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考古惹关注

2015-04-29 00:00:00
财经文摘 2015年8期

胡柚柚根据《防务新闻》、路透社、《外交官》等综合编译。

随着各种力量的介入,中国南海问题愈加白热化。

不仅是争议海域内的中国“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受到关注,就连海洋考古这个并不见得多么重要的领域,也被拿来“说道”。《外交官》杂志7月20日发表的一篇文章称,中国第一艘水下考古船“中国考古01号”以海洋考古为目的,于今年4月驶往帕拉塞尔群岛。在此之前,至少可以追溯到2013年,中国就已经开始在南海争议海域进行考古作业。文章认为中国此举明显带有多重含义,即通过海洋考古加强中国在南海争议地区的主权声索。

虽然,在南海标记文物并非中国对南海宣示主权的最佳手段,但中国的海上力量同时也在驱逐“未经(其)授权”的其他船只。对于周边其他较小的国家来说,即使联合起来也很难在相同领域与中国抗衡。

佐之以媒体的宣传造势,使普通的海洋考古也能成为中国地区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本近期发表《2015国防白皮书》,直言中国军事崛起,剑指中国在东海及南海问题上一系列“高压”措施,造成其与邻国之间关系紧张。而日本同时对加强和美国之间的军事合作寄予厚望。

但有趣的是,中国在三个月前发布的中国版“国防白皮书”上,以未直接指明的方式批评美方对中国国事的过度关注,表达了强硬态度。而7月21日《防务新闻》的另一篇文章刊登了美国弗吉尼亚州共和党众议员、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海上力量和投送力量小组委员会主席兰迪·福布斯在国际战略研究中心的演讲,他说:“中国在‘修辞’上取得了胜利,美国已经没有办法清楚描述中国的国家战略。”

美国时常在“太平洋中心”还是“亚太再平衡”如何称谓之间摇摆不定,虽然奥巴马政府“重返亚太”战略虽然不错,但尚未获得有效进展。而中国利益却已经驱使其越来越自如地运用“可控摩擦”战略——即通过挤压周边邻国,逐步提升自身力量——这种情况在中国对南海的领土要求和岛屿扩张中表现得最为明确。

福布斯同时还说:“我们相信中国有目的地进行一切——有某种足以使中国坚信会胜利的战略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