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容 甘秀华 卢惠琼
妇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
李伟容 甘秀华 卢惠琼
目的 探讨妇科手术切口感染存在的相关因素, 制订相应的措施预防。方法 100例进行妇科手术的患者, 选取妇科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50例患者为研究组, 未发生切口感染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 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析妇科手术发生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 并探寻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 通过观察分析, 年龄、体质量指数、合并基础疾病、实施急诊手术、住院及手术时间等为影响妇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 其中研究组的平均年龄(42.5±1.23)岁、体重指数(23.89± 3.10)kg/m2, 合并基础疾病占56%, 住院时间(16.34±3.22)d, 备皮至手术时间(19.18±3.76)h, 夏季手术占48%, 实施急诊手术占34%, 手术时间(2.78±2.02)h都高于对照组的平均年龄(41.8±1.34)岁、体重指数(21.53±2.67)kg/m2, 合并基础疾病占22%, 住院时间(11.54±3.11)d, 备皮至手术时间(17.43±2.45)h, 夏季手术占28%, 实施急诊手术占12%, 手术时间(1.23±1.17)h等。经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影响妇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 应及时有效地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从而减少妇科手术发生切口感染的几率。
妇科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预防
切口感染作为临床上妇科常见的手术并发症, 会导致患者切口愈合的延迟, 重者会导致盆腹腔感染、败血症等, 危及患者的生命。由于女性身体素质及生理结构的特殊性, 其术后引发切口感染的表现各异, 因此影响手术切口感染发生、发展的相关因素也有很多方面[1]。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进行妇科手术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探讨影响妇科手术发生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 并寻求相应的预防措施。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2011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进行妇科手术的1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其中50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 年龄20~75岁, 平均年龄(42.5±1.23)岁, 设为研究组:未出现切口感染患者50例,年龄22~73岁, 平均年龄(41.8±1.34)岁设为对照组。手术类型有异位妊娠病灶切除术、卵巢囊肿剔除术, 子宫全切除术等开腹手术。两组患者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切口感染标准 诊断标准符合2004年国家卫生部(现卫计委)医政司拟订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表现为:手术切口出现疼痛加重及减轻后继续加重, 且疼痛持续时间长,手术切口局部出现肿胀、发红及发热、并有触痛感, 手术切口处组织出现脓性液体, 并伴有体温升高、脉搏加速、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等全身症状, 排除切口脂肪液化[2]。
1.3 方法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急诊手术、合并基础疾病、手术季节、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备皮至手术时间等影响因素的差异性, 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经过分析发现, 研究组患者平均年龄(42.5±1.23)岁,体质量指数(23.89±3.10)kg/m2、17例实施急诊手术占34%, 28例合并基础疾病占56%, 24例夏季手术占48%, 手术时间(2.78±2.02)h, 住院时间(16.34±3.22)d, 备皮至手术时间(19.18±3.76)h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平均年龄(41.8± 1.34)岁、体质量指数(21.53±2.67)kg/m2, 6例实施急诊手术占12%, 11例合并基础疾病占22%, 14例夏季手术占28%, 手术时间(1.23±1.17)h, 住院时间(11.54±3.11)d, 备皮至手术时间(17.43±2.45)h,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切口感染因素比较( x-±s, n)
3.1 影响妇科手术切口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以及对医院感染和手术室的严格监控管理, 加上抗生素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 手术发生切口感染的几率也在大幅度的降低, 但仍然有很多因素影响手术后的切口愈合,多种因素复杂多变、相互影响, 导致部分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3]。有文献指出手术切口感染在各国医院的发生率仍达到3%~17%, 而在我国医院的平均感染率高达9.7%[4]。
临床发现有很多因素导致切口感染的发生, ①年龄大:患者年龄的增长, 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的低下, 加上一些基础疾病的存在, 使切口感染发生的几率增加。②体质量指数高:由于肥胖者的脂肪组织影响手术的暴露, 从而导致手术时间的延长, 而且肥胖者脂肪组织的血供比肌层少, 容易发生感染[5]。③实施急诊手术, 备皮至手术时间过长, 造成细菌大量繁殖, 从而增加了切口感染的机会。④基础疾病的合并:基础疾病的合并导致机体防御以及免疫功能的降低[6]。⑤夏季手术:由于夏季气温高、患者的汗液分泌量增多, 再加上病房的通风不良等, 造成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导致夏季手术发生切口感染的几率增加[7]。⑥手术时间过长:手术时间延长1 h其切口感染率可增加达1倍[8], 手术时间过长, 患者出血量多, 麻醉时间过长, 创面暴露的时间延长, 创面干燥,造成细菌繁殖增多, 导致局部抵抗力的下降。⑦住院时间的延长:住院时间延长导致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几率增加,其原因在于术后患者身体虚弱, 医院内人口流动性大, 加上病房的紧张, 人群的繁杂, 病房容易受到空气污染, 护理人员的工作不到位等因素也会造成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几率加大[9]。本研究中, 经比较, 研究组以上因素的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导致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几率大大增加。
3.2 妇科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措施 妇科手术发生切口感染的情况难以避免, 因此术前应根据患者存在的具体情况,正确评估手术切口发生感染的风险情况, 针对上述感染因素采取及时有效预防措施, 具体如下: ①高度关注老年患者的身体情况, 术前积极治疗存在的各种基础疾病, 并做好术前评估, 改善患者的全身情况, 加强营养。②为体质量指数偏高的患者打结时, 动作轻柔避免切割到脂肪组织, 导致形成死腔;可能发生脂肪液化时, 将橡皮片放置于皮下, 以引流坏死物和液化物, 48 h后将引流片拔除[10]。③尽可能的避免急诊手术, 在全面掌握患者的身体状况下, 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手术, 尽量避免进行急诊手术。④积极治疗各种基础疾病, 注意营养的均衡, 纠正其贫血、低蛋白血症等营养不良状况, 提高机体的免疫力。⑤夏季更应注意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保持敷料的干燥, 加强分泌物多以及容易感染的切口的换药次数。⑥加强手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 更好的配合手术, 保证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 保质保量的完成整个手术, 缩短手术时间。⑦术前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备皮, 充分保证手术区的皮肤清洁, 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针对妇科手术切口感染存在的相关因素采取及时有效的预防措施, 可减少妇科手术发生切口感染的几率, 从而恢复患者的健康。
[收稿日期:2015-02-15]
[1] 李雅琴, 张景美.妇科手术后医院感染原因分析及相应对策.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 21(14):2931-2932.
[2] 常俊生.普通外科手术切口感染临床分析.中外医疗, 2009, 19(14):43.
[3] 雷泽华, 张道宝, 愈慎林.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其预防.现代预防医学, 2010, 37(4):789-791.
[4] 叶听, 郑喜慧, 葛晨蕾.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和防治.吉林医学, 2009, 30(18):2119-2120.
[5] 张亚军, 孙庆芬, 顾彩霞, 等.某院妇科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及干预.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3, 12(3):205-206.
[6] 李六亿, 刘玉村.医院感染管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10:110-111.
[7] 柳耀萍, 刘芳芳, 王金锁, 等.妇科手术切口感染因素浅析.基层医学论坛, 2011, 15(2):72-73.
[8] 岳香.妇科术后腹壁切口感染临床分析.中国实用医药, 2009, 4(25):183-184.
[9] 苏秀霞, 关兰荣, 李芳芳.加强感染管理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做法与体会.临床合理用药, 2013, 6(7):79-80.
[10] 杨旭平, 翟君敏.手术切口感染的诱因及对策.中国社区医师, 2013, 15(1):2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3.066
516100 博罗县人民医院妇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