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国传统的教育方式方法存在很多不足,西方对孩子的教育更易于培养孩子的信心。
关键词:棍棒教育;人文关怀;美丽色彩;完美人生
曾读过这样一则故事:美国的一家普通的幼儿园,老师带着刚刚入园的孩子来到幼儿园的图书馆,他让孩子们很随便地坐在地毯上,接受他们的人生第一课。一位幼儿园图书馆的老师微笑着走上来,她的背后是整架整架的图书。“孩子们,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好不好?”“好!”孩子们答道。于是,老师从书架上抽下一本书,讲了一个很浅显的童话。老师讲完故事后说:“这个故事就写在这本书中,这本书是一个作家写的。你们长大了,也一样能写出这样的书。”老师接着问:“哪一位小朋友也能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个孩子怯生生地站起来。“我有一个爸爸,还有一个妈妈,还
有……”稚嫩的童音在图书馆里回荡。然而,老师却很认真、很工整地把这些语无伦次的话记录在一张纸上。老师又问:“哪位小朋友来给这些故事配张插图呢?”陆陆续续有小朋友参与,最后老师把这本“书”高高地举起来:“孩子,瞧,这是你写的第一本书。孩子们,写书并不难,你们还小,所以只能写这种小书。但是,等你们长大了,就能写大书,就能成为伟大的人物。”
一段时间内,网络上如火如荼地热议着“虎妈”教育方式,引发了全世界关于中西教育的思考。传统的中国教育方式很信奉严苛治学、“棍棒教育”,“棍棒之下出孝子”就曾统治了中国几千年。像血淋淋的“岳母刺字”、自虐似的“头悬梁、锥刺股”,以及“闻鸡起舞”“囊萤映雪”的勤勉坚韧,高扬起了一面面中国式教育的大纛。事实上,中国的传统教育方式也着实造就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中华英豪,也从而不断丰厚着中华民族的文明积存。然而,当我们津津乐道于骆宾王七岁能诗、甘罗十二为相等古代教育典范时,
我们不妨留意一下我们身边发生的一系列父母棍棒教育之下梦魇般的“血案”。
读了上面这则故事,本人一个最直接的感受就是,那位幼儿园图书馆的老师是深谙教育之道的,幼儿园是每个儿童接受学校教育的第一个站点。此时的孩子天真烂漫,他们的心灵纯净的就如一张白纸,在这个时候,我们当老师的给他们涂上第一笔印记,如果是黑的,在以后逐渐浸润,可能这一生也很难再填涂其他色彩斑斓的颜色了;第一笔如果是色彩很美丽,他的人生也极大可能地沐浴在一片春光中。人生第一课,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精心预设,在此基础上才会有孩子们精彩人生的完美生成!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