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经济报告(2014—2015)》指出:破解非首都功能要妥善处理四个关系

2015-04-29 00:00:00
城市管理与科技 2015年4期

本刊讯(记者 黄荔)2015年6月23日,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北京经济发展报告(2014-2015)》在京发布。《报告》主编杨松研究员在发布会上介绍了该书研究成果,并对首都战略定位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对什么是首都功能、非首都功能、非首都核心功能进行了科学的界定和边界划分,并为疏解非首都功能明确了范围。

杨松研究员认为,北京需要准确地把握京津冀三地的战略定位,明确非首都功能疏解清单和责任清单;要在疏解非首都功能和破解“城市病”的过程中,妥善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疏解与稳定、高端和低端、治标和治本等关系;要建立北京市统一的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土地政策、财税政策及补偿机制;要按照疏解非首都功能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要求,完善人口调控、产业优化、交通缓堵、大气污染防控等治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