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炳生
皮能快愈敷料应用于瘢痕整形21例
彭炳生
目的 探讨皮能快愈敷料治疗瘢痕整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42例瘢痕整形患者, 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自体中厚皮片移植修复治疗, 21例)和观察组(皮能快愈敷料及自体刃厚皮覆盖治疗, 21例)。对两组皮片成活时间, 受区皮肤弹性、色泽等情况以及供区愈合时间、供区色素沉着及瘢痕形成情况, 创面疼痛评分(VAS)及瘢痕挛缩畸形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供区愈合时间明显缩短, 创面疼痛评分和瘢痕挛缩畸形率均显著降低, 供区色素沉着相对较轻, 瘢痕形成不明显,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并且受区皮肤弹性和外观均恢复良好状态, 但是皮片成活时间相对较长。结论 皮能快愈敷料能够明显改善瘢痕区域的外观和功能, 是目前较为理想的瘢痕修复方式。
皮能快愈敷料;瘢痕修复;疗效
瘢痕手术修复方式相对较多, 每种修复方式都有其优点和缺陷, 如何根据患者的瘢痕特点寻求一种最佳修复方式,达到供区和受区外观和功能的最佳愈合, 这是整形外科医师研究的热点话题[1,2]。近年来, 随着生物材料学的飞速进展,皮能快愈敷料作为一种新型组织修复材料, 被广泛应用于瘢痕、创面的临床修复中, 并得到了普遍认可[3]。本研究中2012年9月~2013年9月本院瘢痕整形患者, 给予皮能快愈敷料及自体刃厚皮覆盖治疗,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以供临床参考。
1.1 一般资料 2012年9月~2013年9月本院诊治的42例瘢痕整形患者, 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自体中厚皮片移植修复治疗, 21例)和观察组(皮能快愈敷料及自体刃厚皮覆盖治疗, 21例)。对照组中, 男13例, 女8例,年龄18.0~55.0岁, 平均年龄(36.0±6.5)岁, 创面大小(62.0± 35.0)cm2, 其中8例车祸伤、7例烧伤、6例工伤;观察组中,男14例, 女7例, 年龄19.0~54.0岁, 平均年龄(36.5±5.9)岁,创面大小(60.0±36.0)cm2, 其中9例车祸伤、6例烧伤、6例工伤。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瘢痕形成原因、创面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自体中厚皮片移植修复治疗。瘢痕病灶切除后, 对创面进行彻底止血, 取自体中厚皮片, 修剪皮片呈创面形状, 并覆盖、缝合至创面, 加压包扎, 必要时, 进行外固定制动处理。
1.2.2 观察组 采用皮能快愈敷料及自体刃厚皮覆盖治疗。皮能快愈敷料购自广州济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型号为PNF82060。瘢痕病灶切除后, 对创面进行彻底止血, 根据创面形状、面积, 选择合适的皮能快愈敷料, 并对其进行修剪, 随后置入生理盐水, 浸泡30 min, 使敷料彻底软化, 轻挤水泡,硅胶面朝上覆盖创面, 并进行缝合固定, 硅胶模表面轻划数刀, 有利于引流, 随后加压包扎, 必要时, 关节部位外固定制动处理。术后定期换药, 并观察创面肉芽生长情况及硅胶膜与创面分离情况。待硅胶膜与创面分离时, 可进行自体刃厚皮覆盖治疗, 取自体刃厚皮片, 修剪成创面形状, 去除创面硅胶膜, 轻刮表面渗出物, 生理盐水清洗, 将自体刃厚皮片覆盖于新鲜肉芽组织创面, 缝合包扎。
1.3 观察指标 根据视觉模拟量表[4], 对两组皮片成活时间, 受区皮肤弹性、色泽等情况以及供区愈合时间, 供区色素沉着及瘢痕形成情况, 创面疼痛评分及瘢痕挛缩畸形率进行观察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受区和供区一般情况比较 治疗后, 两组受区皮肤弹性和外观均恢复良好状态, 而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供区色素沉着相对较轻, 瘢痕形成不明显。
2.2 两组供区愈合时间和皮片成活时间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供区愈合时间明显缩短, 皮片成活时间相对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供区愈合时间和皮片成活时间比较( x-±s, d)
2.3 两组创面疼痛评分及瘢痕挛缩畸形率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创面疼痛评分和瘢痕挛缩畸形率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创面疼痛评分及瘢痕挛缩畸形率比较[ x-±s, n(%)]
传统自体中厚皮片移植修复治疗瘢痕皮肤缺损创面, 尤其是较大面积瘢痕, 往往会破坏供区皮肤, 造成供区和受区皮肤均被不同程度破坏, 不能达到外观和功能的理想修复效果[5]。创面瘢痕皮肤修复的弹性外观需要真皮层移植修复来完成, 所以, 真皮组织填充物的材质决定着创面修复效果。
皮能快愈敷料作为新型双层人造皮肤, 由构建真皮组织的胶原蛋白海绵和避免感染的硅胶膜组成[6]。皮能快愈敷料移植创面后, 诱导创面形成纤维母细胞、毛细血管, 使其生长进入胶原蛋白海绵层间隙, 新生肉芽组织逐渐替代胶原蛋白[7]。皮能快愈敷料作为植入性真皮再生支架, 具有操作简便、对供区损伤小、不形成瘢痕和色素沉着、修复创面的弹性和外观良好等诸多优点, 被广泛应用于皮肤缺损的修复治疗中, 能够诱导真皮重建, 为接下来的自体刃厚皮覆盖治疗提供良好基底层[8]。本研究中, 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供区愈合时间明显缩短, 创面疼痛评分和瘢痕挛缩畸形率均显著降低, 供区色素沉着相对较轻, 瘢痕形成不明显,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并且受区皮肤弹性和外观均恢复良好状态, 结果充分证实上述理论观点。皮能快愈敷料的价格相对较贵, 并且需要二次手术, 而且皮片成活时间相对较长, 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住院费用和经济负担, 这也是皮能快愈敷料临床应用的一个局限性, 针对其局限性, 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和改进[9]。
综上所述, 皮能快愈敷料应用于瘢痕皮肤缺损修复治疗,能够明显改善瘢痕区域皮肤的外观和功能, 是目前较为理想的瘢痕修复方式, 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1] Suzuki S, Kawai K, Ashoori F, et al.Long-term follow-up study of artificial dermis composed of outer silicone layer and inner collagen sponge.Br J Plast Surg, 2000, 53(8):659-666.
[2] 吴胜刚, 李华涛, 海恒林, 等.皮能快愈敷料在瘢痕整形治疗中的应用.中国美容医学, 2013, 22(7):719-721.
[3] 向小燕, 周国富, 王珺, 等.皮能快愈敷料在整形手术创面修复中的应用.华西医学, 2013, 28(6):818-820.
[4] 赵朋, 顾在秋, 黄崇根, 等.胶原蛋白支架-硅胶膜双层敷料修复深度烧伤创面的疗效评价.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2012, 7(3):20-23.
[5] 陈柏秋, 彭文要, 余继超, 等.皮能快愈敷料治疗手部热压伤的临床观察.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2010, 5(4):51-52.
[6] 首家保, 芦慎, 王彤华, 等.皮能快愈敷料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2010, 5(3):39-41.
[7] 陈祝演, 阮晓玲, 陈娟.皮能快愈敷料和自体断层皮修复创面的疗效与护理.现代医院, 2013, 13(3):77-79.
[8] 何勇, 毛庆龙, 杨小辉, 等.皮能快愈敷料与自体刃厚皮复合移植修复胫骨骨外露 15 例.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1, 28(5): 793-794.
[9] 葛乃航, 徐健, 陆朝蓉, 等.皮能快愈敷料在深度烧伤创面中的应用.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1, 13(9):80.
Pelnac applied in 21 scar repair cases
PENG Bing-sheng.
Shenzhen City Baoan People’s Hospital, Shenzhen 518100, 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elnac in the treatment of scar repair.Methods A total of 42 scar repair patients were divided by random number table into control group (autologous split-thickness skin flap transplantation repair, 21 cases) and observation group (Pelnac and autologous epidermal skin flap coverage, 21 cases).Observation and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skin flap survival time, skin elasticity and color in operation area, healing time, chromatosis and scar in donor area,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and scar contracture malformation rate.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much shorter healing time in donor area, lower VAS score and scar contracture malformation rate, and slighter chromatosis in donor area and scar appearance.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Skin elasticity and appearance in operation area had good recover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hile it had longer skin flap survival time.Conclusion Pelnac can remarkably improve appearance and function of scar area, and it is the ideal method for scar repair.
Pelnac; Scar repair; Curative effect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3.008
2015-04-13]
518100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