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倪永杰 上海台湾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举行签字仪式
如果两岸之间没有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这个共同政治基础,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两会)协商、国台办和陆委会现有的常态化沟通机制,以及多项合作平台的沟通机制都会中断和终止,两岸将进入冷和平。
两会协商的中断将会影响两个层面,第一,两会下设的两岸经合会将难以为继。第二,两会所签署的23项协议的执行效果会大打折扣。
其次,失去“九二共识”这个政治基础,国台办和陆委会现在的常态化沟通机制就会终止。2013年和2014年的4次“张王会”到今年的“张夏会”,都是在“九二共识”这个政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如果没有“九二共识”,两岸事务主管部门之间的常态化沟通机制将不能继续进行,双方的首长不能见面,双方的业务沟通机制也无法继续。
第三,没有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这个政治基础,两岸之间的多项合作平台的沟通机制都没有办法进行。比如在涉外领域,台湾无法参与诸如APEC、WHA等国际性峰会,大陆主办的博鳌论坛也无法参与。另外,两会无法互设办事处;商务部派驻台湾的机构无法继续保留;两岸在金门和厦门之间进行的海上共同救助等演习也无法进行。
台湾参与国际的事务没有了,两岸瞬间就会进入冷和平。冷和平会影响大陆民众对两岸关系的兴趣,到台湾去的陆客、陆生、陆配的数量会继续下降,直接后果就是两岸之间的航班会减少,两岸之间的交流冷却。
这种情况下,大陆还是会出台保护台湾民众权益的相关规定。大陆还是欢迎台湾有志青年到大陆来就业、创业。在这种情况下,会兴起台湾民众到大陆的新一轮“大陆热”。这对台湾来说,就是两面失血。
民进党的选择就是保留务实政策调整的空间,面对“九二共识”。民进党或者接受“九二共识”,或者接受“九二共识”的核心内涵,就是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至于以什么方式来表述,民进党要发挥自己的智慧。
大陆最高领导人讲了“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球在民进党自己手上,选择权在台湾民众手上。如果民进党调整它的两岸政策,就有生机;如果它要对抗的话,未来就是牺牲台湾民众的利益。也许少数民进党政客得到了政治上的利益,但是迟早要受到选民的惩罚,会失去政权。
中美之间为了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已就台湾问题达成一种默契。这个默契就是美方坚持三个联合公报,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反对“台独”。
此后,美方一定会提出要求,要让民进党务实地面对两岸关系形势,跟大陆谈成一个稳定两岸关系的方案出来。如果民进党做不到,压力都在民进党身上。至于台湾选民,把票投给谁,要保持理性的空间,不能把所有的宝押在民进党身上,至少要对民进党保持一种牵制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