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茂华,黎小惠,叶 彬,王智辉 (广东省博罗县人民医院,广东 博罗 5161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是一种非常危急的病症,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则可能导致患者死亡,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而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患者的呼吸通畅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的关键[1]。本文旨在分析无创呼吸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特收集我院2011 年4 月~2013 年4月期间诊治的64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了分组试验,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1 年4 月~2013 年4 月期间诊治的64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患者入院时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等症状。按照抛硬币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 例。试验组中男17例,女15 例,年龄56 ~77 岁,平均(68.24±12.16)岁;对照组中男19 例,女13 例,年龄57 ~79 岁,平均(69.89±12.39)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各项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模式,主要包括平喘、化痰、利尿、吸氧、抗感染、强心等药物治疗,同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保持电解质平衡。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无创呼吸机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两周,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
1.3 效果判定标准:显效:患者的呼吸困难、喘息等症状消失,PaCO2、PaO2、SpO2等指标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的呼吸困难、喘息等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并未完全消失,PaCO2、PaO2、SpO2指标基本恢复正常;无效:无以上改善者[2]。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数据以SPSS18.0 软件分析,以率(%)表示计数资料,比较经χ2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情况(例)
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6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具体情况见表1。
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以往常采用药物方式,而单纯的应用药物在发挥减轻呼吸肌疲劳的作用上非常有限,如果用药剂量过大则可能引发耗氧量和二氧化碳生成量升高而引起呼吸肌疲劳等并发症[3]。无创呼吸机机械通气是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提高而推广的一种辅助呼吸方式,这种方式由于操作简单、创伤低等优势而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如这种方式不需要在患者身上做切口,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切口感染。我国著名医学研究者陈强[4]通过试验表明,在老年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有创呼吸机就很容易导致患者发生感染,并可能因此导致患者死亡。而通过应用无创呼吸机可有效避免这一弊端,且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目前临床上使用广泛的为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该仪器操作简便,应用迅速,同时具备无创伤、自动、漏气补偿功能,在治疗过程中可保留患者吞咽、咳痰等生理功能。患者能自主进食和饮水,避免因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而导致的相关性肺炎、气压伤等严重并发症,且患者具有说话的能力,可与家属及医护人员进行沟通交流,减轻患者的负面心理情绪痛苦小,可明显降低气管插管和有创机械通气的使用,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患者死亡率。
对于急性发作的患者早期应用无创呼吸机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促进神志、体征等好转,因此,如果患者尤其是急性发作期的患者具备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指征则应该及时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5]。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对重症患者或者年龄较大的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的时候应同时利用心电监护仪,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当患者出现兴奋、呼吸频率、抽搐增加等现象时应考虑通气过度导致呼吸性碱中毒,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要及时对患者进行血气分析,合理调节呼吸机参数[6-7]。
本文主要通过分组对照的形式,对我院2011 年4 月~2013年4 月期间诊治的64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模式,对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P <0.05)。由此表明,无创呼吸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1] 籍佳琦.家庭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急性加重疗效的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2.
[2] 热西汗·依不拉音,夏迪亚·夏木西丁.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33):105.
[3] 窦 钰,张昌红.无创呼吸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2,9(36):35.
[4] 陈 强,高原泽,徐林盛.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0):54.
[5] 齐向飞,韩志强,陈荣昌.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35):151.
[6] 杨素文,李秋丰.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70 例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3,34(34):6015.
[7] 钟 俊.无创呼吸机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评价[J].吉林医学,2012,33(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