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帆 周志武 肖凤笠 徐建勇 沈宗灿
云南电网公司曲靖供电局
摘要:本文提出一种10kV配网线路带电作业带电搭火新技术,研究制造相应的引流线搭接操作杆装置,并通过项目实际现场验证来证明项目研究的新技术成果对配网带电作业技术的推动。使用该工具解决目前对于采用间接作业法带电搭火的生产实际问题,有效提高10kV配网线路采用间接作业法带电搭火的现场应用范围,节省作业时间的同时能显著减少停电时间,有利于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0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用电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供电可靠性已成为供电企业重点考核指标。供电企业开展配网带电作业,尽可能用带电作业方式对配电网进行检修和维护工作,以提高供电可靠性,同时也为自身获得更多的经济、社会效益。
在配电网带电作业中,解搭引流线的作业是最常见的,它采用的作业方法主要有绝缘杆作业法和绝缘手套作业法。绝缘杆作业法也称为间接作业法,绝缘手套作业法也称为直接作业法。其中绝缘杆作业法对地域的适应能力强,不受交通和地形限制,但作业劳动强度较大,对作业电工的身体素质和技术要求较高,而且相比于绝缘手套作业法更加耗时。因此,设计并制造用于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断接引流线的半自动组合绝缘操作杆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本文针对绝缘杆作业法带电解搭引流线,设计了引流线搭接操作杆装置整体结构;通过分析装置各部件应具备的功能确定了所需选用的材料;研制出了实物产品,耐压试验后通过现场使用检验了它的实用性。
1绝缘杆作业法带电解搭引流线
10kV配网带电作业使用绝缘杆作业法带电搭接引流线时,需要两名作业人员在带电杆塔上,使用绝缘操作杆和三齿耙相互配合,将引流线搭接到导线上,并采取绑扎线缠绕固定方法(如图1、图2示)。目前绝缘杆操作法搭接引流线方式由于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不一,缠绕方式的不统一规范,引流线缠绕完成后可能有松、紧不一的现象,搭接质量可能受影响,而且现今配电线路的网架结构越来越复杂,同杆多回线路、高低压线路混合架设,户外10kV多回线路及下方400V线路同杆多层多回运行的情况越来越多,使10kV线路架设位置不断升高,作业现场情况复杂,搭接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作业人员过于疲劳从而导致其他状况的发生。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项目的广泛应用。
图1 绝缘杆作业法带电搭解引流线 图Ⅰ 绑扎线缠绕固定引流线
2 工具设计
2.1整体结构
根据引流线搭接装置功能,构想了一种适用于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断接引流线的专用工具。这种工具由固定引流线的特殊线夹、绝缘部分、解搭引流线的操作机构3部分组成。整套工具结构简单、操作灵活方便、具备快速带电作业功能,质量轻,约为4Kg。
2.2固定引流线的特殊线夹
主线与线夹牢固固定是设计该工具的主要指标之一。设计考虑到日常工作中使用的猴头线夹,其主要参数为:额定电流150A,允许扭矩150kg.cm,使用线径25mm²-300mm²。使用操作杆拧紧螺栓,使线夹与主线紧固,但使线夹与主线固定耗时较长,且容易出现固定不牢靠的情况。由此,对猴头线夹进行设计改造,使其能与操作杆有效配合使用,将线夹的螺栓紧固方式改造为弹簧紧固方式,线夹上的弹簧装置能使线夹牢固固定在主线上,如图3。
2.3解搭引流的操作机构
现有的绝缘杆作业法带电解搭引流线工作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以开展一次10kV配电线路采用间接作业法带电接三相引流线工作为例,按作业工人最熟练操作技能水平衡量,在1小时内能安全、高效完成作业内容。设计的解搭引流操作机构能够满足单人使用的要求,具有快速带电作业的功能,电工可通过手柄使机构的齿条收紧,使三爪牢固并拉开改造后的线夹,在通过内置的弹射机构将与主线挂扣一起的线夹弹出,达到线夹与主线紧固的目的。
2.4绝缘部分
设计的半自动组合绝缘操作杆需满足日常带电作业的绝缘要求,阻值不得小于700MΩ,该操作杆使用了内外绝缘的设计(如图3示),材料为环氧树脂,与现有的操作杆一致。半自动组合绝缘操作杆经耐压试验后,满足作业绝缘要求。
图3 专用线夹及半自动组合绝缘操作杆内绝缘
3现场应用验证
为检验半自动组合绝缘操作杆、线夹的性能,采用现场验证方法检验其各部件的使用情况如图4示。
图4 现场验证一 图4 现场验证二
某供电局配电带电作业班组在所辖10kV德力西试验线N2号杆进行搭接引流线作业,并高效的完成了作业。同时,通过2个月的带电解搭引流线作业对该工具进行多次测试,结果见表1示。
作业人员时间统计
使用传统工具带电搭接单相引流线平均用时(min)使用专用工具带电搭接单相引流线平均用时(min)
周志武198
张云刚209
沈宗灿219
徐建勇188
肖凤笠209
姜泽飞218
带电搭接单相引流线平均用时(min)19.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