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李克强总理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提出“互联网+”发展理念,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是“两会”春风带给人们最大的思考之一。“互联网+”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到今天的必然产物,是新常态下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的经济新常态注入了新的活力,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行业和企业加入其中。“互联网+”带来的巨大变革,有些甚至是颠覆性的,对市政公用等传统行业同样是机遇和挑战并存,必将带来传统行业的升级换代。
一、“互联网+”的特定内涵
“互联网+”具有特定丰富的内涵,由易观国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扬先生首次提出。他认为,“互联网+”公式应该是行业目前的产品和服务,与未来的多屏全网跨平台用户场景结合之后产生的一种化学公式。按照这样一个思路找到若干这样的想法,而怎么找到各自所在行业及相关企业的“互联网+”,是行业管理者和相关企业负责人都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
“互联网+”实际上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互联网+”是在“互联网改造传统产业”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伴随知识社会的来临,驱动当今社会变革的不仅仅是无所不在的网络,还有无所不在的计算、无所不在的数据、无所不在的知识。“互联网+”不仅仅是互联网移动了、泛在了、应用于某个传统行业了,更是造就了无所不在的创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工作、生活方式,也引领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常态”。
“互联网+”战略凭借互联网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市政公用等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业态。简单地说就是“互联网+XX传统行业=互联网XX行业”,显然,实际效果绝不是简单的相加,它可能产生乘数效应,甚至呈几何级数的变化。按照这种思维,笔者所在的市政公用行业也就可以衍生出 “互联网市政公用行业”这种理念,并且完全可以按照这种新的业态变革升级。
二、“互联网+”的成功案例
其实,“互联网+”的成功案例并不鲜见。人们正确认识和有效实践这个理念所花的时间越来越短,越来越多的行业和企业涉足其中,并且都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快速地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互联网+”给一些行业带来了颠覆性的改变。比如,互联网加媒体成就了网络媒体,从传播理念到传播介质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互联网加娱乐、网络游戏,与传统的游戏就截然不同;互联网加零售业,形成的网上销售电商网购,逆转了实体店铺的零售行为……所有这些,人们早就参与其中,习以为常。
“互联网+”更多的是对原有行业的升级换代。比如,互联网加通信有了即时通信,由语音和短信的传统业务升级成微信这类语音、文字甚至视频即时交流方式,通信行业并没被互联网彻底颠覆,而是促进了相关业务的变革升级。又如,互联网加交通有了互联网交通,通过把移动互联网和传统交通出行相结合,催生了滴滴、快的等一批打车拼车软件,改善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增加了车辆的使用率,推动了互联网共享经济的发展,还提高了效率、减少了排放,对环境保护也做出了贡献。
“互联网+”还有更多的实践形式,比如,传统集市+互联网有了淘宝,传统百货卖场+互联网有了京东,传统银行+互联网有了支付宝,传统的红娘+互联网有了世纪佳缘……毋容置疑,今后必将涌现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产品或服务,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和舒适。
三、关于“互联网市政公用行业”的新思考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互联网+”给更多的行业、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常态”,将越来越广泛地渗入我们的生产生活当中。互联网市政公用行业也将展现出更加惊人的魅力,对互联网市政公用行业发展进行以下新思考显然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不要觉得市政公用传统行业不受互联网冲击。信息时代市场竞争的残酷程度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互联网正显现出不可替代的作用,世界上所有的传统应用和服务都应该被互联网改变,市政公用行业也不例外。
其次,“市政公用行业还没有被互联网改变”这样一种认识是不对的。这里面蕴藏着无限商机,并且这种商机一定会让市政公用行业产生新的格局。市政公用行业加互联网一定会有机会为政府及市民创造更大的价值,也能够借此成就行业或者企业新的价值,为市政公用行业的发展奠定基础,进而升级换代,更好地服务于民,彻底改变人们对市政公用行业的世俗看法。
第三,要敢于尝试互联网加市政公用行业。行业管理者及相关企业负责人要高瞻远瞩,不仅从技术上要“+”,更要是思维、理念、模式上的“+”。要时刻分析警惕自己所处环境的变化,善于把握时机,敢于打破旧格局。要积极尝试,勇于试错,重新改造和创造市政公用服务,顶层设计互联网市政公用服务的有效实现形式,真正实现市政公用服务的转型升级,创造行业发展的新局面。
第四,顺势而为积极构筑互联网市政公用服务。2015年3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绿色化”理念,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之后加上“绿色化”,且将其定性为“政治任务”。中央希望“经济绿色化”带动绿色产业,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市政公用管理者及相关企业负责人应该深入思考这个命题,在发展绿色循环经济中植入互联网技术,顺势而为积极构筑互联网市政公用服务。
第五,借助互联网市政公用服务建设智慧城市。市政公用行业是典型的城市公共服务类行业,互联网市政公用服务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互联网信息技术,通过数字环卫等多种形式提升市政公用服务,升级改造市政公用服务内容,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为市民创造更加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不断增强市政公用应急处理城市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城市安全有序平稳运行,促进城市的和谐及可持续发展。
四、结束语
市政公用服务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保障,一个城市的市政公共服务状况可以映衬出这个城市的综合管理及经济发展水平,是一个城市最直接的名片。为了这张名片更加美丽,需要市政公用行业的升级换代,将互联网与市政公用服务真正结合起来。究竟怎样结合,也许以上思考能起抛砖引玉的作用。笔者还认为,真正将行业与互联网结合,还需要细分市政公用行业业务,深入分析研究市政公用行业业务及互联网的特点,紧密结合国家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地区或企业的发展战略和转型升级要求,准确预判市政公用行业融入互联网后的发展方向,顶层设计互联网市政公用服务实施路径。
参考文献:
[1]互联网+_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
[2]财经网.解读:李克强政府报告中的“互联网”是什么,2015.3.5.
[3]杨洪.数字环卫助力城市精细化管理[J].城市管理与科技,2014(5):64-65.
(责任编辑: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