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永新 伍敏宜
N末端脑钠肽前体与左房内径在
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翟永新 伍敏宜
目的 探讨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左房内径对于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321例有疑似充血性心力衰竭体征或症状的患者, 按照出院时诊断, 分为心力衰竭组162例与非心力衰竭组159例。分析两组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及左房内径值与患者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 心力衰竭组患者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非心力衰竭组, 且随着HYHA心功能分级的升高, 其NT-proBNP水平亦升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力衰竭组患者左房内径(LAD)值高于非心力衰竭组, 且随着HYHA心功能分级的升高, 其LAD值亦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对有充血性心力衰竭体征或症状的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患者, 检测其NT-proBNP与左房内径指标, 诊断结果与传统诊断心力衰竭标准具有一致性。如果NT-proBNP与左房内径皆升高, 诊断心力衰竭可靠性很高。
N末端脑钠肽前体;左房内径;射血分数;心力衰竭;诊断
有报道指出[1], 心力衰竭是临床上常见的进展性心血管疾病, 患者心排量降低、静脉压升高, 机体内分子水平会发生变化, 临床研究发现血清NT-proBNP水平变化对于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结构也会发生变化, 临床研究发现其心房会扩大。本院从2013年6月开始研究NT-proBNP与左房内径对于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5年3月心血管科治疗的321例有疑似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体征或症状的射血分数正常患者的临床资料。上述患者临床表现为劳累性呼吸困难、疲劳、肺部啰音、肺水肿、踝部水肿和体液潴留[2]。排除败血症、肝肾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栓塞患者,患者无心脏瓣膜病、缩窄性心包炎及其他非心脏疾病。按照出院时诊断, 分为心力衰竭组162例与非心力衰竭组159例。心力衰竭组患者男86例, 女76例;年龄65~85岁, 平均年龄(72.35±10.15)岁。非心力衰竭组患者男85例, 女74例;年龄65~84岁, 平均年龄(73.25±10.05)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临床表现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体征或症状和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或轻度异常(LVEF>45%)的怀疑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HFNEF)的住院患者, 符合Framminham心力衰竭诊断标准, 并经休息、吸氧、利尿、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或钙离子拮抗剂积极控制血压、控制心房颤动的心率和心律等心力衰竭治疗措施, 劳累性呼吸困难、疲劳、肺部啰音、肺水肿、踝部水肿和肝大有缓解, 临床上可以认为患者存在心力衰竭, 称为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组, 简称心力衰竭组, 并分为NYHA心功能Ⅰ、Ⅱ、Ⅲ、Ⅳ级亚组;不符合Framminham心力衰竭诊断标准, 并经上述治疗, 症状无缓解,临床上可以认为患者不存在心力衰竭, 称为非心力衰竭组。上述临床上的判断要经过2个主治医师以上职称医师确认才有效。所有患者入院后48 h内取左侧卧位心脏彩超下检查,测量左室长轴切面的左房内径、左室射血分数;留取静脉血2 ml, 应用深圳瑞莱生物有限公司的Rella-SSL-2 型多功能快速免疫检测仪测定NT-proBNP水平。深圳瑞莱生物有限公司的Rella-SSL-2 型多功能快速免疫检测仪测定。
1.3 心功能分级标准 NT-proBNP水平正常参考值<250 pg/ml;介于250~450 pg/ml为NYHA心功能Ⅰ级;介于450~1700 pg/ml为NYHA心功能Ⅱ级;介于1700~4200 pg/ml为NYHA心功能Ⅲ级;>4200 pg/ml为NYHA心功能Ⅳ级。
1.4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左房内径(LAD)、NT-proBNP水平。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x-±s)表示, 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T-proBNP诊断试验的评价应用四格表计算, 诊断试验的一致性检验用计算Kappa值评价。左房内径参考值范围的百分位数范围取99%。
2.1 两组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对比 心力衰竭组患者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非心力衰竭组, 且随着HYHA心功能分级的升高, 其NT-proBNP水平亦升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心功能分级亚组血浆中NT-proBNP指标水平均符合仪器心功能各分级指标参考值。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LAD值对比 心力衰竭组患者LAD值高于非心力衰竭组, 且随着HYHA心功能分级的升高, 其LAD值亦升高, 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对比( x-±s, pg/ml)
表2 两组患者的LAD值对比( x-±s, mm)
有报道指出[3], 脑钠肽(BNP)属于心源性神经激素, 主要由心室肌细胞生成;在心室容量负荷、室壁压力增加、心肌细胞损伤等因素可使其代偿性分泌量加大, 机体BNP生成时主要为pre-proBNP形式, 经酶解生成BNP与NT-proBNP,心肌受损或心力衰竭情况下, 机体BNP及NT-proBNP血浆中水平均明显增高, 但NT-proBNP较BNP具强稳定性及半衰期长的特点, 可通过测定患者血浆中其水平变化情况评价心力衰竭程度[4]。
有学者实验研究发现[5], 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HFNEF)患者, 其LAD介于31.5~34.5 mm, NT-proBNP水平介于247~457 pg/ml时, 其心功能为Ⅰ级;当LAD值高于34.5 mm, 且NT-proBNP>457 pg/ml时, 其心功能Ⅱ~Ⅳ级。本次实验研究结果中, 心力衰竭组患者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非心力衰竭组, 且随着HYHA心功能分级的升高,其NT-proBNP水平亦升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17, t=5.6981)。心力衰竭组患者LAD值高于非心力衰竭组, 且随着HYHA心功能分级的升高, 其LAD值亦升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61, t=4.9811)。两组患者各心功能分级亚组血浆中NT-proBNP指标水平均符合仪器心功能各分级指标参考值。
综上所述, 临床上对有充血性心力衰竭体征或症状的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患者, 检测其NT-proBNP与左房内径指标, 诊断结果与传统诊断心力衰竭标准有一定的一致性,即符合心力衰竭诊疗指南, 又是实用临床的诊断方法。如果NT-proBNP与左房内径皆升高, 诊断心力衰竭可靠性很高。
[1] 程寅, 冯媛嫒.老年维吾尔族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T-proBNP变化.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2, 47(7):828-831.
[2] 张庆, 王枭旻, 王素琴, 等.血浆NT-proBNP在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价值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4, 32(5):498-499.
[3] 刘路平, 谢晓林, 林玎.联合cTnT、hs-CRP、NT-ProBNP测定对心力衰竭的诊断及预后判断的意义.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1, 11(1):40-42.
[4] 江涛, 王昌富.NT-proBNP在心力衰竭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4, 35(2):194-196.
[5] 陈强, 赵海燕, 訾慧芬.BNP及NT-proBNP在小儿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4, 10(1): 111-113.[收稿日期:2015-04-1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3.043
526060 广东省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