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识图教学激发学生生物知识体系的构建

2015-06-02 22:47:11张成立
成长·读写月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识图能力知识体系读图

张成立

【摘 要】读图识图是新课程教学目标中的重要知识点,要充分认识提高学生读图识图能力的教学重要性,怎样提高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如何引导学生读图、识图,并在读图、识图中构建生物学知识体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利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读图;识图能力;知识体系

在新课程教学目标中,读图、识图纳入了新的试题测试体系,图虽无声,图却表情,正如美国图论学者哈拉时所说:“千言万语不及一张图。”在初中生物教材的各章节中,有各种各样的图片,这种题型的特点是简洁明了,用图像直观的体现生物知识,让学生有种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感觉,给学生以直观易懂的印象。在大力加强和改进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生物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方面任重道远。在教学过程中如能重视对插图教法的研究,向学生渗透读图、识图的教学思想,这样不仅能充分发挥教材图片的作用,而且有利于学生对生物基础知识的掌握,更能有效地提高和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笔者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以求得行家批评指教。

一、生物结构模式

以结构为基础是生物体的基本功能。只有掌握了生物结构才是抓住了生物的根本。而生物的微观结构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一般很难让学生接受。因此,在介绍生物结构时,教材中多以图像展示出生物体微观结构,让学生能更直观更形象的观察其生物体。只有学生对生物体的结构掌握了、熟知了,才能在脑中形成鲜活的影像记忆。

如,在学习《细胞结构》时,将植物或动物的细胞显微结构图呈献给学生,学生就能直观的通过比较了解细胞的形态以及组成结构等。再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从读图入手,确定细胞中的微结构名称以及结构形态、位置、特点,让学生能主动比较其结构的异同点。同时,在读图的基础上,结合课本内容,详细分析说明细胞结构的功能就更能突出生物学观点,最后,将学到的知识整合到一张图片上,并回忆所学内容,就能起到强化知识、巩固知识的作用。让学生理解生物学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作为一个有机结构,生物体之间的结构与功能是莫不可分的,这样一来既揭示了生物体内的本质联系,也达到了巩固记忆的目的。

二、生理过程示意图

生物教材中的难点多为复杂的生理过程,仅凭教材中的文字叙述,学生往往会感到无从下手,势必造成记忆混乱,知识点混淆不清。现行的济南版教材中,将这些复杂的生理过程用图群的模式表现出来,利用图群进行有效讲解,这就比单纯的文字叙述要清晰很多。如在讲《人的呼吸》一课时,我先用多媒体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呼吸的过程,学生通过读图就能了解肺的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的各个阶段,并在每个阶段提出这样的问题:

(一)该生理过程完成的场所在哪里?

(二)完成所需的条件是什么?

(三)该过程中物质和能量有哪些变化?影响因素有哪些?接着引导学生分析图群并归纳每个阶段的能量和物质变化。这样学生不仅在读图的时候思考问题,也在思考中培养了分析能力和语言概扩能力。

三、图与图群教学的应用体会

(一)配好图解

插图是教材中语言文字叙述的眼神,只为说明深化基础知识,因此,只有配好图解才能让插图找到合适的落脚点。在备课过程中,首先要观察插图、分析插图,弄清楚插图具体要说明什么,其次,从学生的认知程度和分析能力入手,根据教学需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引导学生正确的完成插图的分析和观察。如讲解鸟卵的结构: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卵壳和壳膜——保护作用,卵白——营养和保护作用,?卵黄——营养作用。胚盘——胚胎发育的场所。卵黄、卵黄膜、胚盘构成一个卵细胞。结合图片的学生能一目了然。

(二)培养学生读图意识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会发现很多学生在阅读时过分的倚仗于文字,将插图当成普通图片,从而忽略了插图的重要性。因此,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图意识”,从看图、读图、用图入手,学习和巩固基础知识,并解决已有问题,让插图能发挥其在教学(学习)中的作用。图2-2-10蝗虫的气门是进行呼吸的门户,真正的呼吸器官是气管。要能透过图片揭示内在的知识精髓。图2.2-24家兔的特征。一幅图片把哺乳动物的基本特征表达的清晰直观,没有长毛的小家兔就直接表现了胎生,哺乳。门齿和臼齿让学生联想到家兔的植食性。没有臼齿也就不存在肉食性。

(三)多元化教学手段结合

很多教师都知道,图与图群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尤其是对学生难以理解的概念。如果教师及时利用标本、多媒体等手段帮助学生分析理解图或图群,教学效果会更加显著。如果在插图的基础中将静态的过程变成电子动画,学生消化相关知识的时候会更加明显。图2.1-13暗处理是没有光,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将叶片中的淀粉运走耗尽。图2.1-14遮光对照是做对照试验,实验变量是光。图2.1-15脱色,是通过隔水加热,既避免了直接给酒精加热引起爆燃,同时将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让同学们根据图片学到了做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图与图群现在已经是生物课本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巧妙的运用不仅仅可以辅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们各项综合能力,进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生物教学的教学效率。同时,教师要注重其在教学中的作用,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巧妙的运用这些图片,让读图变成有条理性的思维思考、探究的过程。良好的读图、识图习惯。提高学生读图识图能力任务艰巨,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赵彦修,张可柱.济南版初中7年级上册,《生物》教科书的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2006.12.54-56 7年级下册

猜你喜欢
识图能力知识体系读图
读图
高职院校学生建筑工程识图能力培养途径分析
东方教育(2016年18期)2017-01-16 11:39:50
试论在拖动电路安装实训中提高学生识图能力的方法
CS2013指导下的程序设计课程实践教学实施方案设计与翻转实验教学实践
构建知识体系的专题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和探索
大学教育(2016年12期)2017-01-03 20:13:19
智能信息处理实验课程建设
地理教学中的知识体系整合
青年时代(2016年27期)2016-12-08 07:49:16
读图
IT经理世界(2016年17期)2016-11-29 16:48:22
工程管理专业建筑工程认识实习的课程改革
科教导刊(2016年26期)2016-11-15 19:18:08
读图
足球周刊(2016年14期)2016-11-02 10:5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