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课堂教学理念,让课堂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课堂多以“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为出发点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为了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现在最流行的做法是,采用“任务式讲解的课堂学习模式”,但是在“自主自由”这一理念下也彰显出一些弊端,为了使新的教学理念更加凸显,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应对课堂教学模式适时进行一些改变,更好地适应环境。我们知道:“任务式讲解”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给学生学习的权利,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张扬个性,但是这种方法久而久之也让学生产生了依赖感,不利于培养学生随机应变的能力,
也不利于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发挥。现在,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单就小学语文而言,我不再充分让学生按照“领取任务—小组准备—
班级展示”的教学程序进行学习,而是让学生先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建构,然后再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有随机性的讲解。学生的课堂学习思路不是固定的,而是灵活多样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发展,引领学生更好地学习。
如果学生在讲解并展示的时候,一直很顺畅,既没有遇到什么困难,也没有什么亮点,当然收效就不大。因此,在此课堂中,很多问题没有被发现,逐步成了学习中的“暗礁险滩”。鉴于这种情况,课堂学习应采用“问题暴晒式”的讲解方法,学生一学就会的知识不要讲解,而是把这些知识改为检测性问题,学生自行解决。对于一些学生认为有疑惑,难度特别大的问题,要进行重点讲解,或者让学生有个充分准备之后,进行放大讲解,使学生逐步领会知识。这样,学生在讲解、解释、答疑、反思的过程中,就会加强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为了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教师应该重视课堂评价,在语文课堂上,我经常采用的评价方式有“评评你”“红黑点”“开心果”等,还适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适时评价。通过这些方式,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当然,理想的课堂即使没有评价,仍然是高效课堂,因为学生能高效地参与到课堂中去。
平时加强课堂设计和学情预设,是良好的课堂效果的保障。
我以前在语文备课时,知识准备较多,问题处理措施准备不足,现在则更为全面,将合理的预设和问题处理方法紧紧相扣。这样,整个课堂流程就更为紧凑和自然。
学习方式的改变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也有利于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那种认为教师走下讲台,把黑板让给学生的做法会耽误课堂教学时间,这实际上是没有充分信任学生的表现。对于新知识的掌握,应该通过学生的自学、交流、巩固、强化、解疑来完成。
学生自主学习之后,会产生很多问题,有一部分可以解决,剩下的部分需要在课堂中解决,解决问题的流程通常是解疑、强化、提高。
解疑:在课堂上,我们要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让其他学生发表意见。只有这样,学生的疑问才会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得到解决,自己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也才会得到提高。
强化:对于一般基础知识,我们可以让学生两人一组,互问、互说、互答,当学生的知识达到一定熟练度之后,给学生展示的机会,通过多种展示激发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加深他们对组织的理解。
提高:当学生的课堂知识掌握得比较熟练后,他们就可以开始构建自己的组织结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对学习内容进行拓展和提升。
课堂的尝试有很多种,只有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适合学生能力发展的,才是最好的课堂尝试。
我们了解到,山东杜郎口中学在教学中有“三大密码”,一是开发学生善于发现的眼睛;二是落实学生敢于创新的理念;三是唤醒学生奇思妙想的天性。学习不仅仅是学知识的过程,还是感悟好方法、养成好习惯的过程。在杜郎口的每个学生身上,我们看到了这种精神,我们广大基础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特别需要的就是破解杜郎口的“密码”,充分让这种好教育方式,培养出更多品学兼优的学生。
创新学习方式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让课堂“火起来”,一个欢快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的保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让学生在学习的乐园中实现合作探究”的目标。要想让课堂高效,首先要让课堂“火”起来,笔者认为,关键要做到以下几点:(1)教师要保持良好心态:作为每天都要上课的教师,在踏进教室的第一步,他的情绪就决定着一节课的课堂氛围,教师应该用微笑面对学生、感染学生,即使学生有做得不理想的地方,我们也应该以鼓励为主。有的教师在家庭或工作方面有不如意的地方,这是很正常的事。但是作为教师,一定不能让这种情绪影响到自己学生的情绪。只要走进教室的大门,我们就应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将烦恼、郁闷抛到教室之外,带着一份良好的心态,走进教室,这是课堂火起来的第一步。(2)多种形式活跃气氛,我们要想方设法在上课前就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热情。活跃气氛的方法有很多种,如让学生唱歌,如果唱不完整,就让他唱精彩的几句,其他的部分让别的同学补唱,这是让学生精神倍增的“兴奋剂”。其外,还可以讲一个笑话、故事,或听一个谜语,说一个脑
筋急转弯等。当学生的心情好了,热情高了,课堂自然就“火”了。(3)多元设计激发兴趣:学习内容多元化是学生快乐的核心。比如,在回顾基础知识时,来来去去就那么几种,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失去兴趣。这时,不妨换一种形式,如开展男女生对抗赛,或者用“击鼓传花”的形式,确定回答问题的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学生当然会充满兴趣,非常快乐。我们可以把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入课堂,让学生直观地体验学习知识的过程,从内心深入感觉收获的快乐。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学语文的表情朗读,读出情感;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理解课文;开诗歌朗诵会;进行口语交际,进行书法、绘画比赛等。上数学课时,有的题目能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题目,激发学生的兴趣,让课堂多元化,这样学生就不会感到单调、枯燥了。(4)适时调节,劳逸结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难免会遇到难度较大的题目,对于这样的题目,让学生讨论交流,帮助分析,然后进行展示反馈,这一系列的环节完成之后,有些基础一般的学生,可能会觉得很累,有些承受不住,这时,教师就应该适当调整课堂节奏(如说一些鼓励的话,分享一些快乐的事情),从而调整学生自己的学习状态,也可以让他们有时间“消化”这些难度较大的题目。
总之,我们要想方设法让学生感到快乐,并将自己的快乐传递给别人,学生快乐了,精神振奋了,课堂自然就高效了,也就“火”起来了,这就是成功的教学。
编辑 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