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潜射导弹为何震惊全球

2015-05-12 01:24:07
环球时报 2015-05-12
关键词:空泡韩美弹道导弹

本报特约记者 田聿

朝鲜宣布潜射弹道导弹试射成功的消息成为近日美韩的“心头病”。11日,韩国各大媒体纷纷围绕朝鲜发布的消息和照片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由于潜射导弹的研制和试验是一项耗资巨大的风险工程,朝鲜潜射导弹究竟采取什么技术,克服哪些技术障碍,目前仍然存在巨大争议。

据专家介绍,从水下发射弹道导弹与在陆地发射的环境大相径庭,技术难度非常大,因此当前拥有完全自主研制潜射弹道导弹能力的国家只有美国、俄罗斯、法国和中国,而作为五个核大国之一的英国,则选择直接从美国引进“三叉戟”导弹来武装本国战略核潜艇。印度在相关领域努力多年,但仍未能掌握全部技术。因此朝鲜突然宣布在该领域的突破,自然引起全球轰动。

水下发射潜射导弹需要面对的技术难关很多。首先是作为发射平台,潜艇本身通常在以2-4节航速不停运动,而且它不仅会前后移动,受水下环境影响,还会上下左右摆动,这种发射平台六自由度的运动,对导弹的定位影响非常大。其次,由于弹道导弹潜艇内部空间有限,潜射导弹的长度、重量等关键参数都受到严格限制,这对于零部件的小型化与导弹的整体设计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潜射导弹大都采用“水下冷发射,出水后再点火”的发射模式,对导弹的可靠性要求极高。

国际上对潜射导弹的弹体材料、制导系统等实施严格的技术封锁,例如在美国购买高性能航天级碳纤维材料须获得多个政府部门审批,极具政治敏感性。因此朝鲜新开发的潜射导弹壳体不大可能采用碳纤维材料,而是相对落后的玻璃钢,与之前朝鲜发射的“银河”运载火箭相同,显示朝鲜复合材料工业仍有待提高。

此外水下环境极为复杂,影响发射成败的因素除了潜艇和导弹外,还与当时的海水、空气、水中空泡等密切相关。例如海水会随深度产生压力变化,随温度、盐度产生密度变化,还会有海浪、海流、流切变等多种干扰因素。水下冷发射时,成千上万的空泡不断生成,又不断破灭,也会对导弹和水下发射环境造成巨大影响。有人形容说,一个计划外的空泡破灭都可能导致水中导弹偏航,进而导致发射失败。

由于潜射弹道导弹的研制需要大量试验数据支撑和研发人员的经验传承,因此朝鲜是否已经完全掌握相关技术,外界说法不一。韩国《中央日报》11日称,朝鲜自上世纪90年代就对潜射导弹技术颇感兴趣,并拆解了数艘可发射潜射导弹的苏联“高尔夫”级弹道导弹潜艇。经过几十年的长期研究,“朝鲜潜射弹道导弹威胁已变成现实”。而韩联社11日援引军方消息人士的话称,还需要4-5年的时间,具备实战性质的朝鲜潜射弹道导弹才能服役。这次水下发射时,代号“北极星”的朝鲜潜射导弹只出水飞行了150米。韩军认为,这仅代表朝鲜在最关键的“导弹出水再点火”领域取得突破,但导弹整体研制可能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朝鲜此前大部分弹道导弹都采用液体燃料,发射前才临时加注到导弹内,这种操作模式对于潜艇而言非常危险,因此朝鲜还需专门开发固体燃料导弹,才能获得可靠的潜射导弹。

多名韩国专家还认为,朝鲜潜射导弹将使韩国近年来为应对朝鲜导弹而大力发展的“杀伤链”系统和导弹防御系统失效。韩军人士对此宣称,基于韩美的情报、侦察、监视能力,完全可以追踪搭载潜射导弹的朝鲜潜艇,并在临近发射前予以应对。不过他承认,韩美将重点监视朝鲜此次公开的导弹潜艇。▲

猜你喜欢
空泡韩美弹道导弹
韩美今起大规模军演
环球时报(2023-03-13)2023-03-13 17:13:42
让人胆寒的“远程杀手”:弹道导弹
军事文摘(2022年20期)2023-01-10 07:18:38
韩美联合军演遭民众抗议
环球时报(2022-08-23)2022-08-23 19:14:21
水下超空泡航行体的多稳态运动
史上最大规模韩美演习
海外星云(2016年7期)2016-12-01 04:17:51
基于分解协调法的弹道导弹突防效能控制优化
基于LPV的超空泡航行体H∞抗饱和控制
基于CFD的对转桨无空泡噪声的仿真预报
船海工程(2015年4期)2016-01-05 15:53:28
SPH在水下高速物体空泡发展模拟中的应用
计算物理(2014年1期)2014-03-11 17: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