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发展下的报纸视觉设计

2015-04-29 00:00:00张锦标赵笑梅蒋革
设计 2015年5期

摘要:纸媒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关键在于互取所长、扬长避短。本文认为要提升媒体融合下报纸视觉设计的效果,在采编流程中就要做到视觉先行、提前介入,同时要坚持报纸视觉设计的精品意识,让新闻价值在版面设计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此外还要将报纸的视觉设计与新兴媒体统一、融合起来,以促进纸媒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

关键词:媒体融合 报纸 视觉设计

中图分类号:G25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3-0125-02

媒体的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不同媒体间要取长补短,融会贯通,以促进自身的发展。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媒体的竞争不仅仅是渠道、内容的竞争,也是视觉设计文化传播的竞争。

因此,提升报纸视觉设计的品质,实现报纸信息传递的图解化、立体化、趣味化,最终令读者愿读、悦读、深读非常重要。

笔者认为,媒体融合发展下的报纸版面视觉设计应做到以下四点:第一,视觉先行,版面设计在整个采编流程中应该“提前介入”

视觉先行,是指在尊重读者阅读体验和视觉传达规律的基础上,以视觉效果优先为版面的设计理念。要求采编人员具有视觉敏感,充分尊重照片、漫画、制图等的视觉效果,版面设计流程中先确定好图片的视觉效果再考虑文稿的编排。为了提高工作的效率,版式设计在整个采编流程中应“提前介入”,从报道策划开始就考虑版式设计。编辑要与美编充分沟通,负责总体方向的把握,美编则负责具体的设计和视觉效果的提升,通力合作、各发挥长。

视觉先行,是因为版面设计不仅仅是视觉设计,更是要重新让新闻信息焦点集中、重点突出、层次分明。把读者最想知道、需要知道的新闻以最明了、最丰富的表现形式表现出来,为读者提供更轻松的阅读体验。让读者从互联网媒体令人眼花缭乱的阅读感觉解放出来。

在媒体融合的大环境下,视觉先行还要做到不同媒体的理念融合,用互联网思维拓宽传统报纸版面设计的视角。如下图为大洋网首页与南方日报封面版的版面设计,可以看出它们对版面进行矩形网格划分的相似之处。(图1)

好的视觉设计能获得大部分人良好的心理感受,从这个角度来说,视觉先行又是媒体融合发展的一个纽带。纸媒在做新媒体平台时,可以把不同平台用统一的视觉设计风格联系起来,形成鲜明的品牌形象。这不仅仅延续了纸媒的视觉风格,还延续了这种风格背后的人文精神。纸媒视觉设计风格特点的形成有根据可循。如《兵团日报》的视觉设计选择使用的线条、字体、颜色都简洁有力、留白疏朗、硬朗大气,因为《兵团日报》的读者很多是军垦二代、三代,有鉴于此,才有针对地通过设计表现出阳刚气质。然而,目前新兴媒体的发展还着重在技术的革新上,视觉设计的人文精神体现较为不足。视觉先行,是要把传统媒体视觉设计的人文精神转移到新媒体当中,使传统媒体的品牌形象迁移到新媒体中,提高新媒体的公信力,使得新媒体更具有竞争力。

第二,坚持报纸版面视觉设计作品的精品意识

纵观各种媒介的兴起,技术手段发展成熟后,媒介的人文属性在竞争当中就会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纸媒的发展,一开始只是为了传递信息,文章任意排布在纸上,制作比较简陋,版式设计的作用微不足道。但随着技术发展的成熟,形式的作用和地位开始上升,如今版式设计在纸媒的竞争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就好比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一种媒介的发展,读者在其功能需求得到满足后便会追求更高层次需求的满足,纸媒在满足传递信息的需求后,读者自然会追求更良好的视觉设计和阅读体验。

全媒体时代信息过剩,过去报纸信息量大的优势,在互联网时代不再是优势。读者有效阅读的信息才有价值,因此更需要高品质的视觉设计来提升信息的传播效率,使新闻信息成为更有价值的信息精品。高质量的内容更容易被传播。纸媒无论规模大小、级别高低,新闻—旦放上网就有较平等的传播机会,读者关注的、吸引人的内容会在短时间内广泛传播,而质量水准不够的内容往往会被掩盖在信息的海羊里。图表、漫画和版面也—样。

因此,在信息泛滥的全媒体时代下,视觉设计更要强调精品意识。视觉设计作品既要具备美感又要准确地传达信息,力求减少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失真,摒弃华而不实的设计,使读者花更少时间阅读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密切关注读者感受,营造良好阅读体验。

为了提高版面视觉设计的品质,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 繁杂的信息用图表清晰化

对有大量信息的文章巧妙运用图表,清晰解读新闻。图表简明易懂,耐人阅读,直观生动,比起单纯文字内容,有图表的文章更有优势。高品质的图表能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使读者在更短的时间内读取更多的内容,让读者产生悦读感受,提高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2 乏味的叙述用漫画生动化

对于乏味的叙事内容制作漫画使得版面生动化。如评论版、理论版等板块由于内容非常严肃,一般也没有照片搭配,版面就容易显得乏味,使人第一眼看的时候缺乏感性的吸引力。制作漫画使得版面生动化,能有效吸引读者。

3 枯燥的内容用插图趣味化

报纸是大众传播媒体,但大众是由不同的群体构成的,这就决定了很多内容只对一部人来说是有趣,而却对另外一部分人来说是枯燥的。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制作插图使得版面更加趣味化,尽量使得各式内容都能被读者所接收。

4 常规版式设计精致化

版式规范对纸媒自身视觉形象的确立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但常规的版式规范容易使得版面千篇一律缺乏亮点。这就与设置版式规范以提升视觉设计品质的初衷背道而驰。因此,常规的版式设计要精致化,提升的设计品质才能使读者百看不厌。我们可以从报眉的设计、字体的选取、栏花的制作、图片的剪裁、留白的尺度、色彩的搭配等方面着手,使得设计更加精致化,使得编排布局更合理化,引导读者阅读。

媒体是上层建筑,也同时是一种商品。读者在网络时代需要快捷丰富的内容,传统纸媒的发展出路在于能否更好争取读者,使读者愿读、悦读、深读。

第三、让新闻价值在版面设计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报纸版式设计要体现新闻理念。版式设计以更好地传播新闻为目的,让重要的信息更突出,弱化不重要的信息,使读者更加方便地接收信息。新闻价值通过版面设计更加突出地表现出来是美编的责任和价值。为活泼版面,突出重点,可以采取以下方法突出主要信息:

1 标题造图:用简短的文字、精准的文字、启发读者的文字、最具价值的文字造图。使得标题美化、强化视觉冲击力。如《兵团日报》 2015年1月8日的视点版《字说二〇一五》,整版没有图片,但通过把四篇文章的标题“变”、“安”、“通”、“蓝”放置在田字格上,利用标题造图,提升了视觉效果。(图2)

2 文字造图:汉字是从象形文字发展而来的,通过对文字本身的排列组合,造出符合文意的生动图形。譬如公益主题的报道,通过文字与图片的配合,把文字摆成一个心形,既符合主题又活跃版面使人眼前一亮。

3 色块造图:色块可起到划定区域,充当底色、平衡版面、突出重点的作用,重点稿件运用色块能突出主题。不同的颜色又能渲染不同的氛围,如红色、黄色搭配在各大媒体党代会的报道中经常出现。

4 实现报纸信息传递的图解化、立体化。综合使用图片、图表、插图等手法突出重要信息,使生硬信息活起来,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信息。

媒体融合发展是要把不同媒体之间的优势结合起来,扬长避短。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大环境下,为了让新闻价值在我们的版面设计中更好地发挥,对视觉设计有新的挑战和要求。因除上述4点以外,随着互联网信息更新速度加快、新闻阅读也越来越快,短文版式更适应了当代社会的快节奏。版面用色块、线条、留白、小标题等手段形成“短打”节奏性排列将越来越多地出现以提升阅读体验。如前文说的大洋网的网页版式设计将版面进行矩形的网格划分,根据新闻重要性在每个大小不一的矩形网格上放一篇新闻。在每一个矩形网格里提炼出新闻的亮点吸引读者,方便读者阅读,每一个矩形的信息量都不是很大,但却很吸引人,形成“短打”的阅读节奏。读者对感兴趣的内容可以点击进入升入学习,对于不感兴趣的内容则可以忽略。这种快节奏的版式设计越来越受到读者的欢迎。

如今很多纸媒十分重视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投入力度也很大,如兵团日报社除兵团网外,还有手机报、微信公众号、掌上兵团APP等,在媒体融合发展上紧跟时代潮流,目的是让新闻价值得到更好的体现,牢牢掌握舆论工作的主动权和主导权。对于报纸而言,无论怎么进行媒体融合,载体还是版面,但版面的视觉效果却可以做出很多“花样”。受网络媒体的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追求简单易懂、轻松活泼。在媒体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更多地考虑到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和差异,比如更多地制作信息图表、制作更轻松活泼的插图等。将难懂的内容通过图形简单直接地展现给读者,使得读者有更良好的阅读体验。

总之,要让新闻价值通过版面设计更加突出地表现出来,要立足于“纸”又不能不拘泥于“纸”。要充分考虑读者阅读体验需求的改变,突出信息重点,巧妙造图美化版面,营造快节奏的阅读体验,提高视觉设计的传播效果,让新闻价值在我们的版面设计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第四,要将报纸的视觉形象与新兴媒体统一、融合起来

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要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

媒体的融合发展,既包括渠道的融合、技术的融合、信息的融合。对于同一品牌的不同媒体而言,笔者认为视觉形象的融合既重要又容易被忽视。目前,国内很多报纸的纸质版和其网页或者其他新兴媒体发布平台采用的是完全不同的视觉形象设计。报纸的视觉形象没有与其新兴媒体平台统一、融合起来。视觉设计给人非常直观的感受,商业企业很早就发现了统一的视觉形象对产品的重要性。视觉识别设计(Vl)就是将企业的理念、文化、规范等通过抽象的视觉符号体现出来,统一应用在各种产品、包装、广告等上。视觉识别设计以其独特的美学形式和特征而被称之为企业之“脸”。它对增强企业的公众识别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以统一的视觉形象面对消费者,塑造出排他性的企业形象。

报纸与其衍生的新兴媒体如果视觉形象割裂,在不同平台上视觉形象不统一,报纸视觉设计的“文脉”就被切断了'对媒体品牌形象的建立没有益处。近年来纸媒跨平台发展盛行,推出手机报、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吸引读者,但新兴媒体上的视觉设计特点却不明显。如在微信公众号上,不同的公众号视觉设计千篇一律、没有自身特色的,字体字号、版式设计等也是系统默认的。可见在纸媒衍生的新兴媒体上,视觉形象的统一体现得非常弱,关注度也不高。新兴媒体未能借助传统媒体业已具有的品牌形象、公信力等来提升自己。不同品牌的纸媒微信公众号视觉形象区别不大,很难使读者对某个公众号产生较高的忠诚度,笔者认为建立跨平台的统一视觉形象是如今纸媒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一个重要命题。

在报纸视觉形象与新兴媒体融合的过程中,不仅新兴媒体要延续纸媒原有的“文脉”,纸媒也要主动融入新兴媒体的元素。如《兵团日报》从2015年1月1日起在头版报头上加入微信公众号、法人微博和客户端3个二维码。这个看似很小的举动却体现了传统纸媒积极主动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理念。

总的来说,纸媒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关键在于互取所长、扬长避短。通过视觉先行和提前介入,着力提高视觉设计的品质,打造视觉设计精品,牢牢掌握舆论的主动权和主导权,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使主流报道价值在我们的版面设计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同时要利用新兴媒体扩大自身的影响力,新兴媒体也要利用纸媒的品牌优势提升公信力。视觉设计在纸媒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过程中能够起到黏合剂、润滑剂的作用,要将报纸的视觉形象与新兴媒体统一、融合起来,促进纸媒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