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鸿雁:共青团中央首位“70后”女书记处书记

2015-04-29 00:00:00
党史天地 2015年23期

年轻有为,24岁担任孝感团委宣传部长

湖北最年轻女厅官———从2008年3月,38岁的汪鸿雁出任十堰市委副书记,十堰市政府副市长、代市长的消息传出后,这个头衔开始被广为人知。

事实上,“年轻”一直是汪鸿雁从政以来的重要标签之一。1992年6月,22岁的汪鸿雁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学院经济法专业。随后的两年时间里,她一直在孝感市委党校工作。1994年3月,汪鸿雁被提拔担任共青团孝感市委宣传部部长,这一年,她只有24岁。“当时她给我们的印象不是很深,就是记得她比较年轻。”

孝感团委办公室的黄主任回忆,那个年代,年纪轻轻就走上领导岗位的并不少见,尤其在一些县、市的共青团机关,“本来就是年轻人的事业,不过她算是年龄比较小的了。”2001年8月,汪鸿雁在安陆市政府副市长职位上工作不到3年后,再次回到共青团孝感市委,这次,她担任团委书记。

整整一年后,32岁的汪鸿雁调入团省委,位列共青团湖北省委副书记、党组成员,直到2004年1月调任鄂州市政府副市长,4年以后,再次调任十堰,官至正厅。

照片和荧屏上的汪鸿雁,看上去依旧洋溢着青春气息,举手投足不失稳重和大气。可是难以想象的是,作为武汉大学法学院1988级校友,汪鸿雁在学校的表现很低调,记者花费了一天时间,也没能从她所在学院和校团委找到一点线索。

老练大气,十堰地震后召开紧急会议

“年轻是相对的,汪鸿雁年纪不大,跟同等级别的干部比较起来可能有年龄差距,但是她在基层工作的经历很多,实践经验丰富,她担任代市长的3个月里,整个党委、政府机关对她的评价都很高。”十堰市政府副秘书长乔冰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谈起对汪鸿雁的印象,乔冰喜欢用“老练”这个词。

“不贪图名利,不搞花架子,不搞短期行为。依法行政,公道正派,自觉接受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监督,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社会氛围。”

不少干部对这句话记忆深刻。2008年3月24日23时24分,十堰市竹山县双台乡发生4.1级地震,以及随后的7次余震,让十堰政府官员见识到这位新任女市长的干练。

首次地震发生26分钟后,十堰一些单位的负责人齐齐坐在了会议室里。她要求相关部门,采取积极稳妥的措施,按照职责分工。“领导要靠前指挥,部门要坚持24小时值班,密切关注震情,及时做好信息收集上报工作。”

团省委的几位科级、处级干部,对汪鸿雁的印象除了“老练”,更多的还有“大气”。在十堰,有一件有关汪鸿雁的“小事”在民间传为佳话:该市张湾区谢家小学校门口,以前车流量比较小,交警部门曾在此处设立交通标志指示牌,由于年久失修,被城管部门拆除了。但随着凯旋大道建成通车后,车流激增,对学生出行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该校学生王亚楠给代市长汪鸿雁写了一封信,反映这个情况。5天后,汪鸿雁就批示有关部门改善学生出行条件,安装了交警“护学岗”综合标志。

务实随和,蛋炒饭当午餐

“务实,不花哨。”一路走来,与汪鸿雁共事过、为她服务过、听她调遣过的机关干部,大多对她有这样的印象。

在2008年4月中旬召开的城市规划会议上,汪鸿雁听过对十堰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汇报后,没有过多表扬,而是直接提出更高的要求。她还特别指出,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等平台,广泛征求民意,“使规划方案既能体现科学性,又能满足群众的意愿。”

“汪鸿雁待人随和,对己平淡,没什么官架子。”团省委一位干部说,有一次他中午下班去附近一个小饭馆买炒饭,竟然发现汪鸿雁,当时她已经是鄂州市副市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