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金凡
江苏陆军预备役高射炮兵第二师
摘要:为适应发展变化的国际形势,近几年来,美国积极调整军事战略,战略重心东移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推出第三次“抵销”战略寻求军队建设非对称优势、调整军种发展思路建设“多能”型军队等。当然变中也有不变的东西,任何一个国家的军事战略中,都有其继承性的根源。因此,深入地探究其发展变化的主导因素和趋势,是研究美国军事战略的一项重要课题。
关键词:美国;军事战略;思考
纵观美国军事战略发展演变,可以清楚地看出美国军事战略目标变化的轨迹:争取独立-巩固政权-大陆扩张-与苏争霸-独霸世界。在美国短短的200多年历史上,所奉行的军事战备大都具有侵略扩张的性质,尽管美国军事战略屡经修改,但其争霸世界的战略意图却代代相传,始终如一。当然变中也有不变的东西,任何一个国家的军事战略中,都有其继承性的根源。因此,深入地探究其发展变化的主导因素和趋势,是研究美国军事战略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战略意图始终如一,坚持进攻性军事战略
美国军事战略的根本企图就是要维护美国的利益,而“美国的利益是全球性的”,“美国要在当今世界发挥领导作用”,要“防止与美国为敌的新兴霸权主义国家的出现,防止重要地区落入与美国为敌的国家控制之下”。任何国家只要发展了、壮大了,只要让美国感到危及到它的地位,美国就认为这是一种不稳定局面,就是对其利益的侵犯。美军不仅要“为保护美国利益而战”,而且要“为国际社会的意志和良知而战”。所有这些都表明了美国新军事战略的霸权主义本质。不论如何变化,美国军事战略的“进攻”性质仍然没有变化,始终是一种“攻势”战略。
二、讲求实力政策,建设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
讲求实力,重视军队建设是美国军事战略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美国政府推行实力外交和政治外交的基础。因此,美国历届政府的国防政策,都要保持巨额军费以维护美国的实力地位和推行全球战略。美国认为,政治与经济力量无论如何强大,也无法在国际冲突中立即使用,而必须依赖一支机动能力强的军事力量。从美军建设的实际情况看,其建军思想尽管受各个时期军事战略变化的影响较大,但总的方向一直十分明确,就是以强大的国民经济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基础,不断研制新式武器装备,完善军队的体制编制,建设一支技术先进、装备优良、搭配合理的武装力量,以夺取并保持军事上的优势地位。
三、战争以预测为基础,制定相适应的战备方针
纵观战后美国各时期的军事战略,都要围绕未来战争的可能样式、爆发的地点、持续的时间、作战的对象等基本问题作出回答,即美军所谓的作战设想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在战争预测的基础上,找出对策,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战备方针及军事部署。战后美军对未来战争样式的分析,基本上围绕核战争、常规战争进行的。50年代之前,美军占有核优势,故偏重准备打世界核大战;70年代前后,美苏战略核力量现出大体均势,美国被迫而逐渐侧重准备打常规战争,特别是局部战争;近年来更注重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但不管各个时期战略方针的重点放在哪里,准备打赢一切类型与规模的战争,乃是美军的根本立足点。军事战略虽经过多次调整,但以争霸世界为目标、以欧洲为重点、同时重视亚太、稳定中东、兼顾非洲和拉美的全球性战略从没变。
四、战略的变化是继承中求发展,变中求利
深入研究美国战略的发展变化,可以看出,其中既有许多基本不变的观点,又有不少随机应变的内容。概括地说,这些变与不变的观点是战略理论制定的诸多因素所决定的。国内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对外政策的调整,或者领导人更迭的时候,其军事战略便会随之出现变动。世界政治、军事格局,特别是大国之间的战略关系,也是美国制定军事战略的重要依据。军事技术的发展和新式武器的出现也直接影响美国军事战略的调整,“大规模报复战略”就是利用它当时垄断了核武器的有利地位提出的。美国军事战略的调整,还与主要对手军事战略的调整有关。此外,从美国民族性格的特点上看,喜欢在变中求利,但往往缺乏耐心,碰到一点困难或挫折,就要改变战略和战术。
参考文献:
[1]刘怡昕、解文欣 外国军事战备研究.海潮出版社,2013
[2]李江胜 美国对华军事战略,时事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
罗金凡 江苏陆军预备役高射炮兵第二师
上接第310页
(2)黄刺蛾、青刺蛾危害。化学防治方法:用90%晶体敌百虫或50%马拉硫磷或杀螟丹1:2000倍液喷雾。也可用1:500~1 000倍液的辛硫磷或二苯菊酯,效果更好。生物防治方法:用苏云金杆菌,选取3~4龄幼虫防治结果明显,每亩200~250g的施菌量,用滑石粉稀释10~15倍后,实施低量喷粉。
(3)光肩星天牛危害。防治方法:以人工防治为主,药剂为辅。在成虫羽化盛期,抓紧时机消灭成虫,清除虫卵,并及时杀灭小幼虫。在树干2m以下涂抹白剂,防止其产卵,白剂由石灰、硫磺、水按1:0.1:1的比例另加少许食盐调配制成。
9.2 病害防治
关键是防青枯病。一是选取多个良好抗病无性系造林;二是强化苗圃卫生、防病工作,苗木出圃前实行一次全面的消毒(用2%的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喷洒),阻绝病苗上山;三是发觉病株,及时连根铲除,株穴土壤撒右灰消毒。
结论:
总之,掌握好桉树的培育技术是发展桉树种植事业的关键所在。因此,在种植过程中,林业工作者除了指导农民采取各种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加强林地管理外,还需要把握好选地,优良品种选择,定植,细致整地,除草,科学合理施肥以及综合防治病虫等方面的指导,以促进农民在桉树人工林栽培上应因地制宜,认真探索出适合自己的丰产栽培模式的工作,从而实现提高土地利用率,达到速生丰产,增加经济效益,促进桉树速生丰产林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覃雄健.浅论山地桉树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科学种养.2015(07)
[2] 韦冬玲.浅谈速生桉树的栽培技术要点[J].农业与技术.2014(07)
上接第311页
位移变形。超过警戒值的位移变形发生在第二、三道支撑之间。连续墙发生较大的内凸变位,可采用的变形控制措施有:
(1)可以采用桩墙后卸载,减小墙后土压力,这是最简单易行的方法,但应注意施工中避免机械振动。
(2)停止坑内挖土作业,防止变形的继续增加,待变形稳定后方可继续挖土作业。
(3)适当增加内撑,依靠连续墙之间内力平衡阻止变形的发展。
(4)墙前堆筑砂石袋等措施进行处理,避免土压力过大使连续墙发生水平位移和倾倒。
由于侧移变形较大、地下水位下降,地表沉降也超过了警戒值。经过研究及施工要求在第二道支撑和第三道支撑中间增加一道内撑,优化降水方案,边降边挖降多少挖多少。监测项目达到或超过监控警戒值,适当加密监测次数,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警。
6 结论
在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周边环境复杂、地下水位埋藏较浅等因素是围护结构出现较大变形主要原因。控制变形的措施要具有针对性,在方案的选择上应考虑需简便易行且见效显著的措施。不断优化施工方案,加强监测,使变形向有利的方向发展。因此,施工方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做好基坑变形监测的工作,并采取相应措施做好变形控制,以确保基坑施工安全,从而为地铁车站基坑信息化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赵赵远、辛建丽.地铁车站深基坑变形监测分析[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1).
[2]章丹峰.某工程大型基坑监测与分析[J].广东土木与建筑.2011(06).
[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911-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