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4输尿管导管配合低压灌注在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中的应用

2015-05-05 01:31:13陈新铭谢芳林
实用临床医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肾区斑马石术

陈新铭,谢芳林

(兴国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江西 兴国 342400)

F4输尿管导管配合低压灌注在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中的应用

陈新铭,谢芳林

(兴国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江西 兴国 342400)

目的 探讨F4号输尿管导管配合低压灌注对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成功率、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96例输尿管结石患者,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F4输尿管导管配合低压灌注组(F4组)、使用斑马导丝配合常压灌注组(斑马导丝组),各48例。结果 F4组与斑马导丝组手术均成功进行,未行开放手术。F4组手术结石上移至肾盂的发生率以及术后肾区严重疼痛、术后发热等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斑马导丝组(P<0.05)。结论 F4号输尿管导管配合低压灌注可以提高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的成功率,并有效降低术中、术后的并发症。

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镜; F4输尿管导管; 碎石取石术; 并发症

输尿管镜碎石术自1980年,Pérez Castro Ellendt 和Martínez Pineiro[1]首先使用硬性输尿管镜来观察输尿管病变后,得到充分的发展与应用,目前已成为输尿管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金标准,具有操作简便、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然而使用斑马导丝引导下进镜的输尿管镜下碎石取石术有很多并发症,如:结石上移、术后感染、术中、术后肾绞痛等[2]。为有效预防这些并发症,兴国县人民医院对96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分别使用传统的斑马导丝常压灌注、F4输尿管导管低压灌注进行碎石术,将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2011年5月至2012年3月本院泌尿外科共收治输尿管结石患者96例(不包括双侧输尿管结石、单侧多处输尿管结石),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传统的斑马导丝引导下进镜配合常压灌注组(斑马导丝组,n=48)、F4输尿管导管引导下进镜配合低压灌注组(F4组,n=48)。斑马导丝组:男25例,女23例,平均34.1(21~61)岁,结石长径0.8~1.6 cm,肌酐升高者10例,存在尿路感染者3例,病程0.6~32个月;F4组:男27例,女21例,平均31.5(19~63)岁,结石长径0.6~1.7 cm,肌酐升高者9例,存在尿路感染者14例,病程0.5~30个月。2组性别、年龄、结石大小、病程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采用腰麻加连续硬脊膜外腔麻醉,在常规用F9.8输尿管硬镜从术侧输尿管膀胱开口上镜前,F4组使用F4输尿管导管插入输尿管镜操作孔内并使输尿管导管超过输尿管镜面,先将F4输尿管导管插入患侧输尿管,从输尿管镜桥的左侧进水,输尿管镜桥的右侧呈开放状态,调整好水压,使从输尿管镜桥出来的灌注水呈点滴状低压状态,在F4输尿管导管的引导下进镜,当视野不清晰时,用左手手掌压住左侧输尿管镜桥使灌注泵的水进入输尿管镜视野,当视野清晰时,放开左手手掌压,如此反复直至见到结石,将F4输尿管导管放至结石附近,从操作孔内放置激光光纤进行碎石,碎石时用左手掌闭合与开放输尿管镜桥左侧出水口,并使部分灌注水从F4输尿管导管流出。

斑马导丝组先将斑马导丝插入输尿管镜操作孔内并使斑马导丝超过输尿管镜面,并将斑马导丝插入患侧输尿管,调整好水压,(灌注水压使用常态水压),在斑马导丝的引导下进镜,见到结石后,将斑马导丝放至结石附近,从操作孔内放置激光光纤进行碎石。

1.3 观察项目

观察2组手术成功率,结石上移至肾盂的比例,术后低中度发热(<39 ℃,<2 d)、重度发热(>39 ℃,>2 d)情况,术后患侧肾区严重疼痛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组病例手术均成功进行,未行开放手术。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4组术后出现低中度发热2例,无一例出现重度发热;斑马导丝组术后出现低中度发热9例,重度发热2例。F4组结石上移至肾盂的发生率以及术后肾区严重疼痛、术后发热等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斑马导丝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比较

3 讨论

输尿管镜碎石术并发症发生率为5%~14%[3],在众多的降低术中、术后并发症的方法中,其主流方法为降低灌注压[4]。本研究在降低灌注压的同时用F4输尿管导管作引导进镜,碎石时将F4输尿管导管留置在术野,这样更能降低术中、术后的并发症,其原因如下:1)术中低压可避免结石上移至患肾,在上镜及碎石的过程中术区插入F4输尿管导管,使原本就压力不高的灌注水从术区顺着F4输尿管导管流出,既降低了术区的灌注压,又使术区视野清晰,更有效地避免了结石上移至肾脏[5];2)术区持续低压,有效避免了尿路中的细菌及碎石过程中产生的细菌逆流至血液,从而降低了术中、术后菌血症、脓毒血症的产生,由此降低了术后发热的发生;3)术区内的低压降低了灌注液体渗入肾实质内,从而降低术后肾区疼痛。本研究中F4组、斑马导丝组手术均成功进行,未行开放手术,F4组手术结石上移至肾盂的发生率以及术后肾区严重疼痛、术后发热等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斑马导丝组(P<0.05)。

因此,笔者认为F4号输尿管导管配合低压灌注在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中可有效降低术中、术后的并发症。

[1] Pérez Castro Ellendt E,Martínez Pieiro J A.Transurethral ureteroscopy.A current urological procedure[J].Arch Esp Urol,1981,33(5): 445-460.[2] 张建军,金讯波.输尿管结石输尿管镜碎石术并发症预防及处理[J/OL].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2011,3(4):3-5[2014-05-03]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mnwkzz201104002.aspx.

[3] Jackman S V,Docimo S G,Cadeddu J A,et al.The “mini-perc” technique: a less invasive alternative to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J].J Urol,1998,16(6): 371-374.

[4] 邢发枢,张涛,郑哲明.低压灌注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J].临床医学工程,2010,17(3):90-91.

[5] 余勇军,盛波,祝存海,等.输尿管导管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3):425-426.

(责任编辑:罗芳)

2014-06-23

R693.4

A

1009-8194(2015)03-0051-02

10.13764/j.cnki.lcsy.2015.03.021

猜你喜欢
肾区斑马石术
我是可爱的小斑马
童话世界(2020年17期)2020-07-25 02:18:32
交叉异位融合肾并左肾区囊肿99Tcm-DTPA肾动态显像一例
加强护理预防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并发出血
BirdsonZebras斑马身上的鸟
你好,我是斑马
大灰狼(2018年8期)2018-09-03 18:45:42
斑马
幼儿画刊(2018年8期)2018-08-29 08:06:00
按摩缓解慢性腰肌劳损
按摩缓解慢性腰肌劳损
肾区皮温测量法在ICU昏迷患者体温监测中的应用
后腹腔镜肾实质切开取石术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