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连红
(枣阳市邢川水库管理处,湖北 枣阳 441200)
现阶段,我国水利水电工程逐步发展成为了防洪、养殖、灌溉、发电和运输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工程建设,呈现逐步发展的趋势,在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便利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非常深刻的影响。在当下,如何评估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针对这些影响制定的对策措施,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与探究的问题。
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深刻且长远,其影响的范围广、影响因素多且影响的时间长,使得水利输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不可忽视,必须得到充分的重视。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会使得一些库区被淹没,对于库区移民进行安置必然会进行毁林开荒,而毁林开荒的后果就是水土流失更加的严重,影响了库区周围的农民的农业生产。另外库区蓄水,使得库区周围的地下水位太高,造成了库区土地的的盐碱化程度加剧,也不利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水利水电工程修筑的水库,会影响库区周围的生态环境,导致生态系统紊乱,影响水生生物和鱼类,破坏了整个水体的生态的平衡。以三峡水利工程为例,兴建的三峡大坝库区,由于改变了长江流域原来的生态平衡,使得一些水生藻类植物大量死亡,造成了水体的富营养化。同时由于三峡大坝的修建,使得一些诸如中华鲟之类洄游性鱼类的洄游通道被切断,造成长江中鱼类等自然物种更加稀少,甚至有可能灭绝。
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极有可能诱发地震等自然灾害,危害库区周围人们的生命安全。而且地震对于水库水坝的威胁也十分大,可能造成堤坝的决堤和洪涝灾害。同时随着水利水电工程储水量的增大,使得库区周围空气中的含水量大大增加,从而有可能引发一些极端天气的出现,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所引起的这些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必须得到极高的重视,应该综合考虑。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势必带来库区人们的迁移,移民的安置问题成为了水利水电工程必须要考虑的头等大事。水库淹没的土地使得人地矛盾更加紧张,移民的工作问题如果解决不了,就会加大社会的不安定性,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同时由于库区的蓄水,可能会改变一些病原体的寄宿环境,危害人们的健康和生命。
面对以上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的重大影响,我们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时应该综合考虑,首先增强所有人的生态环保意识,建立健全环境评价机制,把环境保护贯彻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
在社会主义市场建设中,我们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求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在实际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一些单位只重视经济的快速发展,而环境保护意识非常淡薄,甚至完全没有,在建设中杀鸡取卵,造成了工程建设中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所以我们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要重视环保意识的宣传,使得生态环境保护贯彻于整个建设过程。国家则应该制定相关环境保护法律,从根本上约束一些单位破坏环境的行为,对于一些单位的不法行为,应坚决制止和处罚。
在工程建设开始就应该全面调查流域内的生态环境,分析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根据建设的实际情况和经济承受能力。制定符合标准和要求的环境保护目标和要求。另外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我们应该借鉴外国环境评价机制,并根据现阶段的我国的具体国情,综合考虑水利水电工程的规模,为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量身打造一套完成的环境评价机制,更好的服务于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在区域内,对环境的影响非常大,而且这种印象仅仅通过当地自身的能力很难协调。所以水电工程建设的预算中要将环境生态补偿计算在内,坚持“谁破坏,谁补偿”的原则,拿出相当一部分的资金进行环境生态补偿,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中,也要谋求施工技术的改进与创新,使得在新的工程技术下,环境能够得到更大的保护。对此,我们要建立一整套的、完成的工程技术管理体系,同时加大对环境保护技术的创新,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监控,在提高工程质量的同时,保护好环境。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不仅仅产生于建设过程,而且包括建设后产生的环境问题。我们应加强水利水电建设的环境保护,还要加强工程建设后的环境保护。在水利水电工程运行多年后,再次进行环境评估,为后续工程建设环境评价提供必要的经验。同时建立健全环境影响检测机制和反馈机制,对于一些不好环境问题及时追踪反应,需及时更正。
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而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势必对当地的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之初,我们就应该综合测评、全面评估,不以牺牲坏境为代价谋求水利工程的发展,而应该加强科学监管,改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技术,尽可能谋求水利水电工程和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金元兵,刘军.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和对策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0).
[2]严芳芳.论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和对策措施[J].四川水泥,2014(07).
[3]邓剑华.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水利水电工程[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