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 琼,李桔梅,李俐燕 (.湖北省监利县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湖北 监利 43335;.湖北省监利县第二人民医院护理部,湖北 监利 43335)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一种产科严重的并发症,对于围生儿预后和孕产妇的身体健康有较大的影响[1],产后护理工作对于产妇的恢复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综合护理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产后恢复的作用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 年1 月~2014 年5 月我院产科124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住院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妇产科学》第7 版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断标准,排除妊娠前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肝炎、慢性肾病、心脏病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史的产妇,年龄21 ~38 岁,平均(25.59±4.78)岁,平均孕周(39.01±1.34)周;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 例,具体分组情况见表1,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年龄、孕周、体重、血压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临床上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产后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措施:①心理护理。产妇缺乏医学知识且不了解自身的病情,容易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的心理,护理人员应该耐心、详细地讲解疾病的发生与转归,要用安慰、鼓励的态度对产妇进行心理辅导,安抚产妇的情绪,特别是新生儿的产后护理一定要细致,转移产妇焦虑与恐惧的心理,必要的时候可采用镇定药物,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产后子痫的发生;②饮食护理。产妇分娩后需要及时加强营养,吩咐家属要给产妇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及富含铁锌钙的食物,鼓励产妇食用营养丰富与易消化的食物,促进乳汁的分泌,同时增加抵抗力,加快机体恢复;③产后出血护理与预防。胎儿分娩后及时静脉滴注药物促进子宫收缩,严密观察宫缩和产后出血量,检查伤口敷料有无渗出,对于宫颈和外阴有裂伤的患者,及时行缝合术,切记反复缝合导致血肿和再次出血,每天使用高锰酸钾或新洁尔灭冲洗,保持会阴部清洁,勤换阴垫[2-3];④血压、脉搏监测。产后应严密监测患者的血压、脉搏及呼吸的变化,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定时测量患者的血压,但是要注意的是由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本身血压高,机体代偿功能,导致偶尔大量的宫腔积血或少量连续阴道出血,血压下降不明显,甚至在正常范围之内,但是此时脉搏会变快变弱,因此护理人员要严密监测血压、脉搏及呼吸的变化,出现异常及时报告主治医生[4-5];⑤产后子痫护理。护理人员应准备充足的急救设备和药品,严密观察患者是否有子痫的先兆症状,若患者出现子痫,及时给予镇静、解痉、降压、利尿、强心、扩容和纠正酸中毒,同时对患者持续给氧、禁食,以免咬伤舌头,避免窒息和吸入性肺炎,督促患者补充钙和维生素,减少先兆子痫的发生;⑥预防感染。患者分娩后体质虚弱,机体抵抗力低,极易发生感染,此时护理人员要严密监测患者体温,关注血常规的变化,观察恶露的性状和气味,采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的同时,要时刻保持病房的干净整洁,定期消毒,床单及时清洗更换;⑦监测凝血指标。早发型子痫前期会有凝血功能障碍的存在,在治疗的时候要重视抗凝的治疗。因此,要监测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以及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以便能够对凝血功能障碍和产后出血做到及时发现和治疗。
1.3 监测指标及评价工具:观察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产后24 h、48 h、72 h 血压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先兆子痫、子痫及产后出血);患者焦虑及抑郁评估,医护人员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在护理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分数越高,焦虑抑郁程度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 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用t 检验,产后血压变化为多分类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其余用χ2检验,以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产后血压变化比较:观察组产妇产后24 h、48 h、72 h 血压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产后血压变化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 及SDS 评分比较:护理后观察组SAS 和SDS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 及SDS 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 及SDS 评分比较分)
分组 例数 护理前SA S 评分护理后 护理前SD S 评分护理后观察组62 61.97±5.12 25.14±3.56 65.37±5.60 26.09±3.31对照组62 62.21±4.88 59.36±4.74 64.51±4.83 58.20±5.49 t 值 1.023 3.149 1.172 3.082 P 值0.829 0.002 0.342 0.013
2.3 两组患者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无产后出血患者,对照组产后出血患者6 例,对照组产后出血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305,P=0.012),观察组发生先兆子痫4 例,子痫2 例,对照组发生先兆子痫13 例,子痫8 例,对照组产后先兆子痫和子痫发生率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522,P=0.019;χ2=3.916,P=0.048)。
3.1 综合性护理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产后的作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一种产科严重并发症,母体因素和胎盘因素是其发生的主要原因,该病的主要发病机制是由于全身各系统、各脏器血流灌注量减少而使患者的全身小血管出现痉挛[6-7],本研究发现产后采用综合性护理措施的产妇血压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的产妇,产妇的抑郁焦虑状况显著改善,同时无产后大出血发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2 体会:产前严格的检查,同时产后采用综合性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改善血压,降低焦虑抑郁状况,还可减少或者避免发生严重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有较好的预后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1] 李 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产后出血的护理效果[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22(8):146.
[2] 孟 利,孙婷婷.综合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产后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6):138.
[3] 沈 琳,谭红专,周书进,等.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产后血压变化及其影响因素[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39(4):239.
[4] 吴巧萍.妊高征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90.
[5] 周本莲.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的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3):303.
[6] 李小会,李秋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4,35(3):614.
[7] 马立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J].吉林医学,2014,35(15):3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