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红霞
·康复医疗·
50例肘关节骨折术后患者的康复治疗
杜红霞
目的 探讨康复治疗对肘关节骨折术后运动障碍的疗效。方法 对50例肘关节骨折术后运动障碍患者进行热疗、电疗、运动治疗、作业治疗等康复治疗。观察临床效果及关节活动度。结果 治疗1.2~3.8个月后, 痊愈18例, 占36%;显效27例, 占54%;好转4例, 占8%;无效1例,占2%。总有效率达90%。治疗前统计关节活动度为(51.22±25.27)°, 治疗后统计患侧肘关节活动度为(105.15±20.35)°, 治疗前后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肘关节骨折术后根据时间不同进行被动活动和主动运动以及康复治疗可促进骨折的愈合, 预防粘连和肌肉萎缩, 提高肘关节活动度, 降低了肘关节功能障碍的发生, 使肘关节运动功能的恢复程度大大提高。
肘关节骨折;主动和被动运动;康复治疗;功能障碍
肘关节骨折是常见疾病, 伤后多数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上肢运动障碍, 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劳动能力, 因此, 骨折术后的关节功能恢复程度越来越受到患者的关注,而早期正确的康复治疗可改善和恢复患肢功能,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劳动能力。本文探讨了50例肘关节骨折术后患者在不同时期进行主动运动、被动运动以及康复治疗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50例肘关节骨折患者, 男31例, 女19例。年龄:<20岁5例, 20~50岁39例, >50岁6例;骨折类型:肱骨髁上骨折9例, 肱骨髁间骨折18例, 桡骨头骨折5例,孟氏骨折7例, 尺骨鹰嘴骨折11例。病程最早为伤后3周,最长为伤后40周。肘关节骨折术后出现轻重不一的肘关节伸屈功能障碍、关节僵硬、关节疼痛、个别患者还出现前臂旋前旋后功能障碍。平均康复治疗时间1.2~3.8个月。
1.2 功能评估 治疗师在进行功能评定前首先要查看患者肘关节周围的皮肤、皮下组织、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的恢复情况;根据肘关节是否有疼痛、肿胀等恢复情况来确定康复治疗方案。以下康复评定在康复治疗前后各进行1次。①肌力检查:采用徒手肌力检查(MMT)法来判定肌肉功能状态, 主要适用于由于肘关节骨折术后出现的肌肉萎缩、肌力下降患者。②关节活动度检测:采用关节活动度(ROM)检查法进行关节活动度检测, 主要适用于肘关节骨折术后出现的关节挛缩引起的关节僵硬, 关节内外粘连, 关节活动受限患者。通过以上手段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后, 根据患者的功能障碍程度以及肘关节术后恢复的不同时期制定短期运动处方、康复治疗的功能康复计划以及长期日常生活能力的作业康复计划。
1.3 治疗方法
1.3.1 热疗法 采用敷蜡方法对肘关节进行热疗, 1次/d, 30 min/次。目的:在患者进行运动和康复治疗前进行热疗,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关节周围组织软化、提高关节活动度, 减轻疼痛。
1.3.2 电疗法 ①超短波治疗:小剂量, 既电极患处对置,无热量或微热量, 1次/d, 15 min/次, 适应于局部无金属固定物、出现关节肿胀的患者。②音频电疗法或超声波疗法:音频电疗法:使用条状电极, 并置法, 将电极并置于肘关节两侧,耐受量, 1次/d, 20 min/次;超声波疗法:采用移动接触法, 1.0~1.5 w/cm2, 1次/d, 15 min/次。适用于恢复期肘关节出现瘢痕粘连、关节僵硬、挛缩等肘关节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
1.3.3 运动治疗 ①被动运动:采取手法治疗:首先应对肘关节进行关节按摩、关节松动等被动运动手法进行关节治疗, 2次/d, 手法强度3~4级, 手法治疗目的是通过手法促使关节内及周围组织粘连松动, 恢复关节活动范围。②主动运动:适用于被动运动后期或肘关节恢复一定活动度后的患者,采取患者主动参与, 使用运动器械进行活动或主动进行关节运动, 2次/d, 来进一步提高肘关节的活动度。③肌力训练:适用于肘关节骨折恢复期的患者, 根据患者肌力恢复状况,采取相应的肌力训练方法[1]。采用渐进抗阻训练法进行练习,目的是通过训练逐渐提高患肢的肌力, 2次/d, 每次以稍感疲劳为度。
1.3.4 作业治疗 适用于肘关节活动度和肌力渐渐提高的基础上, 开始日常生活训练(如穿衣、进食、梳妆、个人卫生等使用日常用具练习), 进一步根据患者恢复情况、意愿要求及原工作特点进行家务劳动和职业技能的训练(如擦桌子、洗衣服、使用家用电器、写字、使用电脑等家事处理和劳动工具的使用), 目的是通过日常训练和职业技能培训来提高肘关节的应用能力。15次为1个疗程。
1.4 康复评定标准 痊愈:患侧肘关节活动范围与对侧正常肘关节活动范围相同或相差5°以内, 患肢肌力恢复至5级,基本恢复原工作。显效:患侧肘关节活动范围与对侧正常肘关节活动范围相差5~10°以内, 肌力恢复到4~5级, 生活自理,恢复部分工作。好转:患侧肘关节活动范围与治疗前相比增加20°以上, 肌力恢复到4级或以上, 部分生活自理。无效:患侧肘关节活动范围治疗前后相同或基本无变化。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经过1.2~3.8个月的电疗及运动治疗后, 50例患者肘关节骨折患者的肘关节活动度及肌力均有明显改善。见表1。治疗前关节活动度为(51.22±25.27)°, 治疗后患侧肘关节活动度为(105.15±20.35)°, 治疗前后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疗效评定结果:痊愈18例, 占36%;显效27例,占54%;好转4例, 占8%;无效1例, 占2%。总有效率达90%。
表1 50例患者治疗前、后的肌力分级情况(n)
肘关节是由肱尺关节、肱桡关节和桡尺近侧关节组成, 3个关节位于一个滑膜关节之中, 它可以进行前屈、后伸运动,也参与前臂的旋前和旋后运动, 是前臂活动的一个重要关节。由于肘关节特殊的解剖特性, 与其他关节相比, 骨折术后制动非常容易造成功能障碍。在制定康复治疗计划的过程中提倡康复治疗的原则是及早介入, 合理制定个性的康复治疗计划, 循序渐进的恢复肘关节的实用功能。
康复治疗中蜡疗是利用蜡疗的温热作用来改善血液循环, 提高肘关节周围组织营养, 缓解痉挛、减轻疼痛;利用机械作用来促进水肿消散。超短波是利用高频电对人体组织的穿透深度和温热效应来改善深部血液循环、促进骨折愈合;利用音频电疗、超声波的机械作用、温热作用及空化作用来促进局部组织血流加速、血循环改善、细胞膜通透性增强,起到促进骨痂生成、软化瘢痕、松解粘连的作用。采取手法
治疗进行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来放松痉挛肌肉、促发主动运动, 维持和扩大肘关节活动范围, 为主动运动做过度性准备。应用主动运动来改善和扩大关节活动度, 改善和恢复肌肉功能和神经协调功能。
[1] 服部一郎.康复技术全书.周天健, 主译.北京:北京出版社, 1989:41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3.178
2015-02-12]
472000 河南省三门峡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