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恢复期患者的中医康复护理体会

2015-05-24 16:29:11严燕玲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2期
关键词:中风医护人员饮食

严燕玲

中风恢复期患者的中医康复护理体会

严燕玲

目的 探讨中医康复护理在中风恢复期的作用和应用价值。方法 220例中风恢复期患者, 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11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恢复期护理,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中医康复护理。对比总结两组患者的临床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角色、躯体、情绪以及社会四项功能以及总评分对比,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7231, P<0.05)。结论 中医恢复期患者采用中医康复护理可有改善其预后效果,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风;恢复期;中医康复护理

中风作为一种严重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 近年来发病率上升趋势最为明显的疾病之一, 中老年人为该病的多发群体[1,2]。中医认为, 中风的发病机理为患者自身正气不足以压邪、饮食不节等因素导致其脏腑、气血、阴阳失衡, 诱发虚、火、痰、瘀等病变, 致其气机逆乱, 骤然发病。多数中风患者很难治愈, 其致死和致残率较高,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但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中风患者的救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大多数患者在及时抢救后均可进行有限的运动和语言活动。因此, 寻求有效的康复护理方案, 提高患者的预后水平是提升中风患者生活质量的重点。中医康复护理因其强大的中医理论依托以及安全、无毒副作用的特点, 成为中风恢复期患者护理的首选。本文选取本院220例中风恢复期患者, 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中医康复护理的观察组, 对比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处于中风恢复期患者220例, 男169例,女51例。患者年龄47~78岁, 平均年龄(54.12±7.46)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所选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11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中风恢复期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中医康复护理, 具体护理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2.1 舒筋活络浴袋洗浴 患者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 先进行熏蒸, 后将患位于配好后的中药液中进行浸泡;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可选用毛巾在配好的药液中浸泡约15 min, 捞出, 拧至无中药液滴出, 待其温度适中时, 敷于患处, 1次/d, 10 d为1个疗程, 治疗3个疗程。中药药浴具有明显的温经通络、散热止痛、活血行气、祛瘀消肿的作用。

1.2.2 针灸护理 按照患者的病情进行不同的针灸治疗,一般将头穴作为主要治疗穴位, 而配穴的选取则主要根据患者实际。具有操作为:毫针刺法, 30 min/次, 1次/d。针灸是中医治疗手段中较为重要的治疗方法, 可有效疏通患者的经络、活血化瘀、扶正祛邪、调和阴阳的作用。

1.2.3 推拿按摩 对于四肢的行动障碍的患者, 进行推拿按摩。推拿按摩中一般选择的穴位包括肩井、合谷、曲池、足三里、承扶等。在按摩中, 一般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的渐进手法进行。推拿按摩在中医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可明显改善患者局部的血液循环、消除痉挛及放松肌肉的作用。

1.2.4 情感护理 中风恢复期患者一般具有较强烈的心理焦虑、恐惧以及不安等情绪, 医护人员应主动积极的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 为患者详细讲解治疗作用, 并尽可能的带动康复较好的患者与其进行交流, 排除心理防御, 使其能够真正接受治疗, 并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 积极主动的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 医护人员应不断的教授患者及其家属相关的康复知识和训练, 使其能够加入到康复治疗中, 有意识的进行康复训练, 提高康复疗效。

1.2.5 饮食护理与作用 中医护理本身即采用物理及中药对患者身体进行调养的过程。而饮食作为中医护理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中风恢复期患者具有重要作用。一般中医认为,中风患者的饮食应以益气补血为目标, 要求其饮食中蛋白含量高、纤维含量高、且食物口味应以低盐为主。饮食原则为少食多餐、因人而异。医护人员应严密监测患者的病情发展,并及时的进行饮食的调整, 使患者的饮食真正意义上为中风患者的健康恢复为服务。

1.3 观察指标 医护人员应用SF-36 生活质量量表, 从角色、躯体、情绪、社会四个功能方面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分值高低代表患者的生活质量高低。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进行SF-36 生活质量量表评分, 两组患者角色、躯体、情绪以及社会四项功能以及总评分对比,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比对比(, 分)

表1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比对比(, 分)

注:两组比较, P<0.05

组别 例数 角色功能 躯体功能 情绪功能 社会功能 总评分观察组 110 52.40±3.14 58.47±5.15 39.43±4.79 61.47±4.75 51.78±2.79对照组 110 38.71±2.98 13.71±4.19 16.80±3.97 43.18±4.18 25.67±1.32 t 35.5904 70.7087 38.1503 30.3173 88.7231 P <0.05 <0.05 <0.05 <0.05 <0.05

3 小结

中医康复护理是中医理论的重要分支, 其主要采用中医手段对患者进行治疗后护理。与中医相类似, 中医康复护理重点为改善患者的气血循环, 促进其经脉通络[4,5]。目前,随着中医康复护理的发展, 其主要包括中医物理护理、情感护理、饮食护理等。本文选取本院中风恢复期患者22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中药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 观察组患者在角色、躯体、情绪以及社会四功能以及总功能评分中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即中医康复护理能够更有效的促进中风恢复期患者的康复, 对其各项身体机能的改善和提高具有显著作用。

综上所述, 中医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中风恢复期患者的预后, 促进其身体机能恢复,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朱俊燕.中风恢复期的中医康复护理.现代医药卫生, 2013, 29(21):3314-3315.

[2] 王汝玲.中医护理在中风康复中的应用.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4, 26(5):531-532.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30-31.

[4] 刘维秋, 张义文, 钟平.中风恢复期的中医康复护理对策分析.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4, 14(11):80-81.

[5] 李小潘.中风恢复期39例的中医康复护理.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 11(21):518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2.132

2014-01-22]

528500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中医院

猜你喜欢
中风医护人员饮食
春节饮食有“三要”
中老年保健(2021年2期)2021-08-22 07:30:48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今日农业(2020年17期)2020-12-15 12:34:28
战疫一线医护人员如何调适自己
预防中风应做到八要八不要
基层中医药(2020年2期)2020-07-27 02:45:58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海峡姐妹(2020年3期)2020-04-21 09:28:12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华人时刊(2018年23期)2018-11-18 16:56:35
何为清淡饮食
特别健康(2018年4期)2018-07-03 00:38:14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中国卫生(2016年7期)2016-11-13 01:06:34
健康饮食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