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美拉唑和常规药物治疗内科消化疾病疗效对比研究及其药学分析

2015-05-06 01:23:10温秀连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3期
关键词:胃酸乙组甲组

温秀连

奥美拉唑和常规药物治疗内科消化疾病疗效对比研究及其药学分析

温秀连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与常规药物在临床内科消化病症中的应用效果, 并对其展开药物分析。方法 15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成甲乙两组, 各75例, 分别给予其常规药物与奥美拉唑药物治疗, 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各项体征情况均有所改善, 甲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33%, 而乙组则为93.33%,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乙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 同甲组的17.33%相比,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常规药物相比较, 奥美拉唑在消化性溃疡病症中的治疗效果更显著, 值得推广。

奥美拉唑;消化性溃疡;法莫替丁

消化性溃疡(PU), 作为临床一种多见病症类型, 主要指的就是发生于患者胃部与十二指肠处的慢性溃疡, 并因溃疡形成同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得名, 对于该病症,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慢性反复性的发作、节律性与周期性的疼痛, 并时常伴有隐痛、钝痛、烧灼感、饥饿感、腹胀、反酸等消化不良症状, 而关于其治疗, 多以质子泵抑制剂与H2受体拮抗剂为主, 并取得了一定效果[1,2]。作者通过抽选本院于2012年3月~2014年2月收治的150例PU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旨在积极探讨奥美拉唑的应用效果, 现将报告作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选本院于2012年3月~2014年2月收治的150例PU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男89例, 女61例, 年龄18~72岁, 平均年龄(41±11)岁。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病理或电子胃镜检查被确诊, 具体纳入标准[3]为:患者溃疡直径在3~20 mm, 数目为1~2个, 且经组织学检查幽门螺杆菌(Hp)发现, 均为阳性;并将因其他原因而发病、伴有恶性肿瘤、存在药物过敏与表现为胃或十二指肠出血或穿孔的患者排除在外。所有患者中, 90例为十二指肠溃疡, 40例为胃溃疡, 20例为复合性溃疡。随机将患者分成甲乙两组, 各7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结合实际病情发展, 给予阿莫西林(0.5 g, 2次/d)、枸橼酸铋钾(110 mg, 4次/d)与甲硝唑(400 mg, 2次/d, 连续应用4周)治疗, 同时, 接受补液与电解质补充治疗, 必要时, 给予患者输血处理, 并结合情况引导其禁饮食。其中, 甲组在此基础上, 应用20 mg法莫替丁2次/d, 连续应用4周, 而乙组则应用20 mg奥美拉唑2次/d, 同样连续治疗4周, 同时, 所有患者在用药前后3 d内均被给予胃镜检查, 以有效记录其溃疡的部位、具体数目与大小以及周围的炎症发展情况。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患者临床各项症状与体征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有效判定, 若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各项体征均消失, 且经胃镜检查发现胃黏膜恢复正常, 而溃疡也愈合, 溃疡周围的炎性反应也均消失, 则为治愈;若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各项体征均有所改善, 而经胃镜检查也发现其胃黏膜有所改善, 且溃疡的愈合面积超过75%, 则为显效;若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各项体征均有所缓解, 而经胃镜检查也发现其胃黏膜有所改善, 且溃疡的愈合面积超过50%, 则为有效;若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未出现明显改善, 而经胃镜检查发现胃黏膜也未好转, 且溃疡愈合的面积<50%, 则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同时, 对患者用药后出现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有效观察与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统计分析, 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各项体征情况均有所改善, 其中, 甲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33%, 而乙组则为93.33%, 两组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同时, 两组患者用药后, 乙组仅有3例患者出现恶心、腹痛等不良反应, 发生率为4.00%, 同甲组的17.33%(13/75)相比,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一般情况对比( x-±s, n)

表2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分析[n, n(%)]

表3 两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 n(%)]

3 讨论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PU病症属于一种多病因性病症类型, 其具体的发病因素与发病机制都未得到统一, 而近些年来的大量实验和临床实践研究均发现, 胃酸的过多分泌、胃黏膜屏障保护功能的减弱与Hp感染等因素均是诱发PU的主要因素, 其中又以胃液pH值对PU病症的发生有着直接的关系。当前, 在临床上, H2受体拮抗剂与质子泵抑制剂是有效抑制胃酸分泌的两类主要药物, 而且大量研究发现, 同H2受体拮抗剂相比, 质子泵抑制剂的效果更为显著。

奥美拉唑, 作为临床上一种全新的胃酸分泌抑制剂, 最初是由瑞典ASTRA制药有限公司于1979年生产出来, 后于1982年被首次被应用于临床病症治疗中, 该药物通过对患者胃黏膜壁细胞产生选择性的作用力来有效抑制位于胃壁细胞分泌性微血管与胞浆内冠状泡上面的酶的活性, 进而有效抑制患者胃内胃酸的过度分泌, 药效发挥迅速, 特别适用于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与十二指肠溃疡、胃泌素瘤的治疗中,加之, H+-K+-ATP酶作为胃壁细胞分泌胃酸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 有着强大的抑酸作用, 故可强大而持久的发挥出有效抑制因基础胃酸、五肽胃酸泌素与食物而导致的胃酸分泌的作用。而其在临床PU病症中的作用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有效抑制胃酸的分泌, 众所周知, 胃酸是由机体胃黏膜壁细胞所分泌的, 而机体各神经与体液因子都对壁细胞产生一定作用, 进而发挥出环腺昔酸(CAMP)的激活作用, 并作用于质子泵, 使之分泌出胃酸, 而奥美拉唑的应用就能对这个过程中胃酸的分泌产生一定阻断作用;②对Hp产生一定作用, 即该药物在患者体内, 通过对质子泵产生一定抑制作用而有效降低患者胃内pH值, 进而营造一个不利于Hp生长的环境, 并为抗生素提供一定的抗菌活性;③充分发挥止血功效, 一般来说, 血小板与体液的诱导止血作用,仅仅只在pH>6.0的时候才会发挥作用, 而奥美拉唑的应用,就能使患者体内pH值有所升高, 从而使得患者局部出血位置形成血栓, 进而对暴露在外的血管发挥一定保护作用, 使其免受胃酸腐蚀消化, 并有效避免出血部位再次出血, 进而便于患者溃疡的早期愈合;④奥美拉唑的应用, 还能有效使得患者胃细胞电位有所提升, 并确保其胃细胞始终处于一个稳定状态, 为胃黏膜形成一个保护屏障, 从而便于十二指肠溃疡与胃溃疡病变中, 患者胃黏膜的逐渐修复与止血。

而法莫替丁, 作为一种H2受体拮抗剂, 可选择性地提供患者胃黏膜壁细胞上面的组胺H2受体拮抗剂相结合, 进而发挥出有效抑制被激发胃酸与基础胃酸的分泌, 但是, 该药物却无法完全抑制患者体内胃酸的分泌, 而且部分患者在用药后, 极易出现失眠、头晕、口干与腹泻、面部潮红等不良反应, 安全性较差。如有研究者就通过抽选68例Hp阳性PU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将其分成甲乙两组, 一组给予其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 另一组给予其法莫替丁+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治疗, 结果显示, 给予奥美拉唑治疗的那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达100.00%, 显著高于另一组的55.88%[4]。而本次研究中, 乙组患者也均被给予了奥美拉唑治疗, 结果显示, 该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3.33%, 同被给予达莫替丁药物应用的甲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77.33%, 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且用药后, 乙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头晕、腹痛等不良反应情况, 也要显著优于甲组,实验结果同国内外相关报道一致。

综上所述, 针对临床上的PU患者, 结合其实际病情发展情况给予其常规治疗, 如给予阿莫西林、枸橼酸铋钾与甲硝唑治疗, 并根据患者情况, 给予其补液与电解质补充治疗,必要情况下, 还可给予患者输血处理, 引导患者禁饮食, 同时在此基础上, 给予患者合理应用奥美拉唑, 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促进患者溃疡的愈合, 且药物应用后, 不良反应少, 安全性好, 总体效果显著, 应该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1] 史宏妍, 刘伟.奥美拉唑和雷尼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系统评价.中国药房, 2010(24):2287-2289.

[2] 李鸿, 羊伟峰.奥美拉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海峡药学, 2010, 22(12):186-187.

[3] 刘瑞方.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在治疗消化性溃疡中的临床疗效观察.当代医学, 2014(15):137-138.

[4] 徐波.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对老年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疗效及复发率影响.海峡药学, 2012, 24(5):191-19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3.074

2015-01-29]

517000 广东省河源市人民医院药剂科

猜你喜欢
胃酸乙组甲组
如何让胃酸“老老实实”?
基层中医药(2021年7期)2021-11-02 07:19:56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武术研究(2020年3期)2020-04-21 08:38:00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一题多解求总量
8个月的胃酸反流经历 苦难终于熬出头了!
妈妈宝宝(2019年10期)2019-10-26 02:45:28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常觉得胃酸烧心,五种食物可以调理
养生阅刊(2019年3期)2019-09-10 07:22:44
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
棋艺(2014年1期)2014-05-20 02:01:25
乳饮品中耐胃酸乳酸菌的分离鉴定与筛选
中国酿造(2014年9期)2014-03-11 2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