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课堂效率

2015-04-29 00:00:00徐胜清秦学科
新课程学习·上 2015年5期

摘 要:伴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提高课程教学效率越来越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所以可以通过重视课前备课、让预设与生成交互促进、在反思与学习中丰富成长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也可以从根本上减轻学生的压力和老师的压力。

关键词:数学;课堂;效率

我们都知道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它在生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小学教学,要想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小学老师也必须对自己严格要求,教师应该从内心中了解小学生,了解小学数学自身的结构,有了这个基础,然后运用自己创新的手段和方法来教学,从而得到更好的效果。

一、重视课前备课

使用中的教材尽量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知识结构层次分明,大多数老师在使用时都是按照课程编排内容展开教学活动,这样可以使学习效果更好。

二、让预设与生成交互促进

俗话说得好,老师是学生学习的领路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许多问题,这时候如果能得到老师的鼓励,学生就会激发他自己学习的潜能,学生有了学习的热情,教师对上课也有了热情。通过一些激发学生思想的活动,学生的思想就会活跃起来。

三、在反思与学习中丰富成长

对学生负责是老师的职责,所以老师在教学的同时应该时时刻刻地进行自我反省,因为人要想成功、取得成就就必须反思,只有在不停地反思与学习中,你才会有所进步,才会突破自己,发觉到自己真正的潜力。

四、将创新性融入课堂教学

众所周知,学习数学不仅只是学习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我们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对它的情感。所谓的情感也就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种兴趣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培养。(1)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要给学生太大的压力。(2)学生要多与教师讲行交流,增进师生感情。你如果科学地运用上面的方法,效果会非常好。

五、善于将课后与课上紧密结合

从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很容易发现小学数学前后联系很紧,后面的知识都需要前面的知识做铺垫。如果你让学生每天在下课后进行复习,那么学生的学习效果肯定会很好。这样学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但是毕竟是小学生,思维往往会有一些局限,这就需要教师去慢慢地开导,开阔他的思维,慢慢的他在这方面就会有进步,你也会得到满意的结果。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课程改革也许都认为是老师教学方式的改革。但是学生也要非常懂事,去配合老师的工作,让老师工作得更轻松。我们心中的课堂是教师和学生都能开心。通过改革,老师的教学会更适应学生的学习。

参考文献:

刘兼.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4.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