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明 王东升
摘 要:农村小水电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姿态,带动了当地农村的经济发展,并对环境起到了一定的改善作用。基于农村小水电开发的优势及其存在的问题,如何最大限度发挥农村小水电开发优势,将负面影响降到最小成为实现新农村持续稳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文章立足农村小水电的开发研究,积极探讨其进一步发展的新思路,力求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关键词:农村小水电;开发优势;新农村建设;研究分析
随着我国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也不断扩大,而农村小水电开发建设作为特定条件下发展起来的惠农项目,在发展初期就彰显出巨大的经济与环境效益。但是就当前我国农村小水电开发现状来看,水电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难免存在不足,这就要求我们积极做好农村小水电优势的发挥,积极推动农村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绿色、富强的新农村。
1 农村小水电开发对新农村建设的优势分析
1.1 带来显著经济效益,实现区域经济发展
农村推广小水电开发与建设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实现了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农村随着小水电开发项目的推广与实施,部分贫困区县在短时间内创造了较大的经济产值,丰富了当地的财政收入,经济收益明显。小水电开发前期不需要大量的成本投资,主要利用当地丰富的水能资源,加上政府的补贴与政策倾斜,先进的技术支撑,利用发电量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1]。农村小水电开发最直接的受益对象是当地农民,水力发电的开发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增收。
1.2 农村小水电开发满足当地电力需求,带动电信广播产业发展
上个世纪,部分偏远农村通电困难,而小水电开发解决了供电难及供电不足的问题。随着近几年来农村小水电开发进程的加快,大大缓解了我国电力紧张的局面,小水电成为农村供电的主力军。随着技术的完善与更新,农村电力系统更趋于稳定,保证基本生活用电及农业用电的同时也带动了电信及广播事业的发展。电信及广播产业辐射到每个农村,农民可以更主动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来,民主意识不断增强,文化氛围日益浓厚,据相关调查显示,某区县小水电开发直接推动建设了14个规范村,当地农民新农村建设热情高涨。
1.3 整合优势资源,实现共赢发展
借助农村小水电开发的独特优势,可以最大限度整合现有资源,产生1+1>2的共赢效果。农村小水电在开发水电的同时将河渠的整治结合起来,立足整体,统筹设计,事先进行科学规划设计,在发挥原有沟渠优势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工程建设[2]。一方面可以减少工程量,避免人为施工对环境造成的二次破坏,保障当地农村的生态效益,另一方面原有沟渠优势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实现了闲置资源的再次利用,符合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多种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了农村迅猛发展。
1.4 服务其他产业,带动农村公益事业
在农村小水电开发大力推广之前,农民基本靠天吃饭,温饱也备受自然灾害与异常气候的考验,在干旱时期,更是连基本生活都得不到有效保障。在物质得不到满足的同时,民众对文化对公益事业的关注自然受影响。而小水电开发项目的推广,一方面解决了当地的用电问题,另一方面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使得农民生活自主性大大提高,生产积极性提升,在满足基本物质需求的同时,有更多的精力去关注公益与文化事业。小水电开发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带动了当地学校建设,当地的文化水平不断提升,教育呈现出光明前景。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交通事业的发展,村村通工程的辅助开展解决了民众的出行难问题,此外饮水问题、文化建设等公益事业也有条不紊地开展。
1.5 小水电开发进一步改善当地环境
水电开发最大的优势就是清洁、环保、无污染,以某县为例,其每年小水电工程发电量在3亿千瓦时,采用传统的燃煤火力发电需要燃烧将近12万吨的煤炭,而燃煤发电产生的有毒物质将是300万吨,引发的水土流失更是无法估计。在农村开展小水电可以减少林木砍伐,保护水土资源,积极推动绿色农村建设。环境得到保护,产生良性循环,为群众提供了更加优良的居住环境[3]。
1.6 优化产业格局,推动城镇化进程
小水电的开发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村原有的产业格局,由单一的农业发展扩展到农林牧副渔多个产业的横向发展,产业格局得到丰富与完善,带动多条农村产业鏈的建立与运行,形成了良性农业循环,走健康生态发展之路。农业产业格局的改变,农村各项事业得到均衡发展,农村城镇化水平大大提高,我国整体城镇化趋势明显。
2 农村小水电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剖析
农村小水电发挥优势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一些矛盾与争议也渐趋明朗。例如水电开发需要节流蓄水,引发了下游与上游的用水矛盾,节流蓄水使得下游植被得不到及时的水源补给,面临严重的生态危机。此外在水电开发中管理不当,厂房随意建设、资金挪用严重,前者导致大量的耕地资源被占用,植被破坏,生态岌岌可危。后者直接影响建设进程,滋生腐败现象,对当地及整个社会产生恶劣影响[4]。因此在坚持发挥农村小水水电优势的同时,更应该针对目前产生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进行合理规范,实现农村的和谐稳定发展。
3 农村小水电良性发展的思路分析
3.1 引导农民融资入股,建立真正惠农水电
目前农村小水电开发资金主要集中于政府与企业,而要想实现真正的惠农,可以引导农民入股投资,直接分红。在对农民进行引导与鼓励的前提下充分掌握水电开发项目经验,最大限度保证社会融资的安全性,让农民获取真正的实惠,将农民参与水电建设的积极性调动起来[5]。
3.2 科学规划,多领域发展,实现产业提升
水电的开发利用解决了农村开发项目单一的瓶颈问题,借助水电发展的优势,带动其他新兴产业的发展,与水电开发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条,实现当地经济的稳定循环发展。
3.3 加强管理,倾听民意,发现不足
政府作为农村小水电开发的实施与管理者,应该在保证当地水电事业稳定发展的同时,了解民情,倾听民意,对于水电开发中出现的问题,尤其是牵涉到农民的自身利益问题,协商解决,水电开发的前提是不损害当地群众的利益,让农村小水电开发管理变得更加透明、公正,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6]。
4 结束语
农村小水电开发符合当前农村建设需求,与农民切身利益直接挂钩,积极做好农村小水电优势开发,最大限度保障农村农民利益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与努力。经济的吸引是一方面,政策的倾斜是辅助,推心置腹的交流与答疑是关键,多管齐下,多元考虑,借助农村小水电开发的优势更加有力地推动我国新农村建设,让农村小水电事业更好地服务于基层民众,带动农村的和谐、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驰捷.鹤峰县小水电开发带动县域经济大发展的启示—在山区应大力开发小水电[J].湖北水力发电,2009(S1).
[2]程夏蕾,朱效章.中国小水电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9(4).
[3]王立明.试论生态、社会、经济是小水电开发实现的多赢目标[J].小水电,2010(2).
[4]唐艳玲,战宝玉,李玉海.水土流失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障碍作用及解决途径[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0(5).
[5]徐春晓,周玉良,金菊良,等.中国大陆地区小水电开发利用潜力评价探讨[J].水电能源科学,2011(6).
[6]江义顺.小水电开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原因以及策略[J].企业技术开发,20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