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王寅春的“汉君壶”探其制壶艺术风格

2015-04-29 00:44:03潘龙
江苏陶瓷 2015年1期
关键词:制壶艺术风格紫砂壶

潘龙

在紫砂壶艺的历史长河中,精品佳作层出不穷,成为后人的宝贵物质与精神财富,王寅春所创制的“汉君壶”(见图1)便是其中出类拔萃的一款,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指导意义。“汉君壶”是传统经典款式,早在清代便已出现其雏形,并源于“曼生十八式”之“扁石壶”之式,后经一代代壶艺人不断改进而走向完善,并在清末民初时基本定型,成为当时的流行壶式。然而,由于壶艺人学养的不同,所制器物的差别亦甚大,这其中尤以王寅春所制款式最为举世公认,乃壶中极品,颇具艺术气场。现以其设计制作的“汉君壶”为例,借此探讨其整体的艺术风格,以期与大家分享。

紫砂壶的艺术风格包括:形象特点,即外在的造型和装饰风格;人文特点,即内在所蕴含的思想文化情感;功用特点,即实用性效果。因此,无论是创作抑或鉴赏紫砂壶,通常会从这几个方面展开。

1 强化制作技巧

王寅春在实际壶艺创作中,除了基于传统制作流程外,他尤为强调制作技巧的规范、严谨和效率。他素以制壶速度快而著称,但高效率并未影响高质量,反而使壶艺作品更为醇厚生动。他以创新品种占领市场,人称“寅春壶”。早期曾率先创用模具制作,提高效率,设计了许多珍贵的制壶样板和特制工具,为壶艺发展作出了贡献。解放后,他多次承制国家领导人出国礼品“13头咖啡具”、“5头梅花周盘茶具”等佳品独具匠心,点土成金,乃留世杰作。在印章方面,除早期使用“阳羡惜阴室王”底章外,后一生一直用蜀山金石篆刻家潘稚亮为其篆刻的“王寅春”三字方印,由此可见其对艺术的珍重和严谨性,这些都是王寅春强化制作技巧的重要体现

2 优化形象结构

王寅春所制紫砂壶讲究在传统基础上进行优化,使形象结构呈现出更严谨的尺度与更舒适的比例。紫砂壶造型丰富,光素器、花塑器和筋纹器各呈姿态,而其中尤以光素器最见功力,也因素面朝天的特征而备受文人雅士亲睐,“汉君壶”便是一把光素器作品,该壶造型非常简练,点、线、面的运用尤其纯熟,各种曲线的有机结合使整体富有了美学含量,其骨架大气、过渡得体、线条张弛有度、配置比例和谐。在整体构造上,壶身方圆并济,腹部以平行的两圈股线分割,并由此分别向上、下两个方向伸展收缩,上下对称,营造出凝重而深厚的氛围。其嘴、把、桥钮的形态风格一致,方中圆浑,嵌盖圆穹与口唇合体,微细中见神韵。“汉君壶”的形象特点不仅体现了王寅春制壶水平之精湛,也充分呈现其形象设计风格,即整体与细节对比恰当,大雅之风呼之欲出。

3 挖掘人文属性

形象,是一把壶的外在包装;而人文,是一把壶的内涵底蕴。王寅春的壶艺创作坚持“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原则,不拘泥于传统标准和形式要求,善于挖掘内在文化价值,将中华文化内容巧妙融入作品中,制作了很多高水准、高内涵的壶艺作品。长期以来,君子文化一直影响着紫砂壶艺的创作,君子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也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概念。“君子”二字代表了中国人独特的理想人格,包含了入世有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文质彬彬的君子品格等,在“汉君壶”上,君子文化的蕴意被充分地诠释了出来,给予人强烈的精神共鸣。“汉君壶”的人文特点无疑升华了壶的内在气质,使其核心价值得以体现。

4 注重实用功能

紫砂壶作为实用与美观、人文兼具的手工艺品,其品饮泡茶的基本功效是体现其艺术特点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王寅春的紫砂壶作品具有实用性体验效果,注重使用上的舒适感,从而引起和谐兴致。比如,有选择地考虑壶身的容量,壶嘴的出水流畅,壶把的端拿省力舒适等。“汉君壶”无疑体现出了实用本质,壶身容量恰当,适宜一般性的冲泡需求,壶嘴与壶把前呼后应,看似简练,实则巧妙为之,圈把的高度与大小恰好缓冲了沏茶的力度,从而使端拿舒适轻巧,而壶嘴从壶肩探出朝上,使出水更加利索而有力,桥钮亦有捏拿舒适之效,而壶盖内嵌于壶口,严丝合缝,毫无渗水落帽之忧。整把壶完全实现了功效的最大化体现,是其艺术风格的完整体现。

王寅春是“宜兴紫砂七大老艺人”之一,其制壶技法以纯熟、快捷而著称,从泥片到成器一律用手工制成,功力极深。其制作技艺全面,各类器型均能完美演绎,圆器、花塑器于严谨中流露张扬个性,方器规矩挺括而敦厚朴实,筋纹器雍容大方而秀美可掬。“汉君壶”是王寅春的代表作之一,由此壶可以明显地看出其壶艺的风格特性,即造型雍容大方、规矩挺括、光润和谐、内蕴丰厚,追求一种自然而极致的艺术境界。

猜你喜欢
制壶艺术风格紫砂壶
浅谈“太和壶”的艺术风格
山东陶瓷(2021年5期)2022-01-17 02:36:00
浅谈“长青壶”的艺术风格
山东陶瓷(2021年5期)2022-01-17 02:35:54
坭兴陶手工拉坯制壶的基本技法应用与探讨
紫砂壶艺制作创新表述
古意流转——评改琦《红楼梦》画的艺术风格
红楼梦学刊(2020年5期)2020-02-06 06:20:32
此时无声胜有声——论紫砂壶“谦德提梁”的创作
大巧若拙,大拙至美——浅谈紫砂壶“供春”的传承与创新
论紫砂壶“洞天福地”的创作
紫砂壶的自然意趣——紫砂壶“怡情”创作漫谈
浅谈制壶的创新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