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昌峰
种植牙技术在游离端缺失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张昌峰
目的 探究种植牙技术在游离端缺失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游离端缺失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种植牙技术修复, 对照组患者采用活动义齿修复。修复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成功率、咬合效率和患者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成功率为93.33%, 咬合效率为96.67%, 患者满意率为96.67%, 对照组患者分别为73.33%、76.67%、80.00%, 两组修复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种植牙技术修复游离端缺失能够有效提高成功率和咬合效率,增强稳固性, 患者满意率高, 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种植牙;游离端缺失;修复
游离端缺失是牙科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牙齿缺损疾病。出现游离端缺失的患者咬合功能会受到一定影响, 给日常生活也造成了诸多不便。以往在临床上修复游离端缺失大多采用传统活动义齿修复, 但这种方法存在着咬合效率低、稳固性差等弊端, 不能从根本上完善对游离端缺失的修复[1]。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牙齿修复需求的不断提高,种植牙技术逐渐广泛应用于牙科临床中, 并被广大医患所接受。本院为验证种植牙技术应用于游离端缺失的修复效果,特选取两组游离端缺失患者分别以不同方法进行修复, 并对两组患者的修复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现将取得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60例游离端缺失患者, 并采用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男17例, 女13例;年龄22~40岁, 平均年龄(31.35±4.07)岁;游离端缺失颗数为36颗。对照组男18例, 女12例;年龄22~41岁, 平均年龄(31.54±4.23)岁;游离端缺失颗数为37颗。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游离端缺失颗数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均进行常规口腔检查, 对患者的牙槽骨的高度、宽度及周围神经进行全面的了解后进行手术,术中注意保持无菌操作。
观察组:实施种植牙技术修复。于患者牙龈上取一区域作为种植区, 并避开神经作一切口, 将牙槽骨剥离钻孔区和唇颊侧牙龈后暴露出来, 随后进行钻孔。钻孔时需注意钻孔的方向、转速以及深度, 实施冷却措施后逐渐深入。进行钻孔后将植体植入, 植体的大小和长度需与所钻的孔相对应。植入后以不暴露种植体为前提对切口进行缝合。
对照组:实施活动义齿修复。进行口腔检查后实施常规的义齿戴入与复查。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修复后的成功率、咬合效率以及患者满意率进行比较。
1.4 满意率评价标准 ①满意:患者经治疗后游离端基本得到修复, 咬合效率良好;②基本满意:患者经治疗后游离端得到一定修复, 咬合效率出现一定恢复;③不满意:患者经治疗后游离端仍未得到修复, 咬合效率无恢复迹象。满意率=(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对比两组游离端缺失患者分别实施修复后的修复效果。观察组患者的成功率为93.33%, 咬合效率为96.67%, 患者满意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分别为73.33%、76.67%、80.00%。两组修复效果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修复效果对比[n(%)]
游离端缺失属于一种牙齿缺损疾病, 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以及口腔健康。以往在牙科临床上通常实施传统的活动义齿修复进行治疗, 但这种修复方法通常存在着咬合效率低、稳固性差等不足[3,4]。在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下, 临床上逐渐完成了由传统活动义齿修复到种植牙技术的转变。种植牙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高精度牙齿修复方法,是根据口腔具体情况设计的修补技术, 与剩余牙齿之间的协调性良好, 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牙齿的咬合效率, 其优势能够弥补传统义齿修复手术中存在的不足,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据各项相关研究表明, 采用种植牙技术将植体植入, 在保养得当的情况下植入的种植牙能够具有长期留存效果, 且咬合效率理想。
为验证种植牙技术在游离端缺失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本院选取了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方式予以修复。最后取得的研究结果表明, 观察组患者(采用种植牙技术修复)实施修复后的成功率等相关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采用活动义齿修复)。
综上所述, 种植牙技术应用于游离端缺失修复中的效果显著, 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口腔健康, 改善患者牙齿的咬合效率,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修复手段,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1] 唐巍, 李家峰, 孙晋虎.老年人牙列游离端缺失种植牙修复的临床应用及体会.徐州医学院学报, 2014, 34(4):252-254.
[2] 吴显才.种植牙技术在游离端缺失修复的临床疗效.当代医学, 2014, 20(22):37-38.
[3] 张在德, 孙洁, 廖颖晖, 等.种植牙技术在游离端缺失修复的临床应用.中国现代医生, 2011, 49(15):139-140.
[4] 林培, 郑定国.3种修复方式修复游离端缺失的临床比较.口腔医学, 2012, 32(10):609-61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3.063
2015-01-06]
452371 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口腔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