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帮”攻击邓小平
1975年四届人大后,周恩来病情急剧恶化,邓小平代总理主持国务院工作,并在实际上主持中央日常工作。面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重任在肩的邓小平心中并不轻松。早在江西被监督劳动期间,他对“文化大革命”给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破坏就有深切的感受。回京以后的一年多,从反映各地情况的材料和汇报中,他进一步感到了中国这艘航船已经搁浅了,再不往时代的潮流里推一推,恐怕就要陷进淤泥里,越陷越深了。经过一年来的思考,他决定大刀阔斧地进行全面整顿。
整顿首先抓的是铁路,接着解放大量老干部。这与“四人帮”那一套正好对着。于是他们就打出反对经验主义的旗帜,把“老干部”作为主要的攻击目标。
1975年3月1日,张春桥在全军各大单位政治部主任座谈会上说:“解放后,只批了教条主义,对经验主义没有注意批过。对经验主义的危险,恐怕还是要警惕。”3月21日,姚文元在《人民日报》的社论中说:“十多年来的事实证明,经验主义是修正主义的助手。”对于类似情况,江青总要拔高一筹,她在4月4日给北京新华印刷厂的电话中说:“经验主义是修正主义的帮凶,是当前的大敌。……现在我们的主要危险不是教条主义,而是经验主义。”
邓小平在4月向毛泽东汇报工作时,就江青等人所说的“经验主义”问题,以请教方式征求毛泽东的意见,并谈了自己的看法。毛泽东对邓小平表示了支持,并于4月23日在新华社呈送的经姚文元审阅修改的《关于报道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问题的请求报告》上批示:提法似应提反对修正主义,包括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二者都是修正马列主义的,不要只提一项,放过另一项。各地情况不同,都是由于马列水平不高而来的。不论何者都应教育,应以多年时间逐渐提高马列为好。我党真懂马列的不多,有些人自以为懂了,其实不懂,自以为是,动不动就训人,这也是不懂马列的一种表现。毛泽东要求将“此问题请政治局一议”。
5月3日,毛泽东在中南海召集在京政治局委员开会。会议开始后不久,毛泽东开始了他那段著名的批“四人帮”的谈话。他用浓重的湖南口音严厉批评了江青等人搞“四人帮”的问题:“不要搞四人帮,你们不要搞了,为什么照样搞呀?为什么不和二百多个中央委员搞团结,搞少数人不好,历来不好。……我看批经验主义的人,自己就是经验主义,马列主义不多。”他转向江青,面色愠怒:“我看江青就是一个小小的经验主义者。”江青低下头。毛泽东继续说:“不要随便,要有纪律,要谨慎,不要个人自作主张,要跟政治局讨论,有意见要在政治局讨论,印成文件发下去,要以中央的名义,不要用个人的名义,比如不要以我的名义。”
毛泽东再次重申“三要三不要”。他最后说:“我看问题不大,不要小题大做,但有问题要讲明白,上半年解决不了,下半年解决;今年解决不了,明年解决;明年解决不了,后年解决。……其他的事你们去议,治病救人,不处分任何人,一次会议解决不了。我的意见,我的看法,有的同志不信这三条,也不听我的,这三条都忘记了。九大、十大讲过这三条,这三条要大家再议一下。”
毛泽东决定,由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主持政治局会议,对江青等人进行批评。
“四人帮”被迫作检讨
5月27日,邓小平主持召开了政治局会议,针对江青等人搞所谓“第十一次路线斗争”、“批林批孔又批走后门”、“反经验主义”三件事,提出质问和批评。6月3日,政治局再次开会批评江青等人。会上,王洪文被迫做了检讨,他说江青与邓小平的争论,他偏听了一方,没有听小平的意见。错误主要是他的。但他还是坚持:1973年11月批总理的会,不能因为批评江青就否定会议的大方向。江青也不得不检讨一下,但敷衍的成分居多。
尽管这些人的检讨既不深刻也不情愿,但却是“文化大革命”以来唯一的一次。毛泽东听了邓小平的汇报后,肯定地说:“我看有成绩,把问题摆开了。”他还表示:“没有大问题,你要把工作干起来。”
邓小平表示:“这方面我还有决心就是了。反对的人总会有,一定会有。”
毛泽东笑笑:“那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这样一来,通过毛泽东的支持,由邓小平主持进行的全面整顿,在1975年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国民经济停滞、下降的形势得到扭转,经济回升。全年工农业总产值4504亿元,比上年增长11.9%。
毛泽东转而支持“反击右倾翻案风”
1975年寒冬,毛泽东的态度发生重大变化:从支持邓小平全面整顿,转向支持“反击右倾翻案风”。毛泽东态度的转变,不能不说与一个人有关。这个人就是毛远新。
1975年9月,毛远新住进了中南海,并担任了毛泽东的联络员,他一直在找机会反映他也就是江青等人对国家政治局势的看法。深秋的一天,毛远新到毛泽东卧室看望毛泽东,毛泽东小声地问道:“外面很冷吗?”
毛远新感到可以借“天气”来说一说邓小平的罪过。他靠近毛泽东床边,话中有话地说:“主席,今天外面的风不大,但令人感到有另外一股风。”
毛泽东随声问道:“什么风啊?”
毛远新见毛泽东来了兴趣,就小心翼翼地回答说:“今年以来,在省里工作,感觉到一股风,主要是对文化大革命。”
一听是对“文化大革命”,毛泽东马上警觉起来。毛泽东问:“这股风刮得厉害吗?”
“似乎比72年批左还凶些。”毛远新先一二三地讲了三点:第一,对“文化大革命”怎么看?主流,支流,十个指头,三七开还是倒三七,肯定还是否定;第二,批林批孔运动怎么看?现在都不讲批林批孔的成绩了,口头上也说两句,但阴暗面讲得一大堆;第三,刘少奇、林彪的路线还需不需要继续批?刘少奇的路线似乎也不大提了。
毛泽东越听越不对劲,脸色自然显出愠怒。毛远新的话让他重新审视他给邓小平的权力。当时他支持邓小平搞全面整顿,是基于完全肯定“文革”,只不过也看到了它的“不足”,是想让邓小平克服“不足”,修复“不足”,不是让他来“拆庙”的。毛泽东认为邓小平的言行已经超过了他允许的界限,当然不能容忍。对这个问题,敏锐的毛泽东不能没有觉察。康生曾带病向他“告状”,说邓小平否定“文化大革命”,现在自己的侄儿又详细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果“老家伙”康生说话不准,见风使舵,那么,这“小字辈”是不会说谎的,他的话总不能不信。
11月4日,毛泽东让毛远新布置政治局会议,认为当前应该抓一抓对“文化大革命”的态度问题。在这次政治局会议上,“四人帮”群起而攻之,一起向邓小平发难。最后,在江青等人的攻击下,政治局拟停止邓小平的工作。毛泽东则指示,让邓小平“专管外事”。而反击所谓右倾翻案风的方针则已经确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