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世堂 (贵州省六盘水市中医院外科,贵州 六盘水 553000)
急性阑尾炎患者若不及时治疗,病情易恶化为阑尾坏疽及穿孔[1]。开腹阑尾切除术是穿孔性阑尾炎的传统治疗法,但随着近年来微创手术治疗的深化和发展,传统的开腹切除术逐渐被腹腔镜切除手术所替代,是穿孔性阑尾炎患者的首选手术方法,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并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2-3]。本次我院为了进一步对比分析腹腔镜和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治疗穿孔性阑尾炎中的手术效果,选取2008 年3 月~2013 年3 月3年间收治的180 例需进行阑尾手术的穿孔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普外科2008 年3 月~2014 年3月于我院行阑尾切除手术的180 例穿孔性阑尾炎患者作为本次探究分析的对象,将其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试验组患者100 例,其中男20 例,女25 例,年龄16 ~74 岁,平均为(35.2±8.8)岁,病程2 ~72 h,平均为(15.4±1.1)h;对照组患者80例,其中男18 例,女22 例,年龄17 ~76 岁,平均为(36.6±9.15)岁,病程1.5 ~70 h,平均为(14.1±0.9)h。经比较,两组年龄、性别、平均病程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80 例采用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在蛛网膜腔阻滞麻醉下,以阑尾压痛点处或较传统麦氏点偏低0.5 cm 为中点,顺皮纹切开长约3 ~5 cm 的切口,剪开腹外斜肌腱膜4.0 cm,钝性分离腹外斜肌和腹横肌,切开腹膜,将腹膜切缘提起固定与切口外保护切口避免污染,进腹探查后常规切除阑尾;尽量避免手指进入腹腔内刺激,相对预防术后肠粘连。仔细检查无出血或其他异常后,依次缝合切口各层。试验组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体操作如下:首先使患者取仰卧位,手术台向左倾斜10°~20°,麻醉方式为气管插管的全身麻醉方式。建立气腹后,在患者脐部取一切口将30 腹腔镜由脐部置入,探查腹腔,气腹压确认稳定在13 mm Hg(1 mm Hg=0.1333 kPa),放大视野观察并确定既往患者有无腹腔粘连状况,若有就则采用开放式方法。在患者左下腹锁骨中线和右下腹麦氏点处放置以5 mm 的套针套管,使用器械暴露探查患者病情,明确阑尾炎症及范围,使用特制钳子(无创抓钳或者Bobcoke 钳)将阑尾头部和系膜钳住后,向上提起,用分离钳电灼或超声刀分离系膜至阑尾根部,于根部用圈套器双道结扎,切断阑尾,使用爪形电凝器凝烧。用钳夹夹住患者的胆囊动脉和胆囊管,然后用剪刀将胆囊动脉及胆囊管剪断,用钳子将胆囊从腹壁口处取出。取出阑尾,应避免阑尾和腹壁切口接触,防止切口感染。用生理盐水冲洗手术野,再次检查阑尾残端,明确无出血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留置引流管引流1 ~3 d,仔细观察术中是否损伤其他脏器。如果没有异常情况则关闭气腹,将穿刺器械取出后缝合切口。术后两组患者均予以止痛、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并详尽记录各临床指标。
1.3 观察指标: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相关临床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统计分析时采用SPSS17.0 软件分析,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用t 检验比较计量数据组间,用χ2检验计数资料,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比较:试验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58.9±9.8)min 显著长于对照组的(42.1±18.2)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8.24±4.39)h、(17.9±4.9)h、(4.38±1.4)d 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6.8±7.26)h、(23.8±7.6)h、(8.19±2.7)d,以上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比较
组别 例数平均(手mi术n)时间肛门排(h气)时间下床活(h动)时间 住院(d时)间对照组80 42.1±18.2 26.8±7.26 23.8±7.6 8.19±2.7试验组100 58.9±9.8 18.24±4.39 17.9±4.9 4.38±1.4
2.2 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0%明显低于对照组2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例(%)]
穿孔性阑尾炎患者具有如下特点:病程较短、若不及时治疗病情发展迅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4]。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最重要的优点是:手术形成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小、术后恢复时间短且术后发生各类并发症的可能性较低[5]。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小于开腹阑尾切除的患者,为穿孔性阑尾炎患者的预后提供了重要依据[6]。虽然传统手术方式-开腹阑尾手术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由于手术时间长较大等客观弊端的存在导致患者术后恢复速度慢、肛门排气时间延长且术后发生各并发症的可能性较较高,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7]。而试验组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给予治疗,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等显著性优点,大大降低了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58.9±9.8)min 显著长于对照组的(42.1±18.2)min,试验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8.24±4.39)h、(17.9±4.9)h、(4.38±1.4)d 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6.8±7.26)h、(23.8±7.6)h、(8.19±2.7)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0%明显低于对照组2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据此可知,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不仅可以改善各临床指标,减轻患者的痛苦而且可以有效降低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可以通过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为患者提供有效预后[8]。这主要是因为,通过腹腔镜可以开阔手术的视野,并可以在手术的操作过程中形成气腹,从而增大了腹腔内各脏器之间的距离,可促进各类不同脏器显示的更加清晰,进而降低了术中损伤脏器的可能性,提高了治疗的有效率。
阑尾炎切除术对穿孔性阑尾炎的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小手术创伤、改善各相关临床指标,同时可显著提高治疗的有效率。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术具有一定的治疗优势,但是由于现阶段人们对腹腔镜手术的认识尚且不够全面、开展新技术存在风险及难度等各种因素的作用,腹腔镜手术的稳妥性及安全性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
[1] 胡伟来,何海荣,叶德夫,等.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治疗中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3):50.
[2] Ruiz-Esteban R,Sarabia PR,Delgado EG,et al.Proealcitonin and C-reactive protein levels as diagnostic tools in febrile patients admitted to a General Internal Medicine ward.Clin Biochem,2012,45(1-2):22.
[3] 阚雄文,张松柏,谢雄伟,等.腹腔镜治疗小儿穿孔性阑尾炎对血清C 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的影响[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3,13(6):496.
[4] 李龙振,齐红海.腹腔镜和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治疗穿孔性阑尾炎中的手术效果对比[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151.
[5] 李俊贵.穿孔性阑尾炎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的疗效对比[J].当代医学,2012,18(11):105.
[6] 陈 平.腹腔镜和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治疗穿孔性阑尾炎中的手术效果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19):31.
[7] 徐维宇.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9):63.
[8] 吴少清.腹腔镜和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治疗穿孔性阑尾炎中的手术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2,3(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