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英尺厚的受侵蚀红粘土沉积在密云水库——北京最大的淡水来源之一——的周围。它提醒着人们,该地区水资源短缺已经严重到什么程度。
密云水库位于北京市区东北部,修建于上世纪60年代,但长久以来,其蓄水量都不足总库容的三分之一。为了缓解需求压力,现在进行中的南水北调项目将把水输送到北京,但保护现有的水库免遭污染还是一项重要的挑战。
中国淡水资源短缺并在迅速枯竭。增加供水短暂缓解了大城市的缺水状况,但是中央政府仍在加紧保住现有的水资源。加大节水工作力度、提高水价并出台新的产业规章制度等措施都被提上台面。
“需求增加但供应却在萎缩,”全球性保护组织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在京项目协调人张炎表示,“水只会越来越少。”
环保人士和地方政府促进森林恢复,并将其视为水资源保护的关键工具。密云水库集水区如今70%覆盖着树木和灌木,而半个世纪前这一区域的森林覆盖率尚不到10%。这些植被有助于防止水土流失、改善水库水质,并过滤农药、肥料及其他有毒化学物质。
北京林学会(简称BFS)为了将工作扩展,计划连同合作伙伴推出基金,为中国主要流域的几个大型城市里的类似项目筹集资金。除了森林恢复外,基金还将用于一些旨在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扩展项目。
虽然BFS对项目表示了乐观,但环保人士却发出警告:应该为确保水安全付出更多努力。森林恢复能提供帮助,但并不是解决这个庞大问题的灵丹妙药。
南水北调可以给北京提供一段时间的帮助,环保人士提出必须好好利用这次机会,并指出政府应该将重心从增加供给转移到促进保护。
总部位于香港的非营利组织“中国水危机”说,中国的成功将取决于能否降低需求、提高效率和控制污染。保护密云水库等现有水资源是计划的一部分。
改变正在进行中。2014年,李克强宣布“向污染宣战”,这带动了对石化和金属冶炼工厂等重污染企业的严打。中国水危机表示,今年前四个月,环境保护部对160家工厂处以总额1800万美元的按日污染罚款。中国水危机在7月发表的一份报告中表示,环境保护部已拨款超过4.5亿美元,用于30个城市今年的重金属污染治理。与此同时,政府计划今年引入阶梯水价政策。北京2014年提出类似计划,按家庭年用水量划分不同的收费标准。
不过,环保人士表示,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几十年的工业发展造成了这个国家近1/3的主要河流和62%的地下水遭污染。森林恢复会有帮助,但损害恐怕要数年才能消除。如今,转折点还没有出现,但恶化还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