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锋 (广东省海丰县梅陇人民医院,广东 海丰 516477)
十二指肠溃疡是一种临床多发性消化系统疾病,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部剧痛,对其日常生活造成很大影响[1]。作为新一代质子泵抑制剂,雷贝拉唑能够与氢离子-钾离子-三磷酸腺苷酶部分发生可逆性结合,从而对胃酸分泌产生有效的抑制。本文探讨雷贝拉唑联合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及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 年6 月~2014 年8 月期间所收治的80 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入组病例幽门螺杆菌胃镜诊断结果均为阳性,均处于溃疡活动期;排除严重肝肾和心肺疾患者、出血、复合性溃疡、恶变和穿孔并发症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 例:对照组中,男23 例,女17 例;年龄20 ~53 岁,平均(32.1±5.6)岁;观察组中,男22 例,女18 例;年龄19 ~54 岁,平均(32.4±5.7)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相近而无较大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三者给药量分别为20 mg、1 000 mg、400 mg,2 次/d,持续给药7 d,治疗完成后单独给予20 mg 奥美拉唑,1 次/d,持续给药3 周;观察组给予雷贝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三者给药量分别为10 mg、1 000 mg、400 mg,2 次/d,持续给药7 d,治疗完成后单独给予10 mg 雷贝拉唑,1 次/d,持续给药3 周。治疗完成后4 周时通过胃镜复查评估溃疡愈合情况,并计算两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
1.3 疗效评定标准[2]:症状缓解标准如下:0 级:无症状;1 级:轻度症状,需他人提醒才记起;2 级:中度症状,患者有主诉但日常生活并不受影响;3 级:重度症状,患者有主诉且日常生活受较大影响。症状每降低1 个等级可判定为症状缓解。胃镜结果评定标准:痊愈:内镜下S2 期,溃疡面及临近部分炎性反应消失;显效:内镜下S1期,溃疡面消失,但仍存在炎性反应;有效:内镜下H 期,溃疡愈合面积超过50%;无效:内镜下H 或A期,溃疡愈合面积低于50%。有效率为愈合率、显效率及有效率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 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用2检验,P <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症状缓解情况对比:观察组治疗1 d、7 d 缓解率分别为75%、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5%、77.5%(P <0.05)。见表1。
表1 两组症状缓解情况对比[例(%)]
2.2 两组溃疡愈合率对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5%,对照组为95%,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溃疡愈合情况对比[例(%)]
2.3 两组Hp 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对照组Hp 根除率为82.5%(33/40),其中腹泻、皮疹各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2/40);观察组Hp 根除率为85.0%(34/40),头晕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2/40),两组Hp 根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雷贝拉唑属于新一代质子泵抑制剂,其优点表现在餐后胃酸分泌迅速、持久而且有效,这主要与药物自身药理作用相关,其解离常数pKa 相对较高,因此对于细胞色素CYP2C19 以及P450 代谢的依赖性不强,人体清除率也不会受到同工酶代谢强度影响而表现出显著差异,因此表现出较小的个体差异[3]。
临床用于根除Hp 的方案较多,但在现阶段尚缺乏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案。遵循马斯特里赫特准则第三条内容,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一线方案为标准三联疗法[4],即克拉霉素500 mg、PPI+阿莫西林1 000 mg。若患者对青霉素过敏则可取500 mg甲硝唑用于阿莫西林替代品。临床研究[5]称,幽门螺杆菌中对克拉霉素耐药者已达10%~15%。所以以往三联标准疗法根除HP 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仅为70%。对于标准三联疗法难以收到满意效果这一问题,临床又提出了采用500 mg甲硝唑(3 次/d)、PPI+120 mg 胶体次枸缘酸铋(1 次/d)以及500 mg四环素(3 次/d)的新型治疗方案,但根据最新的研究结果[6]发现,该四联用药方案在Hp 清除率方面效果与三联疗法差异不大,二者无统计学意义(P >0.05)。
随着抗生素滥用情况的日益严重,幽门螺杆菌对于甲硝唑以及克拉霉素耐药性、程度也逐年恶化,这一现象与大部分西方国家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逐步降低呈负相关[7]。所以在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过程中,耐药性既是主要原因,又是关键所在,其中以克拉霉素耐药最为关键,其无法采取提高用药剂量来强化治疗效果的方法。据统计[8],在美国和欧洲,克拉霉素幽门螺杆菌耐药率约为24%、13%。但总的来说,采取何种抗生素组合、给药剂量、疗程长短以及溃疡愈合后复发率等问题仍然需要大规模多中心研究数据指导和支持。
本研究对观察组患者采取雷贝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方案,结果发现,治疗1 d、7 d 缓解率分别为75%、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5%、77.5%(P <0.05),且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7.5%,Hp 根除率为85.0%,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5.0%,与陈睿等[9]报道一致,提示雷贝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方案疗效确切,见效快,不良反应少。
综上所述,雷贝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三联用药方案用于十二指肠溃疡治疗效果显著,起效时间短,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1] 绽永华,彭娜娜.大蒜素、阿莫西林、埃索美拉唑、呋喃唑酮四联疗法治疗Hp 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3,53(10):63.
[2] 吕志发,谢 勇,吕农华,等.含呋喃唑酮三联和四联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观察[J].中华医学杂志,2014,94(8):572.
[3] 卢柏春.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1,22(16):30.
[4] 蔡田恬.质子泵抑制药序贯疗法与三联疗法治疗Hp 阳性消化性溃疡的Meta 分析[J].医药导报,2011,30(4):521.
[5] 范红云,储建坤,牛巍巍,等.胃液pH 值在克拉霉素、呋喃唑酮根除幽门螺杆菌中的价值[J].临床内科杂志,2014,31(6):397.
[6] 陈亚松,汪文渊,蔡晓林,等.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J].安徽医药,2012,16(6):828.
[7] 张万岱.中西医结合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的探讨[J].医学与哲学,2012,33(10):12.
[8] 吴 婧,刘改芳.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的影响因素[J].中华消化杂志,2013,33(1):69.
[9] 陈 睿,季玲玲,叶希平,等.果胶铋三联与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比较[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2):207,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