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钢板与钢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对比

2015-05-05 01:31:13王炜昌刘雄业王荣生何立文许育东王伟雄
实用临床医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钢针锁骨优良率

王炜昌,杨 庆,刘雄业,王荣生,何立文,许育东,王伟雄

(信宜市人民医院骨科,广东 信宜 525300)

普通钢板与钢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对比

王炜昌,杨 庆,刘雄业,王荣生,何立文,许育东,王伟雄

(信宜市人民医院骨科,广东 信宜 525300)

目的 对比普通钢板与钢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48例锁骨骨折患者,其中27例采用普通钢板内固定(对照组),21例患者采用钢针内固定(观察组),均予1~3年的随访。观察2组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疗效。 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优良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钢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疗效确切,手术耗时短,可有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锁骨骨折; 普通钢板; 钢针; 内固定

锁骨位于皮下,位置表浅且形状细长,在受到强烈的外力作用时易发生骨折[1]。临床上多采用保守治疗进行处理,但无法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极易引起错位,治疗效果不佳;同时保守治疗的周期长,患者需要长时间忍受疼痛。随着骨科内固定技术的不断发展,治疗锁骨骨折的选择也逐渐增多,手术治疗逐渐取代保守治疗[2]。信宜市人民医院骨科应用普通钢板、钢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并将这两种内固定法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0年2月至2013年3月本院收治48例锁骨骨折患者,均为闭合性新鲜骨折,无并发血管、神经损伤且临床随访资料完整。其中男26例,女22例,年龄5~69(29.7±5.8)岁;左侧21例,右27例;骨折部位中1/3者36例,外1/3者10例,内1/3者2例;骨折类型:斜行骨折29例,粉碎性骨折14例,横行骨折5例;住院时间 6~31(10.3±4.7)d,均在5 d内完成手术。将27例采用普通钢板内固定的患者纳入对照组,21例采用钢针内固定的患者纳入观察组,2组性别、年龄、骨折部位及类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2.1 普通钢板内固定

给予颈丛麻醉或静脉麻醉,患者取仰卧位,适当垫高患肩,头部转向健侧,以骨折线为中心做切口,长度以充分显露骨折部位为标准,进行骨膜下剥离,将血肿、肉芽等彻底清理干净后,进行钢板内固定操作。对于粉碎骨折的患者,应尽可能将其复位,若碎块实在难以合拢复位,可用丝线适当捆绑后进行固定[3]。透视下调整钢板至满意位置后,将远近端钢板螺钉拧紧。最后清理切口,并逐层缝合。

2.2 钢针内固定

麻醉、体位、切口及显露方式均同上。选用直径2.5 mm左右的圆形钢针进行内固定,自骨折远端髓腔由内向外穿出皮肤,将锁骨骨折断端复位对合后,再逆行将钢针打入锁骨近端的髓腔内,使之固定,以针尖刚好穿出近端骨皮质为佳,此时固定最为牢靠[4]。对于粉碎性骨折碎块的处理同对照组,最后将针尾部弯折,埋入皮下。

2.3 疗效评定标准

优:骨折愈合良好,无局部畸形发生,X线检查显示对位对线良好,患者肩关节活动功能恢复至骨折前水平;良:骨折愈合较好,固定略微移位,局部稍微有些隆起,患者肩关节活动功能基本正常;差:骨折愈合较差,局部有明显畸形,患者肩关节活动功能严重受限。优良率=优+良。

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采用χ2、t检验进行比较。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经1~3年随访,所有患者切口均为甲级愈合。2组患者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及疗效比较见表1。观察组1例患者术后出现断针,2例出现钢针松动移位现象,对照组1例患者发生钢板弯折,2例患者出现螺钉松动。

表1 2组患者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及疗效比较

*P<0.05,#P>0.05与对照组比较。

4 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骨折的手术内固定方法也不断增多,为锁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如何根据患者骨折的部位、类型及全身情况,选取合适的内固定方法,是保证手术疗效及患者预后的关键[5]。

锁骨是有一定弯曲度的,钢板通过适当的塑形可以很好地顺应锁骨的生理弯曲进行固定,且贴切地置于锁骨上可起到张力带效应,并可以承受一定的轴向压力,固定较为牢靠。但由于钢板是在骨外部起固定作用,受到骨内作用力的影响,易发生螺钉松动、钢板弯折等术后并发症,且手术创伤大,手术时间长,术中骨膜的剥离会对血供产生影响,骨折愈合时间也相对较长[6]。本文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钢板内固定,优良率为81.48%,1例患者发生钢板弯折,2例患者出现螺钉松动,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1.11%。在钢板的固定操作中,螺钉钉钻的手法应尽量轻缓,以免过度冲击对锁骨的强度产生影响。同时,应注意钻孔的角度及深度,以免损伤锁骨下的血管、神经及肺尖。

钢针内固定具有切口小、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及骨折愈合快等优点,在骨折愈合后,钢针的取出工作也较为容易。钢针属于髓内固定,由于其结构特点,无法像钢板一样顺应锁骨的外形进行固定,且防旋能力较差,稳定性不佳,术后常会出现断针、滑脱、移位等并发症[7]。本文观察组患者采用钢针内固定,优良率为95.23%,1例患者术后出现断针,1例出现钢针松动移位现象,并发症的发生率为9.52%。可见,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者治疗优良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简单斜行或横行骨折,钢针操作简单,可使用张力带丝线或者钢丝加固防止旋转、松动;在粉碎性骨折的治疗中,普通钢板的疗效相对优于钢针,在丝线的辅助下,可较好地对骨折部分进行固定,而钢针受其自身特性的限制,难以很好地处理粉碎骨折碎块及防止短缩、松动,因此粉碎性骨折的治疗首选钢板。

综上所述,钢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只要严格把握适应证,则疗效确切,手术耗时短,并可有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赵燕鹏,唐佩福.锁骨中1/3骨折钢板固定方式的选择策略[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3,21(16):1620-1624.

[2] 段旭林,王建东,鄢小琴,等.锁骨骨折5种内固定方式的应用体会[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1,2(4):78.

[3] 张志刚,杨占东.两种方法在锁骨骨折中的治疗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31):68.

[4] 黄家基,蒙家辉,施伟业,等.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锁骨骨折242例疗效探讨[J].右江医学,2010,38(3):277-278.

[5] 张勇华,艾昌淼,李竖飞,等.锁骨骨折三种治疗方式的对比研究[J].右江医学,2010,38(2):123-125.

[6] 卢晓斌,王振亮,叶庆玉.用内固定手术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体会[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3,11(2):609-610.

[7] 潘永智.几种锁骨骨折固定方法的疗效比较[J].中外健康文摘,2011,8(28):222-223.

(责任编辑:罗芳)

2014-07-16

R687.3

A

1009-8194(2015)03-0049-02

10.13764/j.cnki.lcsy.2015.03.020

猜你喜欢
钢针锁骨优良率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当代水产(2021年8期)2021-11-04 08:48:50
右侧锁骨下动脉迷走并起始部闭塞致锁骨下动脉盗血1例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小魔术——鸡蛋里的钢针
鸡蛋里的钢针
关于对国内企业拟投资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的分析和研究
一种冰雪防滑鞋
科技资讯(2016年7期)2016-05-14 15:10:16
奇迹漂浮的钢针
锁骨中段骨折的处理
Ecological adaptation of Reaumuria soongorica root system architecture to arid environ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