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0月,赵尚志率领由姜立新等5人组成的小部队,由苏联返回到兴山(今鹤岗)及汤原北部地区活动。12月23日,他们来到汤原县北部乌得库(现伊春市境内),吸收了采集皮货的青年王永孝入队。这样,小部队增至6人。随后,赵尚志决定派3名战士返回苏联,向上级汇报情况。此刻队内只剩下3个人了。
就在赵尚志率领小分队在汤原、鹤立北部山区密林中活动期间,敌人从一个伪装成收山货老客的特务那里得到了情报:“12月下旬,在鹤立县梧桐河西北约百华里的东山沟王永江、冯界德的趟子房有赵尚志等5人出现。”这一情报引起了敌人的极大注意。赵尚志一直是敌人捕杀的重要对象。1942年1月上旬,敌人决定派特务刘德山担负诱捕赵尚志的任务。
数日后,谙熟山路、狡黠奸诈的刘德山,在汤原北部山里姜把头“趟子房”碰上了赵尚志所率的小部队。赵尚志对刘德山的突然出现十分警觉,感到其形迹可疑,断定不是好人,便要枪毙他。可是,事情十分凑巧,跟随赵尚志的姜立新与刘德山早年相识,经姜立新的介绍,赵尚志放弃了对他的严格审查,解除了怀疑,并将他吸收入队。不久,伪兴山警察署长田井又派出特务张锡蔚(外号张小背)进山执行同样任务。刘德山对赵尚志说:“他是我唯一的亲密朋友,由于我没能及时回去,他很挂念,是来探望我的。”这样,这名特务也混在赵尚志所率的小部队中来了。此后,刘、张两名特务一直潜伏在赵尚志身边。
2月8日晚,这两名特务开始按制定的计划向梧桐河方向引诱赵尚志。刘德山向赵尚志“献策”说:“梧桐河警察分驻所警备力量缺乏,现在是袭击的好机会。”晚饭后,赵尚志经过考虑,作出决定:12日拂晓,袭击梧桐河伪警察分驻所,并作了具体的战斗部署。翌日,赵尚志等从姜把头“趟子房”出发,向梧桐河伪警察分驻所移动。
2月12日午夜1时,赵尚志等人到达梧桐河北方2000米的一个独立农家小房后,刘德山对赵尚志说:“现在有必要派人到梧桐河去调查一下。”赵尚志也认为有必要派熟悉部落情况的人去,于是就派张锡蔚去。张锡蔚走后,刘德山为伺机枪杀赵尚志,便一直跟在他身旁。
12日清晨1时半,刘德山找了个机会,行至赵尚志身后,便开枪向他射击。由于近在咫尺,赵尚志中弹负伤,立仆在地。这时,赵尚志强忍剧痛,操起手枪朝正要向战士王永孝开枪的刘德山打去,刘德山头部腹部各中一弹,当即结束了生命。走在后面的姜立新听到枪声后,急忙跑到赵尚志跟前,只见他腹部血流如注,鲜血浸透了衣裤。于是,他把赵尚志背到吕家菜园子的小窝棚里。赵尚志自知伤势严重,难以继续行动,命令姜立新迅速离开。
此时,特务张锡蔚已跑到梧桐河伪警察分驻所报告,梧桐河担任警戒任务的县伪警备队长穴泽武夫急忙召集12名伪警察、警备队员组成一支“讨伐队”。“讨伐队”在特务张锡蔚引领下,赶到现场,将吕家菜园子包围起来。战斗经历15分钟,姜立新在赵尚志的掩护下携带装有秘密文件及活动经费的文件包转移去苏联。王永孝腹部被机枪子弹打穿,负了重伤。赵尚志与王永孝在重伤昏迷中被俘。
敌人派人用爬犁将身负重伤的赵尚志、王永孝及特务刘德山的尸体拉到梧桐河伪警察分驻所。不久赵尚志从昏迷中醒来。他说:“只想死在千军万马中,没想到死在特务的手里。”
敌人为了解抗联机密,得到口供,鉴于赵尚志身负重伤,无法行动,便在当地对他进行了突击审讯。审讯中,赵尚志面对气焰嚣张的敌人毫无惧色。他以惊人的毅力一边克服剧烈的伤痛,一边切齿痛骂:“你们不也是中国人吗?现在你们出卖了祖国。我一个人死了没有关系,我就要死了,还有什么可问的!”
受伤后坚持了8个小时左右,赵尚志重伤而亡。同时被敌人捕获的王永孝在受伤约11个小时后也牺牲了。
(摘自《东北抗联征战纪实》,朱秀海著,解放军文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