2015年6期
关键词:可信性故事情节虚构

宋晓军

小小说创作中的虚实把握,其实与其他小说文体相同,都是要求作者把虚构的情节描绘得真实可信,把真实的情节按照立意的要求裁剪补充,当然,这种补充也不能失去可信度。本期几篇佳作中,对于小小说写作中的这一技巧,都有相应不同的表现。

《英子的红围巾》选材切中时弊,立意正能量足,展示上虚实把握到位,作品故事和选材是原配面对老公出轨。作品中,受害女主人公的心境展示得真实可信,故事情节可信度高,结尾女主人公选择自立自强,也是这种故事情节最后发展的一种可信性结局。

《相亲》选材新,准,展示上虚实到位。作品选材是时下正在发生的变相行贿方式。作品中,男主人公的心境变化展示得真实可信,故事情节虽有虚构的可能,但展示得可信度极高。难能可贵的是,在短小的篇幅里,几个人物都展示得很鲜活欲出。最后结尾,是这种事的必然走向,合乎文中的人物性格,可信度高。

《取舍之间》 选材切中时弊,近于白描的展示细腻真实。画外音加入的表现形式新,形成的双线对比有力量。作品中大学生的表现真实可信,父母的表现如在我们身边,最后男主人公对杯子的处理,真实可信,余蕴深长。

《小秧苗》在情节展示上可信度高,但在作品素材按照立意要求裁剪补充方面有所欠缺。

《一个人的部队》立意较高,情节可读性强。但在蛇咬鬼子的情节展示上不够细,实。使作品力量削弱。

由此可见,无论虚构还是写实,可信度,是小说的生命。

猜你喜欢
可信性故事情节虚构
西方音乐剧经典故事改编策略对中国传统文化音乐剧创作的启示
中国音乐剧(2025年1期)2025-03-18 00:00:00
可变情报板发布内容可信性检测系统探究
基于可信性的锅炉安全质量综合评价研究
在区间上取值的模糊变量的可信性分布
融媒时代,如何正确地“非虚构写作”
传媒评论(2019年4期)2019-07-13 05:49:20
Five golden rules for meeting management
虚构的犹太民族?
新疆电影《真爱》对当代人价值观的影响
电影文学(2016年19期)2016-12-07 20:06:50
论文学创作中的虚构
普希金的南方叙事诗中戏剧性故事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