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真实的自然

2015-05-30 04:05:12徐金花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5年9期
关键词:独特性

摘 要:新疆沙粒艺术画集维吾尔地区绘画、雕塑以及民间手工艺术品等独具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为一体,作为新兴起来的现代艺术表现方式的新型画种,其特殊的材质与质感除了凝聚民族文化与美学的内涵,同时还表达了新疆伊犁的审美趋向。本文将以新疆沙粒画为例,探讨儿童沙粒画绘本的独特性。

关键词:新疆伊犁沙粒画;儿童沙粒画书籍;独特性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简称伊犁,地处新疆西北部,位于我国西北边陲,西部近邻欧亚国家哈萨克斯坦,东北与俄罗斯、蒙古国接壤,是我国最大的内陆通商岸。该地区在宗教、文化、建筑、艺术等方面,深受印度、俄罗斯、希腊、中国四大文化的共同影响。沙粒画作为伊犁鲜明的本地特色,取材于新疆大漠的沙,继承和发扬石窟文化与千佛洞壁画的精髓,创造出了极具文化内涵的民族特色的沙粒画,置身于其中,似乎可以真切感受自然赋予人类的真实性。儿童沙粒画的课题研究正是基于沙粒画本身所富有的真实性为出发点,来探讨儿童沙粒画对儿童产生的独特的影响。

一、新疆伊犁沙粒画的工艺特色

上千年来,传奇的沙漠文化与沙漠息息相关的千佛洞文化在我国和世界各地广为流传,但专业的、具有独立收藏的、可以人为保护的纯沙粒工艺品及艺术品极为少见。新疆伊犁沙粒画是对石窟文化与千佛洞壁画的继承与发展,是绘画、书法、雕塑、手工艺的集大成者,主要以西域凹凸画法为基础来表现的含有当地特色的文化产品。沙粒画讲究先留底然后着色,经过特殊工艺的搭配而制成的“复合胶”,所谓“沙粒画复合胶”就是将天然纯净沙粒(白沙、黄沙、黑沙)等天然物料作为原料与特制胶水加工形成的富有欣赏性以及艺术性的艺术作品。作为民间手工艺品,沙粒画充分展现了新疆伊犁地区的独特的地域风情,是少数民族地域文化精髓的核心呈现。沙粒画在用材工艺方面,除用大量细沙外,在绘制过程中还要配以少量石子和其他天然物料,材料的不同结合使呈现出来的画面凹凸有致、层次分明、立体感强(如图1)。

新疆伊犁沙粒画创始人是阿力木以及其妻子米娜瓦尔·萨吾提,他们多年的探索和研究,突破用胶和沙的着色等难题后,创作并完善了民间工艺美术品。塔克拉玛干沙漠,流动的沙粒颗粒均匀、细腻、颜色纯净,这种材质流动的韵律让正在做导游的萨吾提突然产生了用这种材料制作工艺美术品的灵感。制作一幅沙粒画需要的时间从一两天到半月乃至数月不等,通常一幅沙粒画是集多人智慧合作完成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与表现力,给人带来感动的同时,也让人产生深深的喜爱之情。沙粒画在题材、内容上不受任何拘束与限制,画面质感强,表现力生动细腻,是基于传统美学思想与现代文化意识相融合的产物。

二、儿童沙粒画书籍的独特性

《考工记》载:“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沙粒画工艺是集大成者,材美,工巧,来源于自然,儿童沙粒画书籍的可取之处在于可以保留沙画表演的瞬间即逝性,同时引导儿童接触自然美材。

在儿童教育问题上,我们提倡让儿童接触自然,与自然多进行互动与沟通。手工沙粒画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其独特性逐渐受到人们的喜爱,在儿童书籍装帧中运用这一特殊材质,可以让儿童亲身参与到这一活动中,体会到沙粒画拼图所带给他的实践性、真实性,展现出儿童本真的艺术性。

(一)实践性。书籍作为孩子的一种学习工具,毋庸置疑会受到大批家长的青睐,批量出版儿童书籍,使得市场上的儿童书籍琳琅满目,书籍内容水平参差不齐,再加上设计师水平的高低差异,使得国内市场上儿童读物呈现出一片混乱的状态。大多儿童书籍是一种单向认识或欣赏,在双向互动认识与实践方面表现很弱。手工儿童沙粒画书籍,立足于实践性的目的,主张通过实践性激发儿童对书籍的兴趣,提高他们识物和动手的能力。沙粒画书籍由设计师提供儿童画稿,将各种颜色的搭配都组合好之后让孩子亲自动手,进行实际操作,在这个过程中,儿童不仅仅是简单的实践了,同时他还要去思考,在不断地进行创作中,他可以从中获得经验和知识。儿童本身就喜欢动,喜欢做一些小游戏,喜欢亲近自然,而这种沙子做的儿童书籍可以说是儿童的“活玩具”,沙子材质可以就地取材,在户外,在沙滩,儿童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力,随时进行创造,沙粒画儿童书籍作为一种引导儿童利用自然物进行创造的手段,让孩子在实践中接触自然,通过与自然的互动认识自然。手工沙粒画的儿童书籍是看似简单却又是很高深的艺术实践创造,让孩子们在实践中练习、反思与提高,不仅培养了他们对沙粒画书籍中美的认识,同时还可以启发他们认识书籍中各种形态,让孩子们从实践中体验到书籍带给他们的乐趣与美。

(二)真实性。情感互动表达的真实性。对于儿童来说,心理与生理尚不成熟,我们成年人可以用语言来表达我们对某一事物的真实感受,而儿童在他没有能力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时,他们只能通过自己的手来描绘他们所看到的东西,手工沙粒画儿童书籍便提供给了孩子们一个可以描绘自己真实情感的平台。手工沙粒画书籍真实性体现在互动性上,采用互动的方法,可以让儿童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更利于他们对事物的理解。意大利设计师布鲁诺·蒙那瑞设计的儿童书籍《一夜的黑》,就是采用互动这一原则,书籍的纸张通过儿童的翻动,可以产生不同的画面效果,儿童本身是可以对书中的插图进行控制的,这种方式的装帧更有利于给儿童带来一种亲身参与的快乐感。在设计的手工沙粒画书中互动的真实性体现在他们可以随意用各种沙子,通过各种组合,拼贴他们心中的事物与他们的奇特幻想,比如在本书中(如图2),人和大象在用沙颜色方面,与我们日常见到的物体本身的颜色是不一样的,我认为这是符合儿童的心理特性的,在他们眼中没有什么东西是以一种固定的形式出现在他们眼中的,相对于成年人的思维固定模式,他们的思维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与变动性,这种手工沙粒画书籍的互动性体验,正是对他们的思维灵活性的一种表现与体验。

(三)艺术性。手工沙粒画书籍体现了儿童本真的艺术性。孩子在进行手工沙粒画创作的过程中,仿佛感受到儿童眼中那种一沙一世界的意境之美,儿童并不能理解什么是艺术性,他们只会按照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创作,而这个过程就是一种儿童本真的艺术性的体现。一盘沙,在他们面前可能就是整个世界,儿童面对这些自然物他们愿意去尝试,他们乐在其中,每个人都想去创造,在手工沙粒画书籍里,没有所谓的对与错,好与坏,他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无边无际想象力,来完成艺术创作,画得不满意,或者是有了新的想法他们还可以重来,艺术在他们眼中是那么的自然多变,充满童趣与乐趣。艺术作为无边界的一种人类情感的表现形式,手工沙粒画书籍的艺术性便是让孩子们体验原始的本真。

三、结 语

沙粒画作为新疆地区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逐渐受到人们广泛的喜爱,本课题中将沙粒画沿用到儿童书籍装帧中,是希望面对当前的书籍装帧的发展趋势。中国的书籍装帧尤其是儿童书籍装帧不仅要以儿童的心理与生理需要为依据,还需要从各民族所具有的特色的民间工艺中汲取营养,在做到对地域特色文化应用与创新的同时,也要结合儿童的实际动手的实践性、情感的真实性以及原始的艺术性,链接儿童的兴趣,更进一步地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与对民族艺术的认同感。

参考文献:

[1](美)格罗姆.儿童绘画心理学——儿童创造的图画世界[M].李廷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2]蔚一潇.儿童读物装帧设计现状分析与创意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8.

[3]张道一.考工记注译[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

徐金花,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院。

猜你喜欢
独特性
画册设计中的品格
东方教育(2016年8期)2017-01-17 15:48:05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应展现独特的教学魅力
未来英才(2016年19期)2017-01-04 11:27:46
戴望舒诗歌创作的独特性略析
青春岁月(2016年22期)2016-12-23 09:37:40
“偶遇”
戏剧之家(2016年23期)2016-12-20 22:37:40
《娇红记》中飞红形象的独特性
简析门德尔松钢琴作品的艺术特点
戏剧之家(2016年23期)2016-12-20 22:07:22
中国古典舞的表现风格及把杆训练的独特性
艺术评鉴(2016年17期)2016-12-19 18:43:03
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秘书工作独特性研究
时代金融(2016年29期)2016-12-05 17:35:32
略析沈从文小说创作的艺术特质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9:45:39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