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音乐能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可以帮助人们释放压力。音乐在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的同时,也可以提高个人修养。音乐教学是新形势下小学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对音乐的欣赏增强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小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新形势;小学生;音乐欣赏;培养能力
音乐欣赏在一定意义上是音乐活动的基本形式,从人类诞生起,人类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对音乐的欣赏,任何时代,无论哪一种风格流派的音乐家都是以人们对音乐的欣赏为出发点进行创作和演奏的。未对小学教育进行改革前,较为落后的地区根本就没有音乐课。新形势下,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音乐欣赏课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新形势下小学音乐欣赏课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学教育教学技术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教学设备也变得先进起来。欣赏音乐是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在享受美妙音乐的同时,音乐感受能力和欣赏能力也有一定的提高。小学的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学习的基础,它对培养学生终身欣赏音乐能力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但是,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现状却并不是很乐观。目前,小学生对音乐欣赏课并没有很高的热情,较为单一的教学方法无法激起小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兴趣。
二、对小学生进行音乐欣赏教育的必要性
古人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创作者由于情感的激发而创作出来音乐作品,而听众通过音乐欣赏能够体验出音乐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进而获得音乐美的享受和精神的愉悦。小学生还不懂得从更深层次去了解音乐,无法参与到音乐本身,而在小学阶段进行音乐欣赏教育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观和欣赏能力。小学生的心理还不成熟,他们的爱好兴趣还没建立起来,对艺术和美的参与度还不够。小学的音乐教育能够引导学生参与到对美好事物的体验和欣赏中,他们的想象力能够使他们体验到成人无法感受到的音乐美,有助于他们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进一步发展。
三、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主要可采取以下措施:选择合适的音乐欣赏教材。儿童的年龄较小,他们更容易接受生动的、有寓意的简单音乐作品,因此,教师要选择一些贴近小学生生活经验、容易学会音乐作品的教材。上课时有选择性地放一些音乐。让学生描述他们听到这些音乐时脑海里出现的画面,鼓励他们去说出自己的见解,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有利于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在发言后教师要进行表扬,不要去刻意强调作品作者本身的情感,这样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他们对音乐学习的热情;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独特的优势。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运用减少了教师的教学压力,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小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较差,这时多媒体就可以帮助他们学习和理解音乐。运用多媒体剪辑一些学生较为感兴趣的视频文件,如,《喜洋洋和灰太狼》《熊出没》等动画片。将这些动画片的主题曲剪辑下来在课堂上播放,学生很容易就被吸引了,更加激发了他们对音乐欣赏的热情;把音乐编成游戏。根据小学生喜欢做游戏这个特点,老师可以把教材中的音乐作品编成游戏,让小学生边做游戏边学音乐。比如,在进行游戏前,先让学生完整地听一遍,再让学生参与到游戏环节,并配上背景音乐。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更容易理解音乐的内涵,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用图片为学生创设出音乐场景。在播放音乐的同时,用变换的图片来代表音乐中情感的转折。教师可以根据音乐欣赏的内容选择图片,如,在欣赏《玩具进行曲》时可以用一些玩具兵可爱、顽皮的图片来描绘这首音乐;定期举行座谈活动。请学生介绍一些课外听过较为喜欢的音乐,并向大家解释喜欢这些音乐的原因。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课外进行音乐欣赏的意识。
在新形势下,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进行音乐学习。本文主要从新形势下小学音乐欣赏课现状、对小学生进行音乐欣赏教育的重要性、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几个方面展开论述,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凯宏.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欣赏能力教学探究[J].新课程学习:上,2012(11).
[2]王迪.给学生插上音乐的翅膀:论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J].科技信息,2010(7).
[3]焦淑娟.浅谈素质教育背景下发展音乐教育的作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3).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