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健康心理之我见

2015-05-22 23:35:04刘晓静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理想心理健康

刘晓静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205-01

健康的心理能成就人的一生,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尤为重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几年来对教育学生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培养学生健康的情绪

情绪,时刻影响着一个人,良好的情绪能保持高效的学习和工作,能创造出奇迹;而不良的情绪则有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同时影响到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因此要教育学生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是至关重要的,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培养学生健康的情绪,首先,要教育学生能够适当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理智地看待问题,掌握一些调节情绪的方法;其次,要教育学生增加成功的、愉快的生活体验,尽量避免消极的、失败的体验;第三,要教育学生学会从光明的一面看问题,当前有些学生喜欢从阴暗面去看问题,这对良好情绪的培养是不利的;第四,要教育学生学会幽默,善于化紧张为轻松,化窘迫为笑语,化被动为主动,这不仅对保持轻松的情绪是有益的,而且对培养洒脱、开朗的性格也是很重要的。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和我的学生开展了“阳光运动”在活动中做快乐阳光的人。

2 教育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

理想是人生的航标。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建立什么样的人生观就决定了孩子今后走什么样的道路。有了远大理想和抱负,就能激发起为真理而奋斗的热情,抛弃各种低级趣味。就会使人心胸开阔,不为困难所困扰,更不会拘泥于一些易引起焦虑和不安的小事。古今中外,许许多多的伟人,不管身处怎样的逆境,凭着那坚定的理想和信仰,总是积极向上,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就必须注重这一点,努力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这样才能培养有志向的学生,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有用的人才。为此,笔者引导孩子们开了一个以《我的理想》为主题的活动课,畅谈自己的理想,树立生活的目标。

3 摆脱自卑,树立自信

魏书生在谈到自己做班主任工作的体会时说:“真正的教育,应当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使学生学会自我认识,自我克制。”因此,作为教育者我们应根据学生特点,激发他的“上进”意识,订出规划,进行自我总结,经常进行自我评价,自我反省,自我监督,自我改正……正确认识自己并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做一个对自己充满信心的人。

我任教班级中有一名叫李丽的学生是一个特别的孩子。在三年级时,面对其他同学纷纷选自己喜欢的课外活动时,她却什么也不参加。问及原因,她怕失败。这是一个明显缺乏自信的孩子,为了帮助她改变这一现实,笔者通过讲古今名人的典型事例,创造多种活动,引导她参与,经常鼓励她:相信你一定会干得非常出色。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她思想上有了明显进步,自己主动参加活动了。这件事给笔者深受启迪:学生身上发生的许多事,更多的是心理问题,他们需要教师、家长、同伴的关心和理解。“心病”应以“心药”治。作为一名教师,不能视之为品行不良,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而要以满腔热情的关怀和帮助,走进学生心灵,帮他们走出心理误区,使他们保持一种正常的心境,充分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同伴的关心,促使他们的个性心理能健康发展,使他们有健康快乐的心情、对自己做任何事都充满自信。

4 教师要主动与家长沟通,为学生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忽视的一部分。目前,大多数家长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能考重点中学或重点大学就可以,其他无所谓。这种重智力、轻心理的倾向,致使孩子心理素质差,难于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任教班级中一个学习成绩中上,接受能力强的学生,经常以分数定“欢笑”。只要测验成绩在90分以下,无论题的难易,拿着试卷就流泪。听到这个消息,笔者感到十分震惊,并向他仔细询问情况。原来,他的家长十分看重分数,只要没“达标”就会罚他做卷子,甚至打骂,以此为惩罚,孩子的压力很大。对此笔者主动与他的家长联系,向他讲述这样做的后果,并向家长推荐了一本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书。家长学习后,教育方法有了一定的改变。笔者也经常找这个同学谈心,让他淡化分数,养成良好的心境,利于取得较大进步。一段时间的心理辅导,这个孩子有了很大的转变,能阳光的接受每一次测试。

5 培养学生受挫能力,造就坚强的品质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我们倡导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也就是为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据调查有30%左右的孩子对学习有畏难情绪,28%的学生对干部落选表现出悲观、失望、心灰意冷。小学生意志薄弱,做事缺乏耐心,一有困难就想后退。长跑时,女孩都担心自己跑不好,压力特别大。了解这一情况后,笔者针对性地找了几位同学谈心,鼓励她们一定能行,并给她们讲一些名人成功的例子告诉他们,失败乃成功之母,历经磨难才会有所成就,越是困难越要战胜它。在战胜困难中,不断超越自我,战胜自我,获得成功的快乐。从此,参赛的同学,天天坚持锻炼,力争取得好成绩。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今天,当人的生命活动中细腻的神经系统一代比一代增强的时候,心理素质的培养就成为全面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应当引起教育者的普遍关注。

6 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青春期教育

面临着毕业,孩子们马上要升入初中,他们的思想会有或多或少的波动,这个时候孩子的心理就特别值得我们去关注。引导孩子们正确交往,防止早恋。他们的人际交往,特别是异性之间的交往,对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青少年喜欢和异性在一起,这是正常现象,但要正确地引导他们的交往。要多开展一些内容健康、生动活泼的学习、劳动、文娱体育活动,使他们在集体的活动中把交往建立在友谊的基础之上,同时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集体主义精神。要教育他们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把精力投放到学习、劳动和锻炼中来。这样,既可满足他们的交往的需要、丰富他们的生活,又可防止那些排他的,隐蔽的交往。一旦发现早恋苗头,应及时与家长配合积极引导、正确教育,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但切忌简单粗暴、高压强制。

教师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最主要的维护者、协调者、沟通者。我们要善于创设良好的班级氛围,充分利用心理健康课,拓展各种教育资源,处理好人际关系,增进同学、师生间的情谊,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了解学生的心理,抓住学生的心理进行教育,培养学生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我们教育者工作的灵魂;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理想心理健康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金桥(2022年7期)2022-07-22 08:32:10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9期)2022-04-06 02:41:5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8期)2022-03-23 06:49:0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6期)2022-03-23 05:25:50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1期)2022-03-18 02:01:10
2021款理想ONE
汽车观察(2021年11期)2021-04-24 20:47:38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花火彩版A(2021年11期)2021-02-08 12:42:52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新教育(2015年20期)2015-12-20 09:28:45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新闻传播(2015年9期)2015-07-18 11: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