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广东(临沂市国土资源局罗庄分局,山东 临沂 276017)
浅谈农房建设节约土地的途径及方法
王广东
(临沂市国土资源局罗庄分局,山东临沂276017)
结合工作实践,从农房宅基标准、发展楼房住宅、重视居民点布里形式、农房设计、房屋间距等五个方面探讨了农房建设节约土地的相关问题。
农房建设;宅基标准、居民点布局;土地使用
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农村居民点人均建设用地规模大,土地利用率低下,居民点内空闲地较多,尤其是经济相对落实的西部地区,甚至出现了一户多宅、的现象,更严重的还出现了“空心村”。这些农居大多是平房,居民点分布零散,规模小、点数多,农房建设浪费土地现象十分严重。重要原因是建房的一些指标不明确,也没有合理的规定,如宅基地以每人平均多少平方米为宜?房屋预留距离多大合理?现结合工作实际及调查,对农房建设相关问题作了简要探讨,提出了农房建设节约土地的途径及方法。
在农房建设中,由于社队间土地、经济条件建筑材料等各有不同,使房屋开间、进深、间距等也没有统一的技术指标,所以占地面积也不同。现在农村建房宅基面积普遍偏高,大多数地区基本认可每人一间房,或者“一个儿子三间”,也有的社队实行每人占100m2的宅基面积。这样不顾人口结构,也不考虑对旧住房改进的需要,平均分配住宅基地是很浪费土地的。
对于如何确定农房建筑面积问题,必须首先要搞清楚农村农民家庭人口组成及各房间的用途及功能。一般分为:居住建筑面积;活动场所面积;房后的附属面积。居住建筑面积:A)住宅面积。其中正堂屋是社员家庭活动的中心,主要用途及功能是接待宾客,以及从事部分副业生产的工作场地,宜控制在20m2左右,不宜大于30m2;居室面积及房间多少取决于家庭居住人数,不宜过多,居室多、面积大,就意味着占土地多。一般而言,大户型的3~4个房间为宜,中户型的2~3个房间为好,小户型2~3个房间为宜。B)附属辅助性房间面积。厨房是做菜饭、就餐的地方,要有放灶具、沼气炉、锅碗瓢盆的地方,一般可控制在20m2左右为宜;杂室贮存室分粮食、杂物及农用工具等,一般为15m2;这样总体估算下来,大户型面积(住宅+附属)控制在90~100m2,中户型面积(住宅+附属)可控制在85m2,小户型(住宅+附属)为70m2左右。
目前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搞的拆村建镇工作试点中所实施的房屋标准也不统一,有的按人均50m2,有的按70m2,而有的则按原来农房的面积兑换,总之标准不统一,同样也是一种浪费。因此,笔者建议,对不同地区要制定一个相对合理的用地标准,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为了节约建房土地,宜采用按人均面积来制定相应标准。
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民的收入提高,一方面,农民自身有了改变生活方式的愿望,不满足住平房,要建楼房;另一方面,政府应该鼓励农民兴建楼房。这一方式的转变,不仅对改变农村面貌起到了积极作用,而且对于节约耕地是十分有利的。在山东临沂地区搞的拆村建镇试点工作中,相关数据显示,盖楼比盖平房还要节约土地1/2以上。其次,在兴建楼房过程中,由于楼房间距不一样,占地面积也不同。应依据相关建筑设计规划,在适度放宽日照时间的前提下,有效控制楼间距。因此,我们不难得出结论,盖楼房及控制楼间距等方式是节约土地的有效途径。
农村居民点的规划,首先必须对农村居民聚居地的自然环境、经济地位、交通状况以及人口规模作为重要指标。
居民点的兴建选址、形状与节约土地关系密切。常见的农村居民点形状有如下几种形式:块状形布置——农民的住房、社区公共建筑、生产性建筑等,相对集中布置在大队中心;长条形布置——绝大多数建筑物连在一起,村庄用地呈狭长状,其主要特点是利用了河边道路,占地少;条块结合形布置——以原有自然村为基础,对房屋、道路、村内隙地统一规划,填空补缺,不占或少占耕地。因此,结合不同的人文、经济、地理、交通及自然特点,采用条状和条块结合的居民点布置形式是少占或不占耕地的有效途径。
目前,我国农村农房使用率普遍不高,这与农房在建设时设计有很大关系。比如,一户三间屋,居室、堂屋、厨房面积都相同,且过大。尤其是一些旧式的农房设计,不仅进深很浅、且开间较小,主要原因是有的地方政府规定,在划拨院落用地时,按房屋的总宽度计算,而达到多占地基的目的,是造成占地过多的弊病。因此如何对农房进行精心、合理和科学设计,使其充分发挥其使用功能,同时提高房屋的利用效率,是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首先要改变过去农村住宅的传统平面布置,片面追求间数多,而多占土地的做法。因此,在设计时应适度加大进深,尽可能增加住房层数,以节约土地。大房间,可以根据不同用途和功能分隔开来(面积可大、小不一),对于居住或人员活动频繁的,可选在采光、通风条件好的大房间;阳光照射不充分、背阴的小房间可用来当贮藏室或存放不常用的农具。有楼层设计楼梯时,可把楼梯设在院内,提高楼梯下空间的使用率,比如做鸡窝等。还可以抬高屋檐,利用山尖搭建空间阁楼,为了通风与采光需求,可在屋面上加老虎窗。另外,设计时要注意,住宅建筑及辅助性设施不宜建造在同一标高上,已达到脏、净适当分开,结构紧凑,以减少占地;在此要强调的是,农村住宅设计时,要充分挖掘用地潜力,在选址新建农房时,要尽量利用荒地、劣地,以达到不占或少占耕地的目的。
合理的房屋间距是节约土地的重要方面。不能为了图宽敞,房屋间距留得过大。一方面,设计时要从光照、通风角度考虑外,间距一般控制在屋顶高度的1.5~2倍,也就是说,平房间距应控制在6~8m以内,二层楼房间距控制在10~12m以内;另一方面,必须加强宣传教育,使农民提高保护耕地的意识,树立合理使用土地,节约土地是国家的大政方针。在农房建设过程中,必须满足农民居住环境安静、整齐、适应、美观以及生产需要的同时,把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变为农民的自觉行动。
综上所述,村庄布局和农房的建设与设计工作中,除必须能满足农民生活、生产需要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做好规划与建设工作,提高农民的国土治理与耕地保护意识,节约土地的潜力是十分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