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坐起身别太快

2015-05-12 13:56:31闫辉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15年5期
关键词:胸闷心脑血管体位

闫辉

我们身边,很多老年人整日流连在牌桌上、棋盘边,一玩就是大半天,户外活动越来越少。久坐不动,不仅会带来肥胖、颈腰椎病等问题,它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对心脑血管的损伤是一连串的,久坐之后猛起身,就是一个危险“杀手”。

首先,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坐立,下肢肌肉收缩活动相对减少,导致人体血液的流速减慢,血液黏稠度增高,为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如果此时再猛然活动,如猛地起身伸腰、大幅度摆动胳膊等,很容易牵动不稳定的血栓,使之脱落造成血栓栓塞,引起相应部位的缺血、缺氧等症状。更为严重的是,如果血栓游离到肺部,可能堵住肺动脉造成肺栓塞,严重者短时间内就会危及生命。

其次,长时间同一姿势后突然变换体位,很容易造成血压波动,出现“体位性低血压”,使心脑等器官供血不足,严重时出现心悸、头晕、头痛,甚至反复晕厥或诱发脑卒中。

最后,对中老年人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由于血管柔韧度较差,久坐后猛然牵拉,还可能“撕裂”血管,诱发“主动脉夹层”等严重后果,如抢救不及时,其死亡率达到30%~40%。

老年人、长时间坐姿和伏案工作者等,要有意识地“动起来”,最好每隔1~2小时起身活动一会儿,慢慢伸个懒腰、甩甩胳膊,松弛一下脊柱;或者通过绷脚尖、翘脚趾等活动踝关节,促进下肢的血液回流。如条件允许,午睡时最好别趴着,睡不着也尽量找个地方躺着歇会儿。

打牌等娱乐活动要有时间限制。一旦发现腿脚明显肿胀,不要随意用力按摩、拍打等,而要在医生指导下抚触下肢,以免血栓脱落。起身后,如出现胸闷憋气、呼吸急促、剧烈胸痛等症状,要立即就医。

有冠心病史的老年患者,可平时服些安全性较高、具有扩冠状动脉作用、抗心肌缺血作用的中成药,可以明显改善心脏缺血引起的胸闷、气短、乏力等症状,长期服用可以预防冠心病心绞痛的复发。

猜你喜欢
胸闷心脑血管体位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中老年保健(2022年1期)2022-08-17 06:14:12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心脑血管篇
中老年保健(2021年7期)2021-08-22 07:42:04
冬季谨防心脑血管疾病侵袭
今日农业(2020年23期)2020-12-15 03:48:26
“手脚不听话”体位训练来帮忙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医学新知(2019年4期)2020-01-02 11:04:04
胸闷 疾病发病前兆
《思考心电图之166》
心电与循环(2019年5期)2019-10-17 07:23:40
胸闷气短的自我推拿疗法
胸闷,疾病发病前兆
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注意五大误区
基层中医药(2018年4期)2018-08-29 01:2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