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玲玲 张保英
【摘 要】城市生态敏感区生态经济建设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人们开始寻找合理的措施来促进城市的健康、平稳、可持续发展。本文就对我国城市生态敏感区生态经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城市;生态敏感区;生态经济建设;对策;研究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城市工业的迅猛发展,由于人们急功近利对城市盲目进行扩张,如:大量占用人工耕地、围湖造田等,再加上他们本身缺乏生态保护意识,如: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从而给城市生态环境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压力,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严重破坏了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给城市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城市生态敏感区是城市生态经济中最容易出现生态环境问题的环节,也是最能促进城市生态经济能够可持续发展和进行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的关键性区域。城市生态敏感区地理位置比较特殊,稳定性比较差,但是资源利用率很高,能够实现多功能使用,由于城市生态敏感区的这些特点,所以,存在着人为干扰大、农耕面积缩减、环境污染比较大以及健康发展的保障体系不完善等生态经济问题,只有合理的划分城市生态敏感区,合理使用土地,引导城市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与有效控制相结合的重要途径,才能促进我国城市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城市生态敏感区生态经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建设用地需求量比较大,空间结构变化激烈,稳定性相对比较低
由于我国城市生态敏感区规划在我国实行的时间比较晚,也没有很多城市开始进行此类规划研究与实践,所以就目前已经进行的生态敏感区相关规划编制的情况来看,我国城市生态敏感区在规划编制和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方面的问题与不足。由于城市生态敏感区在划分的时候容易受到城市发展的强烈影响,所以使得我国城市土地的利用方式转化比较快,有许多城市建设人员认为土地根本对经济建设起不了什么作用,所以就开始大量的把土地开垦为楼房,从而导致大量的农地、湿地都被吞噬,土地失去了原来的生态功能,空间结构变化日益激烈,从而使得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稳定性越来越差,严重制约了我国城市生态敏感区生态经济建设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敏感区规划自身地位不高,与其他层面规划的协调性比较弱
生态敏感区往往分布于城市边缘,城市与乡村结合的区域,该地区往往是城市成本比较低,用来进行扩张的空间,与远离城市的乡村相比,这部分区域的人口密度相对比较大,经济结构呈现多元化,但是,该区域的管理和规划体系并不是很完善,规划自身地位不高,由于长远的生态效益和眼前的经济效益有冲突,所以,并没有受到大多数开发商的普遍认可。除此以外,该地区,人们的环保意识还不是很强,环保措施并不是很完善,所以,在城市生态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该区域往往成为城市消耗高、污染程度大、技术含量比较低的地区,与城市生态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背道相驰。
(三)生态敏感区健康发展的保障体系不够完善
城市在规划和发展的过程中普遍缺乏对城市生态敏感区系统的科学研究与实践,对于城市生态敏感区的保护往往仅涉及到一些局部区域,对于许多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生态价值极高的环境区却缺乏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深度和力度都不够,缺乏科学、有效的土地管理和使用制度,从而使得这些生态敏感区的土地利用率低下,生态经济效益也比较低。城市对于生态敏感区的规划仅仅局限于较小的行政地域,所以使得现有的生态敏感区在规划的过程中并没有打破行政地域边界的限制,区域层面的统筹规划比较薄弱,不能很好地适应特定敏感区或特定项目的建设。生态环境敏感区属于生态脆弱地区,所以极易受到人类的不正当开发活动的影响,但是,就目前来看,许多城市对于生态环境敏感区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出现了一大堆生态问题,严重阻碍了现代城市的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生态敏感区生态经济建设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加强对城市生态敏感区生态保护理论和技术的科学研究
城市建设部门要加强对城市生态敏感区生态经济建设力度,合理建立起生态敏感区划分指标体系和生态敏感性评价和预警系统,加强对城市生态经济管理政策的引导,不断健全与完善法律法规,从而实现城市生态敏感区科学发展和保护的目标。在对生态敏感区划分指标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各种生态相关因素,同时还要将生态敏感区划分为不同类型,从而便于加强对城市生态敏感区的建设,及时调控并排除生态隐患, 真正保障城市生态敏感地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制定相应的土地利用规划和法律法规,并且加大执法和管理力度
与城市主体功能区相比,城市生态敏感区不论是土地利用方向、土地的生态环境容量、土地保护的标准与目标等方面都存在极大差别,在制定相应的土地利用规划和法律法规时,一定要根据不同生态敏感区在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生态容量、生态敏感程度、生态敏感区制约因子及其相互间关系等因素,从而合理的制定出详细的土地用途管理制度,对城市生态敏感区的土地开发、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进行有效的调控, 真正为生态敏感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行政和法律保障。此外, 由于城市生态敏感区容易受到行政区规划等因素的制约,所以不重视规划延续性和规划形同虚设的现象比较普遍, 为此要想让规划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除了不断的完善管理措施和手段,还要加强执法和管理力度,真正促进生态敏感区土地的合理利用。
(三)合理建立并不断完善相关生态补偿措施
要想充分发挥出生态敏感区农、林业的综合效益, 就需要合理建立并不断完善相关生态补偿措施,建立时要时刻以市场为导向,合理的利用好城市需求,不断优化农、林业结构,集中力量,建设出优质的产品基地,加快产业及其示范基地建设, 努力提升城郊农、林业示范基地产品的竞争力。现在很多原始生态已经逐渐转变成为了人为化生态环境,人们已经大量的参与到了生态环境的开发利用中,所以,一定要重视人为因素对生态敏感区生态经济建设的影响,不能仅考虑纯粹的原始生态环境自身的保护与发展,否则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将会遇到种种社会经济活动,无法及时的应对出现的问题,精心规划的内容无法得到深入实施,为此,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真正促进我国城市生态敏感区生态经济建设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宣传和教育, 提高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现在有许多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比较低,不能很好的保护生态环境,尤其是普通百姓及其他人群,他们的基数很大,他们的生态意识无疑可以影响到社会整体的生态建设情况。因此,一定要加强宣传和教育,不断的向他们灌输生态环境保护的观念,改变他们的价值观。宣传和教育是城市生态建设和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它既是普及科普知识, 又是一种思想上的动员。宣传时可以借助于报刊、杂志、广播、展览等各种文化形式来进行广泛的宣传, 真正使人们了解到土地城市生态敏感区保护的重要意义和内容, 从而提高全民的生态环保意识, 激发他们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热情和积极性, 增强他们主动参与生态建设的意识,从而逐步形成对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监督意识和实践,从而能够有效的制止浪费资源、破坏城市生态环境现象的发生。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城市生态敏感区生态经济建设的研究,得出了:城市生态敏感区作为对城市总体生态环境起决定性作用的生态要素和生态实体, 其利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城市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城市生态敏感区生态经济建设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为此,在城市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一定要努力探寻更为有效的调控对策, 如:不断的建立与健全相关生态法律法规和补偿措施,对城市生态敏感区进行合理的规划,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努力协调好城市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生态经济冲突,在政策上不断的出台一些相应的帮扶措施,最终促进我国城市生态经济建设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映雪.城市生态敏感区生态经济建设对策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9年第01期.
[2]达良俊,李丽娜,陈鸣.城市生态敏感区定义、类型与应用实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02期.
[3]李杰义.城市生态敏感区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J].生产力研究,2007年第13期.
[4]孙菊.城市生态敏感区生态经济建设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4年第23期.
[5]任晶晶.滨海潜生态敏感区生态保育与城市设计研究[J].天津大学,2012年.
智富时代2015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