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衣炮弹面前要永葆“赶考之心”

2015-04-29 00:44:03杨诗哲
党的生活·青海 2015年11期
关键词:糖衣炮弹逆耳忏悔录

杨诗哲

一名落马官员在忏悔录里曾经坦率地写过这样一段话:“渐渐地,我作为一把手的地位逐步稳固,我出面或打招呼的事总是一路绿灯。再后来,有人开始叫我老板、老大,听得我浑身上下每一根神经、每一块肌肉都特别舒坦。”

人皆有荣辱之心,都有渴望他人、社会认同的本性,尤其是在取得了一定成绩的时候,这种追求得到赞誉和被崇敬的心态便更加强烈。不管是普通群众,还是党员干部,各行各业的人们希望获得认同乃至敬仰的愿望尽管相同,区别却在于,听到“甜言蜜语”,有人会提醒自己可能是夸大其词、奉承之语,有的人却一味沉迷其中、虚荣心膨胀;面对“逆耳诤言”时,有的人会对镜自省,有的人却会恼羞成怒。怀揣截然的处置态度,人的心胸、修养高下立判。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恨。党员领导干部所接受的歌功颂德,有的是有根有据,但很多与其职位权柄密不可分。不少官员直到追悔莫及时才终于认清:那些曾对自己俯首帖耳的人,不少都揣着一颗围猎下套的心。退一步说,哪怕好听的话出自真心实意,但对干事创业者来说,甜言蜜语除了涣散精神、软化意志、助长自满外别无他用,仍是多听无益。正如这份忏悔录中所说:“于是,我凌空飘起来了,不再事事小心谨慎、处处如履薄冰。这些悄无声息变化的心境给了别有用心者可乘之机。”

毛主席曾经说,可能有一些共产党人,不会被拿枪的敌人所征服,却会在裹着糖衣的炮弹面前打败仗。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感慨,不少党员干部被歪风邪气侵蚀了精神,被糖衣炮弹打穿了防线。从实际情况来看,“糖弹”在今天越发高精尖了,败下阵来的党员也屡见不鲜。

如何将毁誉置之度外?反求诸己,让自己有一颗充沛而专注的内心。如何让内心更充沛?用坚定的信念来填筑。怎样叫坚定?历尽沧桑,还怀有一颗赤子之心。信念从哪里来?专注于党和人民的事业,自然会生出一種信念:在为人民服务的崇高领域,留下一些不会磨灭的精神财富。从中共中央由西柏坡迁往北京的那天起,我们就走上了一条进京赶考的路。未来的考验远未结束,我们在糖衣炮弹面前当永葆一颗“赶考之心”。

猜你喜欢
糖衣炮弹逆耳忏悔录
善听“逆耳言”
群众(2021年21期)2021-12-12 23:41:57
论劝告
张湘瑜
中学时代(2020年1期)2020-11-12 08:18:00
数字化背后的“糖衣炮弹”
中国信息化(2019年8期)2019-09-23 18:57:12
忏悔录怎能写成“八股文”
党课参考(2018年3期)2018-11-20 05:41:30
虚伪忏悔录是“两面人”典型套路
党员文摘(2018年2期)2018-03-26 08:21:22
话,可以这么说
青年时代(2017年9期)2017-05-09 18:11:46
游戏启示录
狱中忏悔录1“奢靡享乐让内心不断扭曲”
狱中忏悔录2“我习惯了用钱开路的潜规则”