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丽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化和普及化,网络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伴随着网络成瘾症的提出,人们开始关注网络带给我们的负面影响。本文对高职院校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做了一些初浅的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希望能使高职学生正确认识网络成瘾对自身的危害,引导他们积极健康的生活。
关键词:高职院校;网络成瘾;危害;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0-015-01
网络在给我们带来诸多方便和高速信息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消极方面的影响,学生网络成瘾就是其中之一。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2011年中国网络青少年网瘾调查数据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网络青少年网瘾的比例高达26%,网瘾倾向比例高达12%。因此,正确引导青少年使用网络已经是刻不容缓,高职院校作为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一、高职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
1、网络自身特性的影响
网络的自由性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天马行空、无所不能的世界,在这里,他们可以摆脱一切束缚,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而不会受到任何限制。这个空间可以张扬个性,实现自我理想,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社会需求,从而导致对网络的依赖。
2、高职学生个性特点的影响
高职学生是一群渴望了解世界、争强好胜、表现欲强、想象力丰富、追求刺激和挑战、渴望自由的群体,而他们的内心深处还有着孩童时贪玩好动的心理。这个时期的学生伴随着生理的成熟,自我意识开始增强,但还缺乏稳定的自我控制能力,人际交往的需要强烈,渴望被人理解,但心理上又具有一定的闭锁性。而且我国高职生中独生子女比重极大,因缺乏与兄弟姐妹的交流,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缺乏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父母对他们的过分溺爱,期望值高,希望按自己的意志去培养他们,结果给独生子女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这些因素都会使他们到网络中去寻找可依靠的群体,迷恋网上的互动生活。
3、环境和时间的影响
上课、吃饭、上网、睡觉,四个简单的动作构成了很多高职生的校园生活。高职生没有中学生那样大的学习压力,拥有更多可自由支配的时间。高职生在学习和生活上相对脱离了老师和家长的寸步不离的指导和管束,有了较多的供自己支配的金钱。如此“自由”的生活使他们有了更多安排学习和生活的自主权。这时,面对如此“自由”的生活时,如何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活动和时间成了他们的一大难题。由此,网络就成为他们消磨时间的一大生活方式。
4、社会因素的影响
现在的校园周边充斥着大量的网吧,这在为学生上网提供了便利的同时也成为学生网络成瘾的诱因。由于我国对网络监管的不健全,很容易让学生在眼花缭乱的虚拟世界中迷失自我。
5、教学内容和体制的影响
在脱离了分数压力的时代后,面对脱离实际的枯燥的教学内容时,学生自然会产生厌学的心理,再加之教师的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会使得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另外,在只要进入学院,就不难毕业的教育体制的影响下,也会导致学生逃课沉溺网络世界。
二、高职生网络成瘾的防控对策
1、加强高校重视程度
高职院校要加强对在校高职生网络成瘾的重视程度,要意识到高职生网络成瘾是很多现实问题的根源。高职院校是在校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高校领导要提高对学生网络成瘾的重视,将防治学生网络成瘾作为构建和谐校园的组成部分,高校要积极就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加强网络文明教育。在教育改革方面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组织多样化的校园文化活动。
2、加强家庭教育
家长在把孩子送入高等院校后,不应放松对孩子的监管,很多孩子就是因为家长不恰当的教育管理方式使他们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其中就有网络成瘾。家长对孩子的合理的干预,是有效预防网络成瘾的手段之一。家长要多与孩子沟通,不要认为只要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其余的就可以交给学校和老师,家长要清楚了认识到。家庭教育是影响孩子成长的关键因素。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多关心子女,了解孩子的喜好,定时与学校联系了解孩子的基本情况,及时监控。发现孩子有网瘾症状或其他心理疾病时,应及时与学校和有关部门联系,采取必要的救助措施。
3、加强高校管理机制
高校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对经常晚归、逃课的学生要建立档案,重点关注,及时掌握学生上网情况。在学生管理过程中还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形成良好的用网习惯,通过各种活动的引导,逐渐培养学生抵制网络成瘾的自身能力。
4、加强网络环境的监管
政府要加强对网络的监管,明确职责,过滤网络信息,努力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国家要建立和健全网络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用法律形式规范网络行为。另外,要严格控制高校周边的网吧数量和经营资格,形成良好的网络环境。
5、加强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
高职院校要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学生要端正上网目的,严格控制好上网时间,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发现自己有网瘾症状时,应积极调整心态,必要时应向学校寻求帮助。
6、加强心理咨询机构的建立
针对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要,高校应加强心理咨询机构的建立,配备相关专业人员,通过心理干预和咨询,在第一时间发现和帮助有网络成瘾的学生并提供专业的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结构应经常通过问卷等形式掌握在校学生的心理动态,及时预防各种心理疾病的产生。
参考文献:
[1] 顾海根.青少年网络成瘾预防与治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 陶 然,应 力.网络成瘾探析与干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 陈益群.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探讨[J].才智.2010(22).
读写算·教研版2015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