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金香
姜黄素对产后抗抑郁作用的临床观察与研究
姚金香
目的 进一步观察姜黄素对产后抑郁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59例产后抑郁症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只采取心理干预治疗, 观察组在心理干预的基础上配合姜黄素治疗, 两组疗程均为12个月, 每3个月评价一次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有所降低, 观察组在干预后的评分下降大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姜黄素联合心理干预的综合治疗方法在今后抗产后抑郁治疗中应给予推广。
姜黄素;产后抑郁;心理干预;抗抑郁
产后抑郁是指产后第4周第一次发病, 以悲伤、烦燥、哭泣、沮丧, 严重时会出现幻觉或自杀等一系列临床症状为特征的精神疾病[1]。随着医学的进步以及人们对于产后抑郁症可能对婴儿在发育方面影响的进一步认识, 此病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而产后抑郁又作为相对比较重的一种特殊形式抑郁, 对其治疗的特殊性主要在于必须考虑到产妇产后体内代谢的改变、药物可通过乳汁对婴儿的影响以及治疗对产妇照顾婴儿能力的改变、药物治疗使产妇因过度担心婴儿而出现自责感等因素都可能会影响到产妇及其亲属对非药物治疗或者药物治疗的选择[2]。本文对36例产后抑郁症患者应用姜黄素治疗,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南阳市三家大型综合医院和南阳妇幼保健院妇产科门诊和住院进行产后检查的59例初产妇, 首先向各位患者讲解产后抑郁症的危害、影响及药物治疗的利弊, 然后遵循自愿的原则。研究对象纳入要求:①初产妇, 年龄≥22岁;②自愿合作,能配合随访;②无其他精神疾病, 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 能完成各种问卷调查与研究。产后抑郁标准:参照中国抑郁症诊断标准(CCMD-3)及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 13分且符合产后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患者。将59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2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只采取心理干预治疗。观察组在心理干预的基础上配合姜黄素治疗, 初始剂量为60 mg/d, 根据病情情况, 0~12个月逐渐增至120~160 mg/d;两组疗程均为12个月, 每3个月评价1次治疗效果。
1.3 疗效判定标准 利用HAMD评分标准, 评定分为无效、有效和显著有效三个等级。HAMD评分下降<30%为无效、30%~50%为有效, >50%且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为显著有效。总有效率=显著有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参与本次研究的59例患者, 中途有3例患者脱落。因此,观察组和对照组例数分别为34例和22例。两组患者在治疗后HAMD评分均有所降低, 观察组在干预后的评分下降大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2,表3。
表1 第2个月两组患者疗效评价情况比较 [n(%),%]
表2 第4个月两组患者疗效评价情况比较[n(%),%]
表3 第6个月两组患者疗效评价情况比较[n(%),%]
产妇在经历分娩后其心理、生理方面都可能发生很大的变化, 其表现为情绪不稳定以及其角色发生的改变, 因此容易出现产后抑郁, 且尤其以初产妇表现更为严重[3]。大多数患者从产后的15 d内开始发病, 而临床症状特别明显会在产后1个月发生, 为了帮助产妇能安全顺利度过产褥期, 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是十分重要的。目前对于防治产后抑郁的发生主要方法有心理干预和药物治疗。由于婴儿的肝、肾功能及血脑屏障还不健全, 很容易受到药物的影响。为此, 部分临床医生更倾向于建议一些轻度产后抑郁的患者尽量接受非药物治疗[4], 首选心理干预。但是, 非药物治疗并非对所有产后抑郁患者有效, 所以能否找到一种对婴幼儿无毒副作用的药物已成为目前抗抑郁治疗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姜黄素药理作用的研究历史悠久, 有关其抗抑郁作用也早已有了文献报道, 但姜黄素作用机制十分复杂, 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姜黄素本身不溶于水, 不易通过血脑屏障[5],在体内不易吸收, 易代谢, 生物利用度相对较低, 这些缺点在一定程度上将会限制姜黄素的应用, 但对于抗产后抑郁治疗对婴幼儿的影响方面又是其一大优势。
本文是在采取心理干预治疗的基础上, 配合使用姜黄素治疗, 形成联合干预方案。研究结果显示,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HAMD评分均有所降低, 观察组在干预后的评分下降要大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联合姜黄素治疗在产后抑郁的治疗方法中要优于单纯心理干预疗法, 且不会对患者及婴幼儿造成不良影响。所以, 姜黄素联合心理干预的综合治疗方法在今后抗产后抑郁的治疗中应给予推广。
[1] 刘静, 陈爱民.护理干预对产褥期抑郁症患者抑郁及焦虑情绪的影响.中国民康医学, 2013, 25(14):90-91.
[2] 王静.综合性干预对产后抑郁影响的研究.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 25(15):1922-1924.
[3] 黄晟,王斌,张占琴.姜黄素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高迁移率族蛋白1表达及凋亡的影响.中华医学杂志, 2011, 91(19): 1340-1343.
[4] Turaer K M, Sharp D, Folkes L, et a1.Women’s views andexperiences of antidepressants as a treatment for postnataldepression: a qualitative study.Fam Pract, 2008, 25(6): 450-455.
[5] 宋承玉.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中外医疗, 2011, 30(3):177-17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2.109
2015-03-12]
473000 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