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简言之,就是在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上,培养学生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独立自主地进行学习的能力。而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之下,教师更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是为了实现启迪学生心智的目的,要发挥教师自身优势的引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潜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发挥到极致,以便达到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和学养的目的。
一、教师要在阅读课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必须调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激情
我们要想通过自己的教学,来推动学生学会独立自主地寻求知识,使之提高自身素质和学养,我们在语文阅读课教学中,应采用以疑激趣的方法来诱发学生自学的浓厚兴趣。也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问时,我们教师要做到因势利导,循循善诱,适时巧妙地激发学生自学的欲望和情趣,这样,使得我们在指导学生自学课文时,强调学生要一边读书,一边思考,尤其要在“想”字上下工夫,学会设疑,学会释疑。
二、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努力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必须使学生树立自学的自信心
要真正使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就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摆脱一味被动地接受式学习方法的束缚,让学生真正解脱出来,把课堂的学习实践和空间都还给“主
人”,让他们主动地、自觉地看书,积极动脑思考,要使每个学生都有均等的学习机会,我们要做到因材施教,对在学习上取得成功的学生,及时加以肯定、表扬,让他们把成功的喜悦变成自学的动力,牢固地确立起自学的信心;对于在学习上落后的学生,我们应抓住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进行鼓励、鞭策,以此来增强他们的上进心,消除他们的自卑感,使之有足够的自信心,而不至于使他们自卑、落后、一蹶不振。
三、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努力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要教给他们自学的学习方法
我们做教师的,还必须在阅读教学中把自学的方法教给学生,使他们自己能读懂各类文章。我们要把学习方法转化为学习能力,就需要引导学生反复进行实践,因此,我们应常常选择不同类型的短文,让学生运用所学到的方法,去自学,读懂短文,在班里还要积极开展课外阅读,定期交流学习经验,使学生能互相学习,通过长期反复实践,使学生逐步形成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
编辑 杨兆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