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

2015-05-24 16:29:11李纯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2期
关键词:气管肺部实验组

李纯华

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

李纯华

目的 探讨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 进行ICU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3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实验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和临床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降低, 症状消失时间和ICU转出时间明显缩短,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ICU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护理效果, 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缩短症状消失时间和ICU转出时间, 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综合护理干预

ICU治疗患者病情危重, 患者因免疫力低下对病毒及细菌感染抵抗能力降低[1]。气管切开为临床治疗气道阻塞的重要方案, 成为治疗危重患者的重要手段。气管切开可导致多种细菌进入气管切口, 侵害患者支气管及肺部, 患者因伴有抵抗能力下降, 最终引发肺部感染[2]。本文通过对本院收治的72例ICU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组, 讨论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护理措施及临床意义, 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1月~2014年10月在本院进行ICU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其中实验组男23例, 女13例, 年龄32~85岁,平均年龄(69.31±5.24)岁, 按照合并疾病划分, 脑出血患者11例, 呼吸衰竭患者7例, 脑梗死患者9例, 颅脑外伤患者9例;对照组男21例, 女15例, 年龄31~86岁, 平均年龄(70.13±4.96)岁, 按照合并疾病划分, 脑出血患者10例, 呼吸衰竭患者6例, 脑梗死患者11例, 颅脑外伤患者9例。所有患者均进行ICU气管切开出现肺部感染, 同时排除药物严重过敏、精神疾病等。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主要包括生命体征观察和用药护理等。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 主要包括[3-5]:①环境护理:ICU病区内定时消毒通风, 保证病区温度、湿度适宜, 湿度应保证60%、温度保持在22℃左右, 保证病房安静, 进出的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及时为探视家属更换衣物;②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定时为患者测量体温、血压、脉搏, 了解患者意识和身体变化情况, 患者若出现危重症状及时同医师沟通, 并积极进行处理;③气管切口护理:严密观察患者切口变化,注意出血特征, 切口应保持干燥, 结合切口清洁度和分泌物情况及时更换药物, 若发现患者纱布出现痰液浸渍应及时更换, 应用0.5%碘伏消毒, 每天消毒创口, 应用抗菌药物时应进行药敏实验;④呼吸道湿化:应用湿化系统湿化呼吸道,使痰液粘稠度下降, 防止痰痂形成, 降低导管堵管发生率;⑤吸痰护理:在吸痰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充分吸取气管和口鼻腔的分泌物, 保证患者吸气肺部充分膨胀, 吸痰前后均应给予纯氧, 每隔8 h进行1次雾化吸入, 结合痰液细菌分析结果给予药物吸入;⑥口腔护理:测定患者口腔pH值,若pH较高时应用硼酸液擦洗, 若pH较低时应用2%碳酸氢钠擦洗, 若pH值为中性应用3%双氧水或生理盐水擦洗口腔,必要时可在口咽部涂抹抗菌膏, 应用两性霉素B、妥布霉素和多黏霉素E混合涂抹于黏膜和口咽部, 3次/d;⑦提高患者抬高床头依从性:患者若无禁忌证应保证体位抬高45°,管道妥善固定, 定时检查管道是否脱出;⑧胃管留置加强营养:患者病情允许情况应尽早给予肠内营养, 插入胃管应用鼻饲饮食, 通过加强营养提高患者机体抵抗能力, 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 注入营养时不应过快, 避免发生误吸, 吸痰时可能引发胃内容物反流, 因此鼻饲前应充分吸痰;⑨心理干预:通过给予患者及家属心理干预, 争取患者家属理解和配合, 向患者家属讲解肺部感染病因及积极预防措施, 例如环境干预等, 对意识清醒患者给予心理干预, 缓解患者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 争取患者以积极心态配合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和临床情况。疗效判定标准[6]:①治愈:患者肺部感染消失, 病情康复;②有效:患者肺部感染症状缓解,病情转好;③无效:患者肺部感染加重, 甚至死亡。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脱管、局部感染、皮下气肿、出血、导管阻塞。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 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实验组患者脱管、局部感染、皮下气肿、出血、导管阻塞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临床情况对比 实验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和ICU转出时间同对照组患者比较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n(%)]

表3 两组患者临床情况比较(, d)

表3 两组患者临床情况比较(, d)

注:与对照组相比,aP<0.05

组别 例数 症状消失时间 ICU转出时间实验组 36 6.07±1.21a 7.37±2.97a对照组 36 8.52±1.53 10.15±3.26

3 讨论

气管切开为临床急救和抢救的重要治疗措施, 可有效解除呼吸功能失常、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等引发的呼吸困难。随着医学的发展, 气管切开已经由抢救性切开发展成为预防性切开和治疗性切开[7]。患者气管切开后, 呼吸道同外界相关, 机体防御能力被破坏, 易引发肺部感染。ICU气管切开合并肺部感染可影响治疗效果, 严重时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手术时间延长、长时间使用抑酸剂等因素均导致患者呼吸肌力降低, 排痰功能受阻, 患者在治疗前伴有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等疾病, 均易引发肺部感染[8-10]。ICU气管切管患者由于综合护理干预措施, 可使痰液稀释, 促进痰液排出,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可降低感染发生率。

本研究显示, 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脱管、局部感染、皮下气肿、出血、导管阻塞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 症状消失时间和ICU转出时间较对照组患者明显缩短,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ICU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 可提高护理质量, 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几率, 缩短治疗时间, 改善预后,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降低呼吸道感染发生的危险性, 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1] 姜俊萍.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联合综合护理防治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29例.中国药业, 2014, 23(1):69-71.

[2] 王卫.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作用.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2, 16(12):51-53.

[3] 李景华.综合护理干预预防ICU气管切开患者肺内感染效果分析.中国伤残医学, 2014, 22(9):79-80.

[4] 李治丰.重症监护室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及护理.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3, 21(1):132-133.

[5] 杨伟伟.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中外医学研究, 2014, 12(32):89-90.

[6] 郭艳茹, 侯金兰.改良护理措施对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研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 23(10):2325-2327.

[7] 陈冬梅, 卢月珍, 林艺珍, 等.集束化干预对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效果分析.护理进修杂志, 2012, 27(9):789-791.

[8] 张承贤, 薛文莉, 侯诗箐.重症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探讨.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 22(27): 3077-3078.

[9] 厉晶晶, 王少敏.优化吸痰法与传统吸痰法在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中的应用比较.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 16(22):22-24.

[10] 董事敏, 陈碧玲, 王冠玉.改良吸痰法在喉癌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观察.中国校医, 2011, 25(7):536, 538.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and effects for pulmonary infection in ICU tracheotomy patients

LI Chun-hua.
Affiliated Puning Overseas Chinese Hospital of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Jieyang 515300, 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nursing measures and clinical effects for pulmonary infection in ICU tracheotomy patients.Methods A total of 72 ICU tracheotomy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36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nursing,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Nursing effects, complications and clinical differenc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much higher total effective rate, lower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shorter symptom disappearance time and ICU release tim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Conclusion Implemen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ICU tracheotomy patients can obviously improve nursing effect, reduc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decrease symptom disappearance time and ICU release time.This method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Tracheotomy; Pulmonary infection;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2.123

2015-03-31]

515300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普宁华侨医院

猜你喜欢
气管肺部实验组
Bone palsy eliminates granules to regulate Wnt/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 and intervene in hormonal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in rabbits
无抗养殖典型案例分析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团体辅导对中职护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气管镜介入治疗并发大咯血的护理体会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