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放手,课堂会更精彩

2015-04-29 00:00:00徐琴
新课程学习·上 2015年5期

我校开展了“学本式思辨课堂”,它是以“自学、互学、展学”的学习方式,体现“学生学习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我执教的“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一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初步理解周长含义的基础上教学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让学生带着目标进行学习

开课时,首先出示学校运动会中的一张照片,让他们为这张照片镶上边框,需要多长的边框?学生思考片刻,明白就是求长方形的周长。然后揭示课题,于是我继续追问:你认为这节课我们要达到什么学习目标?学生能进行简单的归纳(目标:探索,会算,会解决问题),并带着目标进行有效的学习。

二、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

学生分小组讨论、探索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然后上台汇报展示。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因为有了前面周长的认识,学生自主探索并不困难,关键是对各种算法的沟通、比较和理解。学生展示了多种方法:(1)长方形的周长=长+长+宽+宽。(2)长方形的周长=长×2+宽×2。(3)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在学生交流算法时,让学生适当解释自己的方法,同时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算法间的相互联系,始终抓住问题的本质——不管怎样列式,都是求围成长方形四条边的长度总和。几种方法中,(长+宽)×2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我把长方形的一组长和宽画上红色,利用画图帮助学生理解。

对于正方形的周长,学生能直接探索出: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最后把课题补充完整,紧扣目标。

三、为学生设计有层次的练习

本节课设计了四道练习题。(1)直接求出图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2)利用周长公式解决问题,求出篮球场一圈有多少米。(3)菜地一面靠墙,其他三面围上栅栏,需要多长的栅栏。(4)让学生在方格纸中画出周长是20厘米的长方形,你有多少种不

同的画法。

四、存在的不足以及改进的措施

我觉得整节课最精彩的地方,除了学生展示几种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外,还有学生间的相互提问。可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例如,上台展示的学生比较胆怯,说话声音小,不能完全放开,耽误的时间比较多。但在这时我等待的时间比较长,没有及时介入。导致其他小组交流的时间不够充分,交流不彻底。由于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讨论时间太长,最后一个拓展练习没有处理完,也是一个遗憾。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该扶则扶,该放则放,同时还要注意课前引入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我们的课堂会更精彩。

编辑 杨兆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