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建设 重在坚持

2015-04-29 00:00:00余钟夫
城市管理与科技 2015年6期

加强环境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是当前社会大众十分关切的问题,是百姓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之所在,也是北京市“十三五”规划的重点任务之一。

延庆区张山营镇近几年来,借助举办“世葡会”和申办“冬奥会”等重大活动机会,以环境立镇,使全镇的环境面貌有很大改观,镇域环境水平原先在全区15个乡镇排名靠后,现在跃上了第三名。市委郭金龙书记等领导,前不久专程赴镇所辖前黑龙庙村视察调研,对该村村容村貌甚为赞赏。

张山营镇环境建设的经验我把它归纳为五条:

1.有需求:除了大活动的直接要求、自身旅游业发展也需要。该镇域内有松山、龙庆峡、古崖居、玉渡山等著名景点,年过境游客10多万,搞好环境十分必要;

2.有动力:镇里领导重视、思想统一、村民也有意愿,上下合力,都把环境建设看成发展的机遇;

3.有投入:区里大力支持,村里加大投入,投设施、投人员、投绿化、美化;

4.有方法:环境建设点面结合、主次分明,重点突出节点、道路及沿线村庄,冷偏地区保持自然样貌为主。

5.有手段:加强监督、严格考核,组织巡查、门前三包、村环境与拨款挂钩。

张山营镇环境建设的成效和经验,其最有价值之处,就是为生态涵养区乡镇的环境建设提供了参考。过去,环境建设重点在城区和城乡结合部,今后,随着建设时序和投入的变化,更多边远乡镇的环境建设将被纳入,张山营镇的样本很需要。同时,张山营镇环境建设也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就是在经济相对欠发达的乡镇,环境建设如何持续?

环境建设固然建立在自然环境条件基础上,也取决于观念、眼界、决心和投入,尤其投入。因此,如何使生态资源经济化,如何发展好生态化产业,是生态涵养区乡镇环境建设必须要解决好的一个大课题。惟此,环境建设才会有持续的能力和后劲,才能使环境和经济形成良性循环。延庆区今后有世园和冬奥两大世界级活动,外部拉动有力。而对于更多主要依凭自力的普通乡镇,如何建设美丽乡村,还需更多努力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