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浅析

2015-04-29 00:00:00于文霞
新课程学习·上 2015年5期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是所有阶段教学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学应予以重视。然而大量的小学语文教师却缺乏儿童文学素养,难以抓住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与文体特征进行教学,对于小学生学习语文是极其不利的。对此,经过调查分析总结了一些儿童文学教学现状,希望对儿童文学的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儿童文学;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一、小学语文教师的现状

一般的小学语文教师均缺少儿童文学素养,而语文学科的性质就要求语文教师一定要具备一定程度的文学素养。而具有儿童文学素养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这对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语文能力、语文兴趣的培养都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根据调查分析,小学语文教师缺乏一定的儿童文学素养。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均是儿童文学作品,故而小学语文教师具有一定的儿童文学素养亦是时代、社会的要求。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1.没有根据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进行教学。由于儿童文学的主体是儿童,而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缺失,直接导致儿童文学作品的独特艺术与美学品格难以通过教师向学生讲授出来。教师在授课时难以抓住儿童文学课文的美学特征进行教学,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儿童文学课文教学工具化严重,教师以非儿童的视角进行教学,致使儿童文学课文教学变得工具化,导致小学生只能僵硬地将课文上的知识复印,而非深入理解;(2)儿童文学成人化严重,正是教师没有儿童文学素养,导致教师将儿童文学作品与成人文学作品等同化,从而以成人的视角进行教学活动,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儿童文学课文教学变得成人化与功利化。

2.难以抓住儿童文学的文体特征进行教学。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文体意识不强导致其将不同题材的儿童文学均混为一谈,运用一样的教学方式教学。这样模糊的教学模式导致小学生对于小学语文学习产生了偏差,难以区分儿歌与儿诗等体裁之间的区别,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学生的语文理解与基础,对于小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也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以上便是笔者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文学教学现状的全部分析,当然还不够全面,也有不合理的地方,但希望通过这次的现状分析,小学语文教师能够加强儿童文学素养的提升,从而更有效、科学地帮助小学生进行语文学习,提高语文成绩,打好语文

基础。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