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神》的教学构思说开去

2015-04-29 00:00:00袁先华
新课程学习·上 2015年5期

我们每一位教师,应该进行日常的教学行动研究,每学期根据上级指示精神,结合实际情况,应经常进行深刻的教学构思,这种构思和研究,主要是对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进行深入思考,突破自我,超越自我,而不是闭门造车,孤芳自赏。所以,我们这一代人从现在起,要逐步改变这种状况,真正成为一个紧跟时代、教书育人的人。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我们做不到,但我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多读几本好书,多看几处风景名胜,特别是红色旅游区,对自己的教学大有裨益。为了上好《军神》这一课(三年级上学期),我到图书馆翻阅了中国军事科学院主编的多卷本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将帅名人录》中的《刘伯承专辑》。因为是大型资料性工具书,所以编写仍按古籍出版社的编排体例印刷。因此,查找资料应按反切法或四角号码检字法有序进行,而不是我们通常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常用的三种查字典的方法,反切法我不太精通,用起来不是得心应手,所以只好用后一种方法查找资料。然后,我又详细地考证了刘伯承年谱,在课堂上向学生简要介绍了他的生平,大家听得津津有味,因此学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

每篇文章,题目都很重要。在教学中,如果从题目入手,循序渐进,进行引申,也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思考。通过课文的学习,重点是理解人,通过现象看清本质,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语文教研书里的每一篇文章,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强,语言都很精炼传神,值得我们每个小语教学工作者仔细玩味。

笔者现就从认识结构、智力结构、心理结构这三大结构综合运用的教学实践,语文和艺术相互渗透的整体划一性,做一透视。

(1)词语解释生活化:在日常教学运作中,词语解释的一般顺序是,学生对于不理解的词语,先查字典、词典,再根据上下文理解,后联系生活实际造句,使之更加生活化,学生就能真正掌握知识,灵活运用。

(2)提出问题多样化:上课时,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很重要,因为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教师发现问题更重要,这是有意深入挖掘深化课文内容的重要条件之一。

(3)课本插图想象化:在语文课堂上,我是这样反复刺激学生,引起他们注意的。联系生活实际,设身处地想问题,有插图,根据课文内容理解,没有插图,根据需要补充,创造性地看图写话,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4)课文内容表演化:表演也要有一定的生活积累,关键是教师引导,学生表演,使学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并逐步由课本剧向教育诗转化。

言简之,把以上几种方法融为一体,走向新课程,就是运用启发、激励、情感、创造等方法,进行一系列的教学整合。

近期,我经过认真探索,大胆设想,反复实践,对小学语文词语教学逐渐有了自己的教法,自己设计的教案,看似一盘散沙,实则围绕主题多方论证给人整体印象。所讨论的具体问题,一般都是学生日常见到的,再有机整合,进行适当的归类,同一根主线贯穿其中。对传统教学方法大胆改革,适当进行一系列的暗示,使学生领悟。

课时的改革,就是增加活动课时,教师和学生有自主课时,课时安排弹性较大,师生课前都有充分的准备,但还要按实际情况确定教学方法。

板书设计的改革:从语文学科的教学角度讲,不把课文内容肢解得支离破碎,不把本来丰满的形象篡改得单调、干瘪、面目全非。学生所说的共同问题最重要,而不是教师所说的重、难点。

学科教学计划的改革,就是改革现有的学科教学计划,单就小语学科而言,应把每个学期的授课时数(是否含有自主课时),课时安排(是否能把课文分成知识类、生活类、艺术类),教学内容(是否能把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变为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假日安排(重要节日是否能变为校园文化艺术节)等,使学科教学计划真正成为教学的大本营。

校园的春天,良辰美景,在指导教师的精心策划下,我校校园文化艺术节的开幕,可喜可贺,学校文艺小节目的演出,令人回味。两个节目《北京的金山上》《小锣号》准备充分,前者反映了翻身农民对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无限热爱和人们对伟大领袖的深切怀念,感情抒发得真挚自然。后者那悦目的旋律,欢快的情调,唱出了少儿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充分体现了少儿的审美观点,初步实现了少儿的审美理想。

盛夏,骄阳似火,学生的体操表演场面热烈。早晨,红日东升,微风习习,猎猎作响的红旗迎风招展,学校走廊两边插满了彩旗,花坛里有各种各样竞相开放的鲜花,遴选入场的少先队员,队列整齐服装一致,个个气宇轩昂,操练规范,领队队员表现突出,口令娴熟,昂首挺胸,仪表堂堂,是队员的标兵。

金秋十月是收获季节,校刊班刊的有效布置,重大节日都配合活动如期而出。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学生的山水、人物、树木、建筑等画,描绘得虽有点稚嫩,但欣赏起来,也都还逼真动人,适合少儿特点的一系列中外艺术精品学生悉心体会。因为表现自然,返璞归真,大家津津乐道,不懈追求,逐步走向真善美。

参考文献:

董伟.《军神》教学设计与反思[J].黑龙江教育,2008(Z1).

编辑 杨兆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